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來最大變革! 醫療器械企業直接受益

醫藥網4月26日訊 4月24日, 香港交易所正式公布新修訂的上市規則, 該新規將於4月30日開始生效, 並接受上市申請. 而這一被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為 '24年來最大一次改革的新規則' 對於正處於快速成長期的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來說, 也將是一個長期利好.
港交所上市新規主要有三大修訂:
1.容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即通常所說的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
2, 容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 即欲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
3, 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國內地及國際公司, 設立新的便利的第二上市渠道.
港交所所指生物科技公司, 主要是指 藥品 和醫療器械 (含診斷器材) 企業. 企業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 且滿足下列條件等, 雖然尚未有收入, 未能盈利, 仍可獲上市資格:
港交所新規給出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資格建議
與之相對, 醫療器械企業想要登陸A股上市, 這幾個月來可謂 '黴運連連' .
賽柏藍器械曾統計過, 自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開工以來, 共有7家醫療器械企業闖關過會, 僅2家企業過會成功, 5家IPO均被否決. 此外, 也有醫療器械企業選擇了撤材料, 終止IPO申請審查.
前不久, 市場更是傳出IPO劃線新政. 即IPO在審企業, 需近3年淨利潤合計超過1億元, 且最後一年超過5000萬元, IPO新申報的企業, 主板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超過8000萬, 創業 板不低於5000萬, 才能成功過會.
A股對上市企業的盈利要求不低, 港交所新規卻允許未盈利醫療器械企業赴港上市.
再有, 包括醫療器械企業在內的許多科技公司, 在創始階段, 會選擇引入多輪融資令公司發展壯大, 但其創始人的財務股權也往往被大幅稀釋. 港交所新規中的 '同股不同權' , 則可以讓公司創始人更好的繼續控制公司, 避免因發展引入多輪融資後創始人股權大幅稀釋.
不過, 港交所新規亦要求, 欲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時, 相關擬上市公司的上市最低預期市值不得少於400億港元, 如果預期市值低於400億港元, 申請人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必須錄得10億港元的收益. 這一門檻, 對目前的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來說, 不算低, 能滿足者不多.
港交所新規, 對於目前不少創新型的醫療器械企業, 以及有志於投入醫療器械創新研發隊伍的企業來說, 或可直接受益, 企業創業階段就能融資, 以更快發展.
此外, 上周 (4月21日) ,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新三板) 與港交所在北京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 未來內地新三板公司無需摘牌即可申請赴港上市, 實現兩地掛牌. 目前 '三+H' 無前提條件也無特殊通道, 股東人數超200人也不會造成影響.
數據顯示, 截至目前, 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已有11472家, 其中創新層企業1280家, 做市企業1297家. 不過因新三板的交易活躍性和市場流動性不足, 新三板呈低迷趨勢, 主動摘牌企業越來越多. 在過去一年裡, 就已經有1000多家企業從新三板退市, 其中包括100多家創新層企業, 掛牌企業數量開始淨減少.
在新三板掛牌企業中, 醫藥 行業企業數量不少, 又以 醫療器械 企業 居多, 與A股的構成顯著不同. 最新的數據尚不得知, 不過, 截止2016年8月底, 按東財行業劃分, 在新三板掛牌的醫療器械企業就已經達到154家.
'新三板+H股' 兩地掛牌, 也或將為部分國內掛牌醫械企業開闢新的便利融資渠道, 成為部分掛牌企業的新選擇.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