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思考

2018年4月26日,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聯合主辦, 世界汽車組織(OICA)支援的2018中國汽車論壇於北京隆重召開. 中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在大會論壇上做以 '新時代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思考' 的主旨演講.

以下是中國政協副主席萬鋼主旨演講:

尊敬的會長, 各位朋友們, 在座的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每年一次的, 全社會關注的中國汽車論壇今天召開. 在這個論壇上, 來自於各國和各方的朋友們都會對汽車發展來提出他們的看法. 剛才齊竹泉先生說他是汽車的門外漢, 我覺得你講的很深刻, 代表了社會媒體對汽車的發展, 對汽車產業發展的看法, 很值得我們這些汽車人共同來思考. 我們國家和汽車行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時代, 昨天, 這是十多年來第一次有機會比較全面地看了一下汽車展, 我有很多感受, 這幾年的發展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有三個印象, 第一個印象, 就是中國汽車發展的質量正在緊隨著時間發展走向高端. 第二個, 全世界汽車的發展正在承擔著我們應有的使命, 就是優化能源機構, 應對氣候變化, 使汽車更適合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個, 全社會對於汽車的期望越來越大, 對於生活的嵌入越來越深, 也說明了社會正在走向一個新的汽車發展的時代. 所以看了一下今天的議題, 我想從個人的感覺和經驗上面, 談一談新能源汽車產業怎麼在改革中發展, 在開放中成長, 在創新中一步一步地壯大.

我主要是想講一講在新時代推進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些思考. 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可能從本世紀初以來已經十多個年頭了, 這十多個年頭得到了中央政府高度重視, 全社會的關注, 特別是汽車人的努力. 我到現在還一直在回顧著我們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上汽集團的時候指出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能不能佔領制高點已經成為當今汽車行業的競爭焦點, 汽車行業市場很大, 是管理精細化度很高的產業,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國家向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所以要求我們要加大研發力度, 認真研究市場, 用活用好政策, 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 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這些年的實踐也看到當時習總書記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汽車行業發展的路線圖.

我談兩個, 第一個,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回顧一下2017年,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 到2017年, 全球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 所謂主要國家就是世界能源組織所經常性跟蹤統計的20個國家. 2017年, 總的生產總量已經超過了142萬輛, 中國的銷量大概達到77.7萬輛, 有的說是77.9萬輛, 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40萬輛, 中國超過了中間的一半, 160多萬輛. 中國佔比超過了50%, 為節能減排, 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新的貢獻.

從去年的形勢來看, 公用車純電動的佔了80%, 商用車有18.4萬輛, 佔了21.5%, 從這個角度看起來, 商用車的快速發展, 特別是在城市公交上面的應用, 越來越多的嵌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今年一月到三月,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得到快速增長, 總的銷量是14萬輛, 由於去年的年初的產量, 當時比較低, 所以增量達到了154%, 其中乘用車的發展和商用車的發展, 都達到一個比較高的速度.

2017年, 我們在關鍵技術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 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動力電池的關鍵技術進步比較快, 動力電池指標也在穩定提升. 動力電池已經達到260個瓦時公斤, 價格都在兩元以下, 有的在一塊五毛左右每瓦時, 所有的動力電池也在明顯發展. 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突破, 其中我們最關鍵的電力電子晶片IGBP, 系統整合, 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功率超過了3.3個千瓦每公斤. 燃料電池對應的功率也超過了2000瓦每升. 一系列相關的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多種品牌的網聯車逐步上市, 取得了市場的好業績. 自動駕駛技術也嶄露頭角. 昨天我看了一下, 基本上新上市的車都實現了第一步的網聯, 車聯上了互聯網. 但真的要車聯網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中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健康快速發展得益於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 得益於全方位體系的建立, 它有研發體系, 有產業發展體系, 有市場拓展機制所相應的政策的創新, 基礎的設施, 以及商業模式創新. 這些創新的態勢促成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2012年, 國家頒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產業規劃的時候, 當時有一個數字, 到2015年, 要有大概50萬輛的保有量. 到了2020年, 要達到200萬輛的年產銷量和500萬輛的保有量.

