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集聚129家整合電路企業, 形成全產業鏈

據合肥晚報報道, 整合電路產業, 是資訊技術產業的核心, 被稱為 '工業明珠' .

合肥, 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布局於此, 從無到有, 躍升為 '後起之秀' .

如今, 短短几年, 這裡已集聚了129家整合電路企業, 覆蓋了設計, 製造, 封測, 設備和材料等全產業鏈, 成為國內整合電路產業發展最快, 成效最顯著的城市之一.

晶合落新站, 破題 '少芯之難'

日常生活中, 小到手機, 電腦, 家電和醫療, 大到汽車, 高鐵, 飛機和航天, 都離不開晶片這個 '心臟' .

由於我國起步晚, 晶片產業曾被國外廠商控制, 每年需要大量從海外進口, 進口晶片的花費已經超過石油. 就合肥來說, 由於家電產業, 面板顯示, 汽車電子以及綠色新能源等產業發展飛速, 對晶片的需求量極大.

缺 '芯' 之痛, 不僅制約著製造業的升級, 也不利於國家資訊安全. 補 '芯' , 成了國內許多企業乃至一個國家掌握核心技術, 走好自主創新之路的關鍵.

如何破題?

2015年10月20日, 總投資128.1億元人民幣的合肥晶合在新站高新區正式奠基開工. 如果說, 京東方成功落戶合肥, 打破了中國長期以來的 '缺屏之痛' , 那麼晶合整合項目選擇合肥, 則可以說是消除了 '少芯之難' .

合肥晶合整合電路有限公司也成為全省首家12英寸驅動晶片晶圓代工企業, 是目前為止我省最大的整合電路產業項目, 也是合肥首個100億人民幣以上的整合電路項目.

由此, 合肥開啟了 '無中生有' 之路.

2017年6月28日一期竣工試產, 7月中旬第一批晶圓正式下線; 2017年12月6日, 正式量產.

在晶合展廳, 不僅展示了 '合肥造' 的晶圓成品, 從薄膜生成, 光學微影, 到蝕刻, 摻雜, 化學機械研磨等晶圓製造工藝流程也一目瞭然. 根據規劃, 2020年晶合一個廠房即可達到月產4萬片規模, 合肥晶合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專註於面板驅動晶片的製造商.

集聚129家企業, 形成全產業鏈

其實, 晶合僅僅是合肥 '芯' 發展的一個開端.

晶圓製造這一環節落地, 打通了整合電路全產業鏈, 使我市站上產業發展最前沿.

就在晶合12英寸晶圓量產的同月, 也就是2017年12月, 晶片封測 '雙子' 項目落戶合肥, 總投資35億元, 將設立中國大陸最大的半導體顯示晶片封測公司總部和封裝COF卷帶生產基地.

不僅如此, 龍頭企業, 不斷積聚.

在設計環節, 我市擁有聯發科技, 群聯電子, 兆易創新, 君正科技等102家知名企業, 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就達5家, 世界頂尖的整合電路設計公司聯發科技更是將其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落戶合肥;

在製造環節, 除了晶合12英寸晶圓實現量產, 長鑫12英寸存儲器晶圓製造基地項目建設也在快馬加鞭, 項目投產後預計將佔據世界DRAM市場約8%的份額, 填補國內DRAM市場的空白, 我市將跨入世界級存儲器製造重鎮之列;

在封裝測試環節, 擁有通富微電, 新匯成, COF卷帶和矽邁等項目;

在設備環節, 芯碁微電子雙檯面雷射直接成像設備打破了國外高端雷射直寫曝光設備壟斷, 大華半導體封裝專有生產裝備和精密模具實現量產銷售.

數據顯示, 目前, 全市擁有整合電路企業129家, 其中設計企業102家, 製造企業3家, 封測企業8家, 設備和材料企業16家, 覆蓋整合電路全產業鏈. 2017年, 全市整合電路產業完成產值235.6億元, 同比增長31.03%, 稅收21.2億元, 同比增長11.58%, 投資72.5億元, 同比增長39.42%.

創新招商,為優質大項目 '落地' 量身定製

踏上了整合電路產業 '無中生有' 發展軌道, 其背後的強大支撐力就是招商引資.

早在 '十二五' 時期, 合肥在跨越趕超時就展現了其招商引資的強大 '磁場效應' .

圍繞支柱產業的產業鏈進行招商引資, 一大批上下遊配套企業紛紛來肥投資.

