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20將迎來重要版本升級: 雲服務或成為AI終端下一個戰場

華為P20系列發布後迅速成為2018上半年最受關注的爆款機型, 首銷當晚華為商城就創造了開售10秒銷售額破億的新品紀錄.

時尚的外觀設計, 4000萬徠卡三攝, AI智慧攝影, 是華為P20系列的三大顯著賣點. 餘承東在會後交流中向我透露的一個資訊同樣重要: '華為P20將在2個月之後發布重要版本升級, 在智能服務等方面帶來震撼性的突破' .

終端雲服務成為華為智慧AI終端 '軟實力'

華為是全球除蘋果之外, 唯一真正具備 '芯-端-雲' 技術和完整產業布局的終端科技企業, 這也是兩家企業在AI手機推出節奏和用戶體驗上明顯領先其他手機廠商的原因. 以華為為例, 如果麒麟處理器是華為手機的AI之 '心' , 那麼正在快速布局的終端雲服務就是華為智慧服務的AI之 '魂' .

餘承東之前也曾重點提及: Mobile AI=On-Device AI + Cloud AI, 人工智慧在未來智慧終端上的實現必須通過端雲協同. 華為通過 '端' 來構築全連接服務和全場景應用, 使用自主的 '芯' 來打造流暢的操作體驗和穩定可靠的安全保障, 構建終端服務 '雲' 來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 通過完整的 '芯—端—雲' 協同能力, 為消費者帶來智慧化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實際上, 華為終端雲服務的創新體驗在P20目前系統和服務版本上已有明顯提升. 比如AI智慧引擎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 結合用戶應用服務數據, 對用戶行為進行智能預測, 可以將系統響應速度提升60%, 系統運營服務流暢度提升50%, 並且提供了包括AI旅行助手, AI語音搜圖等創新的智慧服務應用.

不過, 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的AI處理器晶片麒麟970已經發布了7個月時間, 搭載麒麟970和AI智慧服務體驗的華為手機已經完成了五個系列產品(華為Mate10, 榮耀V10, 華為P20與Mate RS, 榮耀10)的不斷演化. 在此期間, 全球主流晶片企業都陸續推出了各種AI概念的處理器, 雖然由於缺少獨立AI運算單元, 在效率和能耗上仍與麒麟970有差距, 但各家手機企業仍據此推出了與華為現有AI智慧服務類似的概念. 華為現在面臨的首要問題是, 如何充分釋放 '芯-端-雲' 協調優勢, 通過大幅提升AI智慧服務, 打造 '甩別人一條街' 的明顯體驗優勢.

服務升級, 哪些AI智慧服務將完成進化?

應用AI體驗實現10倍以上跨越. 現有APP服務如何進一步提高AI體驗, 是擁有雲側AI的互聯網企業與端側AI優勢的終端企業目前共同思考的問題, 但顯然擁有 '芯-端-雲' 協同優勢的企業更有優勢. 華為在Mate10系列上實現了AI智慧體驗1.0突破, 在P20系列發布之後, 華為應用商店 '悄悄' 上線了 '為P20系列優化' 的APP推薦專區, 這或許就是為 '智慧服務升級' 在應用方面做的小範圍測試和準備.

據我了解, 華為目前已與 200-300家主流應用開發商簽約, 目標通過 '芯-端-雲' 協同優勢為合作夥伴與開發者提供更好的智慧應用開發環境, 將華為AI專屬應用相比普通應用在速度和效率達到10倍以上差異體驗, 並且是越是對AI運算環境要求高的重度應用, 這種體驗上的差距就會更明顯. 比如目前一些短視頻分享APP會提供一些背景動畫, 但用戶在實際拍攝過程中, 經常會發現在背景動畫快速變化過程中手臂或者手掌 '消失' 了, 或者視頻頻閃等問題, 而華為目前正在與主流合作夥伴和開發者推動解決這一問題. 如果 '智慧服務升級'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那將對目前國內其他平台上的普通APP體驗帶來明顯的 '不對稱AI體驗優勢' .

更重要的是, 用戶對於強體驗的服務幾乎是 '不可逆' 的, 比如一旦習慣了4G網路的用戶, 完全不會想退回到3G網路, 在AI強體驗服務上同樣如此, 再加上華為終端雲服務超過3.4億的用戶規模, 必將反向推動超過35萬的華為註冊開發者更多投入到針對華為AI智慧應用的優化和提升, 華為構建的 '不對稱AI體驗優勢' 將獲得 '加速度' 式的良性發展趨勢.