坦率講, 從2010年開始, 從公交, 出租開始推動電動汽車的時候, 進展還是很坎坷的. 一直到2014年的年底, 我們總的運行車輛也就15萬輛左右. 當所有的政策全方位的進入實施落地的時候, 新能源汽車就得到了快速發展, 到2015年已經達到了47萬輛. 這告訴我們一個光有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還是不夠的, 它還需要全社會的支援, 它還要全方面的推動, 它還需要從技術建設到市場建設, 一直到市場氛圍的建設, 特別是我們媒體的支援也十分重要, 分析各種利弊, 推動建設, 使更多人去嘗試. 我算了算, 要達到200萬輛產銷量, 還需要汽車人, 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我們算一算, 2017年銷售77萬輛, 相對於2015年增長兩倍, 翻了一番. 現在看起來, 大家認為, 到了2018年, 也就是今年, 從現在的銷售勢頭看起來, 達到100萬輛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擔心了. 也就是說, 我們要相對2016年又翻了一番. 但是要真的達到2020年的200萬輛年產, 它需要我們在今年努力的基礎上再翻一番. 也就是說只有隔年翻番的速度才能達到我們的標準, 我們當年制定的規劃. 所以這個規劃當時還是很有勇氣的. 但是我想, 國家制定這個規劃本身, 就是全社會統一思想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中就為我們汽車產業的轉型發展, 為了應對能源, 大氣汙染, 特別是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條件, 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我們近幾年來看到, 電動汽車, 電動化, 智能化正在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從2016年北歐國家宣布從2030年起要停止銷售, 挪威第一個停止銷售, 後來瑞典其他國家, 都提出了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以後, 歐洲, 美國, 日本等發達國家, 包括我們的亞洲的國家, 我們的朋友印度, 都逐步的宣布了要向電動化, 智能化方向發展的一個政治意志, 同時也正在制定相應的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與此相對應的, 歐美, 日本等發達國家和跨國集團正在從電動化, 智能化方面同時發力. 比如說大眾集團提出了升級2025, 發布了 E的計劃, 從2019年開始全系車型的電動化, 我昨天很感興趣的, 就是發動機和電路系統的整合, 機電一體化的驅動系統也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豐田是在這方面是一個尖兵, 提出了2030年新能源汽車車型挑戰的計劃, 他們的目標也相當的高. 其他, 比如說寶馬, 平治, 都分別推出了他們電動化汽車的車型, 這次車展上我們也看到了.

在這個大趨勢上面,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從來就是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從來就是融合在全球發展的大趨勢當中, 還起到了自身應該起到的引領作用. 從多邊合作方面, 我們去年召開了國際清潔能源部長會議, 20多個國家, 相當於G20所有國家都在裡面了, 共同來研討清潔能源的轉型. 其中電動汽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提出3030奮鬥的目標倡議, 也就是說到2030年, 有30%的汽車應該是新能源汽車, 同時也制定了各國發展的方向的計劃. 全球環境基金項目在各國的共同合作下, 在往前推進. 中國還積极參与了全球環境項目的GEF的燃油車, 新能源項目車, 以及綜合應用項目. 在雙邊合作上, 中國和德國發起建立了中德電動車聯合中心. 在規劃戰略和示範的方向, 同時兩國點對點的合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說中美清潔能源, 在中美清潔汽車聯盟, 進行了多年的合作, 和電動汽車研究中心, 共同研發了由燃料電池, 動力電池以及輪穀驅動, 形成一種2+2的模式.

剛才我們的合作, 還要落實到生產當中, 我這次特別收集了一下關於這次的北京車展上面參展的一些合資品牌所產生的開發的電動汽車, 比如說一汽奧迪的電動A6L, 比如說一汽大眾聯合生產的途觀以及廣汽的謳歌等一系列合資的品牌, 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

我們鼓勵企業在開放的同時和中國的企業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共同研發汽車. 新能源汽車還是我們共同發展的目標. 特別是我們動力電池, 電機和電池材料, 也逐漸融入到世界國際新能源汽車零件供應的網路, 成為全球的重要供應商. 我們下一步還是要著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開放和創新.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它本身就是改革的重大措施. 20多年來在技術研究和市場推廣當中, 實施了一批多邊和雙邊的重大科技項目, 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 創造了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已經進入數十個國家, 各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也都活躍在中國的市場, 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援和公眾的歡迎, 中國成為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博鼇論壇上習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 落實這個講話要大家都行動起來. 最近發改委也公布了汽車產業的一些開放的措施, 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 中國新能源汽車開放和創新將在新一輪的國家新時代的開放中起到率先和引領作用.

總之說, 優化能源結構防治大氣汙染, 應對氣候變化, 它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共同職責, 各國的汽車界都責無旁貸. 我們希望在合作當中要坦誠相待, 要協同創新, 為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做出應有的貢獻.

下面想談一下我們推進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的思考. 在新的形勢下, 我們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隨著人們對於汽車和對於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要求, 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第一個, 傳統的驅動系統, 面對更加嚴苛的排放標準, 降耗減碳和轉型發展這些要求, 轉型的壓力要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動能.

