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20将迎来重要版本升级: 云服务或成为AI终端下一个战场

华为P20系列发布后迅速成为2018上半年最受关注的爆款机型, 首销当晚华为商城就创造了开售10秒销售额破亿的新品纪录.

时尚的外观设计, 4000万徕卡三摄, AI智慧摄影, 是华为P20系列的三大显著卖点. 余承东在会后交流中向我透露的一个信息同样重要: '华为P20将在2个月之后发布重要版本升级, 在智能服务等方面带来震撼性的突破' .

终端云服务成为华为智慧AI终端 '软实力'

华为是全球除苹果之外, 唯一真正具备 '芯-端-云' 技术和完整产业布局的终端科技企业, 这也是两家企业在AI手机推出节奏和用户体验上明显领先其他手机厂商的原因. 以华为为例, 如果麒麟处理器是华为手机的AI之 '心' , 那么正在快速布局的终端云服务就是华为智慧服务的AI之 '魂' .

余承东之前也曾重点提及: Mobile AI=On-Device AI + Cloud AI, 人工智能在未来智慧终端上的实现必须通过端云协同. 华为通过 '端' 来构筑全连接服务和全场景应用, 使用自主的 '芯' 来打造流畅的操作体验和稳定可靠的安全保障, 构建终端服务 '云' 来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通过完整的 '芯—端—云' 协同能力, 为消费者带来智慧化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实际上, 华为终端云服务的创新体验在P20目前系统和服务版本上已有明显提升. 比如AI智慧引擎可以通过机器学习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 结合用户应用服务数据, 对用户行为进行智能预测, 可以将系统响应速度提升60%, 系统运营服务流畅度提升50%, 并且提供了包括AI旅行助手, AI语音搜图等创新的智慧服务应用.

不过, 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的AI处理器芯片麒麟970已经发布了7个月时间, 搭载麒麟970和AI智慧服务体验的华为手机已经完成了五个系列产品(华为Mate10, 荣耀V10, 华为P20与Mate RS, 荣耀10)的不断演进. 在此期间, 全球主流芯片企业都陆续推出了各种AI概念的处理器, 虽然由于缺少独立AI运算单元, 在效率和能耗上仍与麒麟970有差距, 但各家手机企业仍据此推出了与华为现有AI智慧服务类似的概念. 华为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如何充分释放 '芯-端-云' 协调优势, 通过大幅提升AI智慧服务, 打造 '甩别人一条街' 的明显体验优势.

服务升级, 哪些AI智慧服务将完成进化?

应用AI体验实现10倍以上跨越. 现有APP服务如何进一步提高AI体验, 是拥有云侧AI的互联网企业与端侧AI优势的终端企业目前共同思考的问题, 但显然拥有 '芯-端-云' 协同优势的企业更有优势. 华为在Mate10系列上实现了AI智慧体验1.0突破, 在P20系列发布之后, 华为应用商店 '悄悄' 上线了 '为P20系列优化' 的APP推荐专区, 这或许就是为 '智慧服务升级' 在应用方面做的小范围测试和准备.

据我了解, 华为目前已与 200-300家主流应用开发商签约, 目标通过 '芯-端-云' 协同优势为合作伙伴与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智慧应用开发环境, 将华为AI专属应用相比普通应用在速度和效率达到10倍以上差异体验, 并且是越是对AI运算环境要求高的重度应用, 这种体验上的差距就会更明显. 比如目前一些短视频分享APP会提供一些背景动画, 但用户在实际拍摄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在背景动画快速变化过程中手臂或者手掌 '消失' 了, 或者视频频闪等问题, 而华为目前正在与主流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推动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 '智慧服务升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那将对目前国内其他平台上的普通APP体验带来明显的 '不对称AI体验优势' .