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 張平安

原子化服務+智慧場景化應用. 在2017年11月南京舉行的華為消費者業務Open Day雲服務專場中, 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首次給我介紹了 '原子化服務' 概念, 後來, 2018年3月十大廠商共同發起了 '快應用' . 但根據張平安透露的資訊, 華為 '原子化服務' 在AI體驗上會跑的更快. '原子化服務' 與 '快應用' 的共同點是應用和服務都在雲端, 用戶無需下載APP, 即點即用, 高效快捷. 不同點是依靠Android平台目前唯一的 '芯-端-雲' 協同優勢, 華為的 '原子化服務' 體驗會更加高效, 並且基於用戶應用數據, 使用場景, 大數據, 為用戶提供的主動服務會更智慧, 更貼心, 讓華為終端真正成為用戶的數字分身, 最終實現終端雲服務能力的大幅進化.

更重要的是, 從榮耀Magic開始, 華為就一直致力於打通不同垂直類APP的服務, 這是AI智慧終端完成 '思考過程和邏輯就像人一樣自然' 的關鍵基礎. 比如用戶訂購了一張電影票, 實際上背後牽扯到出行, 餐飲等更多聯動場景資訊, APP和服務不應該被固化, 只有在雲端, 服務才是流動的, 即時的, 數據化的, 才能真正實現終端的AI智慧化, 而 '原子化服務' 顯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優選擇.

垂直APP服務打通與原子化服務, 是華為終端雲服務在AI智慧服務上進化的兩個階段, 當然這個過程是漸進的, 此次升級具體走到哪一步也更令人充滿期待.

跨終端跨系統的雲端統一帳號. 這個資訊餘承東在P20巴黎全球發布會後的小範圍媒體交流中就曾透露過, 華為終端目前實際上存在Android, Windows(主要是筆記本產品)兩大作業系統, 而終端布局更是涵蓋智能手機, 平板, PC, AR/VR, 智能家居, IoT等眾多產品線, 這實際上在用戶端會帶來一個問題, 如何通過一個ID實現數據在不同終端中的高效流轉?蘋果的解決方案相對簡單, 產品線既沒有華為豐富, 也不需要跨系統, 更重要的是其系統和生態都是封閉的. 而華為的開放戰略, 就逼著終端雲服務部分必須解決這一目前全行業都沒有解決好的難題.

實際上, 從Mate 10發布時的 '電腦模式' , 以及Huawei Share都可以看到華為在這一方向的探索和努力. 華為終端雲服務還啟動了 '耀星計劃' , 設立10億激勵基金, 圍繞AI, AR/VR, IoT, 服務直達等領域, 為開發者提供資金和資源扶持, 目標搭建全球生態的樞紐平台, 打造全球化的創新生態, 將優質內容和服務連接至每一個終端用戶. 在P20中國市場發布會後, 我曾就此問題再次探了餘承東的 '口風' , 餘承東當時笑稱 '再等兩個月, 我們一定會努力' . 由此來看, 跨終端跨系統的雲端統一帳號能力是華為目前正在推動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這或許也是每個使用華為終端設備的用戶共同的期待.

總結

華為終端業務近兩年總能給用戶製造 '超出預期的驚喜' , 背後依靠的是長期的技術積累, 以及華為內部 '敢於給自己動刀子' 的研發和創新膽魄. 從麒麟970開始, 華為實現了 '芯' 的領先能力;從P20開始, 華為通過超強映像晶片, 徠卡4000萬三攝等核心硬體能力突破, 實現了 '端' 的真正領先;而伴隨餘承東的透露, 華為有望在 '雲' 上完成全新突破與進化, 完成 '芯-端-雲' 的全新產業布局.

從華為近兩年的發展趨勢, 以及2018年一季度增速來看, 2018年內從手機出貨量上超越蘋果並無太大懸念. 在P20發布會後, 餘承東對此表示: '不客氣的說, 華為今明兩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企業, 但我更關心的是華為打造更多甩別人一條街的技術優勢, 以及能否給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 . 由此來看, 餘承東顯然並不滿足單純出貨量的超越, 華為終端雲已成為未來提升AI智慧體驗的另一個 '殺手鐧'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