第二是我們的純電動汽車, 現在發展很快, 但是還存在著很多短板, 還不能全部滿足於汽車市場的要求, 需要我們繼續探索新的方向和新的策略.

第三個, 我們基礎研究, 基礎設施的建設還不夠充分, 建設運營服務的體系還需要更加完善和靈活. 因此要著力創新, 新能源汽車, 包括基礎設施市場的運營的商業模式. 第四, 在未來的電動化, 智能化的發展中, 我們現有的政策要有相應的調整, 相應的標準法規要加快制定, 更加適用於創新發展, 綠色文明和普世普惠. 第五是新能源汽車要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這就需要我們更多的重視科技創新, 轉型升級, 政策制度和國際合作.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實際上從本世紀初, 那個時候我剛回國, 也是帶著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發展的夢想, 當時國家啟動了重大專項, 聚焦於三縱三橫, 也就是聚焦於關鍵技術和動力控制系統, 電動, 電機和電池. 到十一五的時候, 加強了純電動驅動的產業化戰略, 在新時代確定了推動智能化純電動驅動的發展方向. 要更加追求高效率, 在電池性能上要提高能量, 提高功率.

在未來電動汽車發展方向上, 新的發展策略, 一是明確電動化, 智能化的新方向, 創新地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戰略, 整車的產品要在綜合的蓄能, 高比功發電, 高效率驅動和能量回收, 智能化控制, 輕量化車身等要下力. 它的單位能量就會快速提高, 去年的百人會上我進行了一下分析, 我們現在包括世界上的產品來看, 它的趨勢就是一個指數上升的趨勢. 車身重量, 整個整車重量越高, 實際上耗能越高. 所以電動汽車的先進標誌應該是高比能量的畜能, 高動力的驅動, 以及很重要的就是在駕駛過程當中能量的回收. 由於我們要提升三電的核心技術, 在高能量密度上, 動力電池, 高功率密度的燃料電池, 高功率的回饋以及控制系統上面, 要加強它的系統研究和整合.

第二是要加大對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研發力度, 來推進商業化的路程. 我們現在電動汽車的發展很快, 大部分還是在城市當中運行. 城市公交只是一小部分, 遠程公交是比較大的含量. 遠程公交的畜電裡程就可以用燃料電池驅動來代替它的發展.

還有一個現在必須馬上做的事情就是車用動力電池的回收. 汽車用的動力電池, 等它退役的時候, 並不是順利地結束, 它可以在畜能電站上用很長時間, 所以它的壽命是雙周期, 所以要做好梯次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 使它應用和產業化.

我們內燃機產業面臨的轉型壓力最大, 今後的法規會更嚴格, 無論是歐洲, 日本, 中國都提出了未來汽車油耗的標準, 必須要達到標準. 與此同時, 排放的標準更加嚴苛. 在技術方面, 大家一定要注意, 就是自從實施WLTC的動態測試以後, 實際上對於汽車的挑戰是極大的. 但反過來說, 這樣的動態測試, 也為我們能量回收提供了更大的方向. 混合動力的形式具有廣泛市場, 但是必須要適應新的形式, 新的要求來進行轉型升級, 要把壓力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動力.

一方面內燃機技術本身要用效率來降低排放為主線, 在高質量的技術, 高性能的關鍵零部件, 先進的燃燒技術等方面進行有組織的科研攻關.

第二個方面, 現在的應用也預示著內燃機電動化方向成為未來的方向. 內燃機電動化車用動力已經成為新方向, 從油電混合的體系來看, 我們在內燃機發展的均值較低, 這次我們在車展上看到一些企業, 已經開始了內燃機電動化的轉型升級. 我認為這是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 而且應對新的要求下, 必須要走的趨勢. 我覺得研發高效率機電混合的系統是我們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方向.

另一個大家需要關心的就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產業鏈是怎麼構成的. 我們現在的自動駕駛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特別是去年國務院頒布了新的人工智慧規劃的研發體系, 智能交通也作為一個重要的方向, 它通過一種開放的方式, 建立開源開放平台的方式來推動核心技術向市場發展.

我們發展自動駕駛的目標首先還是以安全, 綠色, 高效和共用為目標, 我很少談無人駕駛, 因為我以為, 駕駛汽車是人們一種駕馭的體會, 是人們的一種體會, 它也是人們的一種需求. 所以很難說不要人了.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 現在有研究表示, 交通事故80%有人為因素, 很多是疲勞駕駛和一時的疏忽造成的. 自動駕駛應該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一個我覺得, 從技術發展上來說, 電動汽車是自動駕駛最好的載體, 因為電動汽車是全面電氣化, 它的整個控制技術都比較適用於自動化發展. 所以結合新一代的人工智慧重大項目的實施, 還要構建自動駕駛的平台, 實現開源開放, 更加重重在新形勢下的發展.

