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掀整合潮 | 美疑慮加重力阻併購

本報記者 翟少輝 周智宇 上海, 深圳報道

中國大陸整合電路產業相比全球存在明顯差距, 趕超之路何在?

國家大力規劃中國芯如何趕超?

2014年, 國務院印發《國家整合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 希望加速16/14nm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 同時還希望到2030年, 整合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實現跨越發展.

隨後, 中國還建立國家整合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 '大基金' ) 來投資國內半導體企業, 第一期募資1387億元, 至2017年, 各地政府共同宣布成立約5000億人民幣的半導體基金; 預計帶動社會投資7000億元.

而在2015年的《中國製造2025》中更是提出, 要讓中國晶片自給率從2015年的不到20%提升到2020年的40%, 到2025年達70%.

但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 一方面, 中國在整合電路現代化方面起步較晚, 而整合電路的更新換代速度卻非常快; 另一方面, 美國等國家在相關產業對中國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條例, 阻止跨國設備供應商將最新的設備運送到中國. 這讓中國的整合電路產業發展受到技術限制.

該人士表示, 技術不易轉移, 它不只是由可以按需交付的藍圖和公式組成. 更重要的是, 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無數問題的知識以及它們的解決方案, 這些都是通過經驗獲得的. 這種知識只能通過轉讓人和受讓人在一起長時間工作才能轉讓, 同時, 技術的成功很難獲得, 取決於轉讓者的意願和動機, 以及轉讓者和受讓方的能力差距.

以日本, 韓國等國家為例, 它們沒有向外資開放經濟, 也沒有為技術提供市場. 在技術能力建設方面, 這些國家與外國公司合作的方式有限, 只能通過精心設計的國家項目來強調自學.

上述人士表示, 通過這種方法, 日本, 韓國能夠在幾十年的時間內將其汽車, 半導體和其他工業的技術水平帶到國際前沿, '但在落後距離較大的情況下, 這將花費大量時間, 等到研發出來了, 技術進步卻可能再次將你甩下. '

郭高航認為, 在設備端, 當下8英寸待售二手產線奇缺的大環境下, 對國產設備來說是個機會, 有針對性解決國產設備驗證問題.

首先加大封裝測試設備市場的國產滲透率, 傳統封裝及高階封裝設備同步推進, 支援本土設備龍頭優先在部分關鍵晶圓製造設備領域向高階工藝方向布局, 促使中國大陸中試線及中國大陸製造廠商加大對國產設備的驗證力度, 另外推進中國大陸設備企業進一步整合升級, 促使本土半導體設備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快速提高.

而在材料端, 郭高航認為, 關鍵材料如矽片, 光刻膠, 高純化學品, 特氣等材料需要繼續增加研發投入, 加快量產進程.

半導體業掀整合潮美國阻斷中國對外併購

在中國加大對半導體產業投入的同時, 半導體產業整合的大潮也在席捲全球. 2015-2017年間, 包括英特爾, 高通, 安華高, 西部數據都積極展開了上百億美元的交購, 而軟銀也耗資約320億美元收購全球IP龍頭企業ARM.

中國資本和企業也同樣積极參与其中, 但從併購金額及併購成功率來看都不高. 富而德律師事務所 (FreshfieldsBruckhaus Deringer) 特別顧問Shawn Cooley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兩年前或更早些時間,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對外資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的顧慮相對有限.

'情況發生變化在2016年後期' , Cooley指出, 當時中資企業的境外投資達到創紀錄的頂點, 導致奧巴馬總統阻止了中國對愛思強公司的收購. 此後, 美國外資委日益頻繁公開表示需要保護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 並且對外資收購審查的姿態更加咄咄逼人, 尤其是針對中資企業投資.

而在特朗普總統當政後, 美國外資委更趨於規避風險, 其下屬機構不願承擔任何潛在風險. Cooley認為, 這一轉變事關重大, 因為美國外資委原本旨在管控風險而非消除所有風險.

2018年1月, 中國半導體企業北方華創以1500萬美元價格收購美國半導體設備生產商Akrion Systems LLC. 美國外資委批准了對Akrion Systems的收購. Cooley認為, 這一案例又表明,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關注重點仍在於保護敏感的半導體技術, 而非相關下遊行業.

郭高航則認為, 中國在發展整合電路產業方面的國家意志的堅定, 同時全產業鏈快速完善, 各產業鏈環節高速推進, 未來一旦中國在整合電路產業領域實現自主可控, 那麼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整合電路產品輸出國的地位將受到極大威脅.

長期保持對中國整合電路產業的絕對優勢是美國考慮的工作重點. 郭高航認為, 直接影響或阻斷中國對外併購案, 是限制中國整合電路產業發展提速的策略之一.

前述私募人士也表示, 在半導體產業, 比方說設計端, 海外的併購標的非常少, 還有ARM, 英特爾和高通等幾家. 而一些項目的投資額動輒上千億, 而且併購之後的盈利並不能保證, 這會需要一個長周期, 投資者的眼光需要放長遠.

Cooley則指出, 美國目前針對電信業的外商投資擔憂大幅上升, '這不僅僅是針對中國, 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擔憂還未到達一個頂點'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