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照' | 進現實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如果說前30年發展的推動力主要是 '制度紅利' '土地紅利' 和 '人口紅利' , 那麼後10年, 則更多是以互聯網技術全面滲透為代表引發的消費升級.

手機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從單一的通訊工具迭代為集通訊, 社交, 娛樂, 支付為一體的生活必需品. 到如今, 隨著人工能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 手機的新功能必須要不斷地延伸, 豐富和提升人們的體驗, 才具備市場競爭力.

從特權到賦能

以攝影為例, 其誕生之初專業設備+專業知識儲備, 以及不菲的經濟投入, 只在上層社會流行;到了1975年數位攝影誕生, 攝影開始走向大眾, 但要拍出高質量照片, 除了專業知識外, 器材的購買和使用仍然成為阻隔大眾的一道門檻;直到手機攝影的出現, '全民攝影' 迎來了第一道曙光.

早期, 手機帶有的攝影功能僅有11萬像素, 清晰度極低, 根本無法進行縮放, 夜晚攝影更是天方夜譚. 在隨後的十幾年時間裡, 手機攝像頭逐步安置了閃光燈, 實現了自動對焦, 達到了千萬級像素, 到現在, 千萬像素, 雙攝像頭, 自動對焦已經成為行業標配. 手機專業攝影水準的快速提升加上 '傻瓜化操作' 打破了攝影的 '高門檻' .

曾經攝影是一項專業, 現在攝影是每個人記錄, 表達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麥克盧漢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 '媒介是人的延伸' , 在手機攝影上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

而科技的美妙之處就在於, 它總能一次次突破人們的想象.

AI開啟智慧攝影

面對秀色可餐的美食, 或是姹紫嫣紅的花卉, 或是憨態可掬的寵物, 在你開啟手機的一瞬間, 它就自動識別出這是何種場景, 與此同時開始一系列智能化運算, 用戶不用去設置複雜的參數, 調換鏡頭, 就能得到理想的照片. 過去, 手機只能作為工具被動地記錄下用戶希望拍攝的對象, 如今, 在AI技術的幫助下, 手機攝影還能夠 '讀懂' 用戶的需求, 繼而自動調整, 真正實現 '拍你想拍' .

攝影從膠片時代, 數字時代開始駛入智慧時代, 其智慧性不僅體現在專業度上, 也體現在零門檻和人性化上. 可以說, 手機智慧攝影將開啟攝影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實現攝影藝術的普及化——讓大眾跳過專業技術和知識的積累, 直接進入攝影創作階段.

就像手機告別了過去厚厚的使用說明書一樣, 現在智慧的攝影, 通過藉助AI深度學習和大數據計算能力, 小小的AI晶片能像人類一樣進行思考和審美, 像華為P20系列手機, 已經可以智能識別出19個類別, 500多個場景, 做到 '一景一物一演算法' , 而且還運用了AI防抖技術, 解決了手持長時間曝光難以避免抖動的 '世紀難題' .

好比說, 你拍照時華為P20 Pro就是一位隨身相伴的專業攝影師, 教你構圖, 還能為你過濾和校正由於抖動造成的面畫偏移和模糊. 更厲害的是, 這位 '攝影師' 還支援5倍三攝變焦, 其中的主鏡頭達到了4000萬像素, 這樣的頂級配置加持, 讓專業攝影不再屬於少數派.

攝影的美好時代

新時代,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社會主要矛盾, 體現在攝影上, 就是拍出美好大片的需求和實現能力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 攝影功能的好壞已經成為評價一部手機的核心指標之一, 沒有好的攝影體驗一部手機就無法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同時, 人們的要求和期待也越來越高, 希望從使用過程到照片效果, 每個環節都得到最佳體驗.

為此, 各大手機廠商紛紛在攝影上角力競爭, 提升空間在短短几年時間就被快速壓縮, 這幾年除了對原有功能和硬體修補, 提升外, 幾乎沒出現過什麼革命性提升, 由互聯網催生的智能手機市場成為競爭紅海. 今年, 隨著人工智慧在手機攝影領域的應用, 華為P20系列手機的智慧攝影, 就再次讓人眼前一亮.

不可否認, 今後最有可能顛覆現有產業格局的新拐點就是AI人工智慧.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 到2025年, 人工智慧要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2030年, 人工智慧理論, 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我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從現階段看, 至少在智慧攝影方面, 人們已經看到了人工智慧的巨大應用前景.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