現在我們已經按照要求, 建立了一些開源開放的平台, 比如百度自動駕駛平台, 目標就是要把這些汽車產業和相關的互聯網, 以及控制產業, 都結合在一起, 用開源的方式來促進健康的生態. 第二要通過產學研的融合, 促進關鍵器件的研發, 從智能終端來入手, 來打通自動駕駛的技術鏈和產業鏈. 三要加強車路網資訊化連通. 也就是說道路的數字化將是下面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一個重點. 也就是說, 每一個紅綠燈, 每一個重要的道路資訊, 都應該有它自己的資訊化的發生標誌, 來標明路況, 才能夠真正的保證自動駕駛萬無一失. 所以要加快車路網資訊化的標準, 加強安全運行的基礎.

在政治方面, 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我們一直說財政補貼是一個手段, 是為了汽車產業的發展, 也是彌補現在經濟結構當中的, 也就是說排放沒人買單, 那就需要不排放的汽車, 零排放的汽車給予補助. 但是這個補助在市場層面上, 它有實施的過程, 也有退坡的過程. 所以退坡以後, 它的相應的政策措施要研究起來, 要建立一種長期的經營機制, 最後會走到碳交易的過程當中.

我們國家多少年來形成了一套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體系, 今年以來, 無論是在交通領域, 還是在城市建設領域, 都有支援新能源建設. 所以我覺得, 我們國家發展新能源, 我記得當初就是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和避免大氣汙染, 從這個角度去深入, 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初心是什麼, 這幾年我們電動汽車所走的路不一樣, 而是它對社會影響最大的公共交通來切入. 一方面帶動汽車行業發展, 一方面也帶動了全社會對電動汽車的應用.

共用汽車有可能會滿足人們在汽車需求量方面的要求, 減少承擔個人汽車方面的負擔. 尤其是今年以來, 特別喜歡共用汽車, 同時擴大電動汽車市場的銷售, 完善充電設施等方面, 要建好市場. 所以我們要制定技術標準, 支援轉型, 加強標準的研究和制定, 特別是著眼新能源的轉型, 是汽車的轉型升級要研究制定有關新能源汽車超低排放的標準, 特別是要吸收新能源汽車的專家來制定這個標準.

第二要加強電力價格改革. 去年我去考察了國網, 一個區市只要是這個地區實施了波動電價, 電動汽車70%以上都是在這個波動區間, 這對於電力部門非常重要. 另外一個就是剛才所說, 車用電池的梯次利用, 回收再利用.

第三還是要從政策法規來穩妥地推進自動駕駛政策出台, 自動駕駛運行的發展規劃, 技術標準, 安全有效地運行, 逐步進入市場. 自動駕駛的目標很難做到, 但是一定會存在. 回顧過去, 從自動駕駛的範疇當中, ESP, 自動巡航, 都屬於自動駕駛, 而每一項新技術的應用, 都會為企業帶來變化. 所以這兩者是互補的, 新能源汽車有一些階段性的替代作用, 而自動駕駛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

我們也看到, 在我們的一些龍頭領軍企業進入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方面進行投資, 另外一方面也能吸收社會參與, 這就是用市場的方式. 包括一些龍頭企業在開始部署新能源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特別是新能源設施. 今年2月11號, 我們國家成立一個跨學科, 跨行業, 跨部門的國家級新能源產業聯盟, 標誌著中國新能源和燃料電池必將提速發展.

另外一個大家關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車, 汽車產業本身, 企業的本身也在進行變化. 汽車企業從過去的單一的提供汽車產品的銷售的模式, 正在逐步的向產品, 服務, 充電, 運營多環節組合的新型商業模式轉變. 其實中國的共用汽車也有30萬輛了, 這個數字還是很多, 用戶滿意率正在逐步提升.

汽車轉型升級是一個長周期過程, 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起步雖然早, 但是整體實力優勢微博. 行百裡者半九十, 要繼續加強科技創新, 產業升級, 政策創新, 業態創新, 著力提高供給質量, 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 改革開放40多年來, 中國汽車工業在改革中發展, 在開發中成長, 在創新中壯大. 進入新時代, 要紮紮實實地落實新政策, 發揮創新優勢, 加強國際合作, 攜手並肩, 銳意創新, 發奮圖強, 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目標, 謝謝大家.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