更重要的是, 用户对于强体验的服务几乎是 '不可逆' 的, 比如一旦习惯了4G网络的用户, 完全不会想退回到3G网络, 在AI强体验服务上同样如此, 再加上华为终端云服务超过3.4亿的用户规模, 必将反向推动超过35万的华为注册开发者更多投入到针对华为AI智慧应用的优化和提升, 华为构建的 '不对称AI体验优势' 将获得 '加速度' 式的良性发展趋势.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 张平安

原子化服务+智慧场景化应用. 在2017年11月南京举行的华为消费者业务Open Day云服务专场中,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首次给我介绍了 '原子化服务' 概念, 后来, 2018年3月十大厂商共同发起了 '快应用' . 但根据张平安透露的信息, 华为 '原子化服务' 在AI体验上会跑的更快. '原子化服务' 与 '快应用' 的共同点是应用和服务都在云端, 用户无需下载APP, 即点即用, 高效快捷. 不同点是依靠Android平台目前唯一的 '芯-端-云' 协同优势, 华为的 '原子化服务' 体验会更加高效, 并且基于用户应用数据, 使用场景, 大数据, 为用户提供的主动服务会更智慧, 更贴心, 让华为终端真正成为用户的数字分身, 最终实现终端云服务能力的大幅进化.

更重要的是, 从荣耀Magic开始, 华为就一直致力于打通不同垂直类APP的服务, 这是AI智慧终端完成 '思考过程和逻辑就像人一样自然' 的关键基础. 比如用户订购了一张电影票, 实际上背后牵扯到出行, 餐饮等更多联动场景信息, APP和服务不应该被固化, 只有在云端, 服务才是流动的, 实时的, 数据化的, 才能真正实现终端的AI智慧化, 而 '原子化服务' 显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选择.

垂直APP服务打通与原子化服务, 是华为终端云服务在AI智慧服务上进化的两个阶段, 当然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此次升级具体走到哪一步也更令人充满期待.

跨终端跨系统的云端统一帐号. 这个信息余承东在P20巴黎全球发布会后的小范围媒体交流中就曾透露过, 华为终端目前实际上存在Android, Windows(主要是笔记本产品)两大操作系统, 而终端布局更是涵盖智能手机, 平板, PC, AR/VR, 智能家居, IoT等众多产品线, 这实际上在用户端会带来一个问题, 如何通过一个ID实现数据在不同终端中的高效流转?苹果的解决方案相对简单, 产品线既没有华为丰富, 也不需要跨系统, 更重要的是其系统和生态都是封闭的. 而华为的开放战略, 就逼着终端云服务部分必须解决这一目前全行业都没有解决好的难题.

实际上, 从Mate 10发布时的 '电脑模式' , 以及Huawei Share都可以看到华为在这一方向的探索和努力. 华为终端云服务还启动了 '耀星计划' , 设立10亿激励基金, 围绕AI, AR/VR, IoT, 服务直达等领域, 为开发者提供资金和资源扶持, 目标搭建全球生态的枢纽平台, 打造全球化的创新生态, 将优质内容和服务连接至每一个终端用户. 在P20中国市场发布会后, 我曾就此问题再次探了余承东的 '口风' , 余承东当时笑称 '再等两个月, 我们一定会努力' . 由此来看, 跨终端跨系统的云端统一帐号能力是华为目前正在推动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或许也是每个使用华为终端设备的用户共同的期待.

总结

华为终端业务近两年总能给用户制造 '超出预期的惊喜' , 背后依靠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 以及华为内部 '敢于给自己动刀子' 的研发和创新胆魄. 从麒麟970开始, 华为实现了 '芯' 的领先能力;从P20开始, 华为通过超强图像芯片, 徕卡4000万三摄等核心硬件能力突破, 实现了 '端' 的真正领先;而伴随余承东的透露, 华为有望在 '云' 上完成全新突破与进化, 完成 '芯-端-云' 的全新产业布局.

从华为近两年的发展趋势, 以及2018年一季度增速来看, 2018年内从手机出货量上超越苹果并无太大悬念. 在P20发布会后, 余承东对此表示: '不客气的说, 华为今明两年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企业, 但我更关心的是华为打造更多甩别人一条街的技术优势, 以及能否给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 . 由此来看, 余承东显然并不满足单纯出货量的超越, 华为终端云已成为未来提升AI智慧体验的另一个 '杀手锏'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