摩爾定律終結困擾英特爾 | NVIDIA反受益

摩爾定律自1965年提出以來, 數十年來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前進準則, 但這幾年逐漸看見疲態, 恐有邁向終結的可能, 若真是如此, 數十年跟隨摩爾定律前進的英特爾(Intel)勢必需要全新戰略來延續趨勢, 除此之外, 外界認為摩爾定律的終結對NVIDIA來說反而是好消息, 不過中央處理器(CPU)不會因此就消失或遭淘汰, 仍會存在, 只是沒有那麼令人驚豔. 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 SeekingAlpha專欄作家Bruce Pile指出, 在當前全球半導體領域英特爾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 逐漸不被視為堅不可破, 過去在PC時代CPU扮演主要的運算角色, 因此時脈速率及電晶體密度就非常重要. 此後隨著更多元運算需求的出現, 如NVIDIA等業者開始發明出繪圖晶片(GPU)這類不同架構的全新類型處理器, 擁有數千個並行核心, 藉此能以更少的電晶體密度, 從事更大量的簡單任務, 因而很適合運用在遊戲等領域. 此後下一個轉變正展開, GPU被視為是運算裝置, 如今也適合用於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領域, 繪圖卡也真正適合用於從事大量並行數位運算, 且這些核心能夠線性增加運算能力, 繞過今日摩爾定律的限制, 與CPU內電晶體增加1倍時性能只會成長10%的情況不同. 因此如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此前表示, 摩爾定律已死, GPU將取代英特爾及其他晶片製造商生產的CPU. 對此Pile不認為CPU在未來會消失, PC及其他運算功能在未來仍只有CPU能提供運算需求, 只不過這些PC類型功能比較不會成為令業界驚豔的部分, 會形成令業界驚豔的部分, 則是如由GPU提供更多新興科技領域運算需求, 因而可見開發應用程式介面(API)將運算任務轉換為GPU進行的並行繪圖操作類型, 或是在數據中心可見儘可能從CPU卸載更多運算任務改由GPU提供運算. 即使這樣有助NVIDIA這類GPU供應商持續在新興科技領域受益, 如AI, 數據中心, 汽車電子, 醫療平台等, 但Pile認為英特爾現階段規模仍不可小覷, 如英特爾市值仍比NVIDIA多出近1倍, 銷售成績也比任何其他公開上市的晶片業者還多, 目前也仍主導全球CPU市場. 此外, 即使28及40納米晶圓製程就能夠生產有用的晶片產品, 但英特爾14納米晶圓廠房仍是一競爭優勢, 任何28及40納米製程生產的晶片若由14納米製程生產, 將有助體積更小, 成本更低, 速度更快, 性能更強大且更低功耗. 在此情況下, 若有因無法負擔14納米製程而僅設計28及40納米晶片的業者, 都有可能成為英特爾潛在收購標的. 在此情況下, Pile認為在NVIDIA現今市值達1,370億美元下, 英特爾將難以買下NVIDIA. 目前NVIDIA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合作以三星14納米製程生產NVIDIA晶片, 但英特爾未來能否製造出比NVIDIA GPU更低價, 更快速的產品, 則值得觀察. 且在NVIDIA仍在持續成長下, 預估再過幾年NVIDIA將大到英特爾無法收購的規模.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