城市對項目的吸引力, 不僅在於良好的區位交通, 科教資源等先天優勢, 還在於給項目投資者提供的優質服務. 寧波滙豐僅用了三天時間就立刻 '下單' , 這一點可窺視合肥的 '待客之道' ——重大招商項目由政府領銜服務, 加大土地, 規劃, 水電氣等要素保障力度, 精簡審批環節, 優化辦事流程, 提高服務效率, 保障項目有序推進, 順利落地.

除了建立健全項目審定機制之外, 合肥還出台一系列政策為企業減負, 用政策紅利鑄就 '投資高地' . 值得一提的是, 合肥還創新招商引資大項目扶持政策, 採取 '一事一議' 等辦法為優質大項目量身定製 '落地' 方法.

合肥 '芯' , 衝刺 '世界級'

一直以來, 國家和安徽省就高度重視合肥整合電路產業發展.

早在此前, 工信部將合肥列為全國9大整合電路集聚發展基地之一, 國家發改委將合肥列為14個整合電路產業重點發展城市之一, 部分項目已納入 '十三五' 國家重大整合電路生產布局規劃.

安徽省將合肥市整合電路產業基地列為省級戰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幾載磨礪, 合肥不負眾望, 創 '芯' 之路日漸清晰,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特色.

即, 以本地市場為牽引, 人才資源為支撐, 與本地產業高度融合, 初步形成三大產業特色晶片集群.

其中, 在面板驅動晶片領域, 集聚了敦泰科技, 集創北方, 中電精顯, 宏晶, 龍訊等企業; 在家電晶片領域, 集聚了君正科技, 矽力傑等企業; 在存儲, 汽車電子, 電源晶片等領域也已經布局.

好消息在於, 今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提出: '要推動新型顯示, 整合電路, 光伏太陽能, 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世界級產業集群. '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 2017年初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獲批, 隨著這一 '國字型大小' 創新體系的基礎平台的呈現, 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強的創新動力源, 合肥打造 '中國IC之都' 指日可待.

根據規劃, '十三五' 期間, 全市將圍繞完善 '合肥芯' '合肥產' '合肥用' 全鏈條, 全力發展存儲晶片, 驅動晶片和特色晶片的設計和製造, 到2020年力爭產值突破500億元, 製造業和設計業均位居全國前五位.

新聞連結

合肥的晶片企業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合肥用幾年的時間彙集了129家整合電路企業, 覆蓋了設計, 製造, 封測, 設備和材料等全產業鏈. 這個城市的整合電路產業曾經是一片荒漠,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整合電路產業生機勃勃的綠洲. 項目聚能, 合肥 '芯' 崛起的背後是一家家整合電路企業精耕細作的累積. 今天本報精選數家企業, 讓你領略合肥魅力.

●中國 '芯' 將實現合肥造——合肥晶合整合電路有限公司

這是安徽首家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 也是合肥市首個百億級以上的整合電路項目. 整合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 而晶圓則是生產整合電路所用的載體. 從薄膜生成, 光學微影, 到蝕刻, 摻雜, 化學機械研磨, 晶圓製程工藝一應俱全. 12英寸的生產線代表晶圓製造最為先進的技術, 第一批晶圓在去年7月正式下線. 按照規劃每月5000片的產能, 2019年滿產後產能將達4萬片/月, 填補國內驅動IC產業領域的空白.

●晶片封測 '合肥製造' 走在前列——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整合電路封裝測試前三強企業, 通富微電子早已在合肥建設先進封裝測試產業化基地——項目兩期全部達產後可形成年產消費類, 通信類等整合電路約217億顆, 產值約14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 通富微電子在肥自主研發的先進封測技術系國內首家, 能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且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國內首顆19納米存儲器將在合肥 '誕生' ——合肥長鑫整合電路有限責任公司

作為較早來肥投資的企業之一, 兆易創新2013年就在合肥成立了全資子公司, 合肥成為該公司繼北京之後第二大研究基地. 2016年, 兆易創新廣發英雄帖, 著手在肥打造集設計, 製造, 加工於一體的晶片公司. 目前, 落戶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的合肥長鑫高端通用12英寸存儲晶圓研發製造項目順利實施, 項目建成投產後, 預計將佔據世界DRAM市場約8%的份額. 目前, 長鑫項目正在裝機過程中. 今年有望造出第一顆 '合肥造' 的19納米級12寸DRAM工藝的存儲器, 這也將會是首顆 '合肥造' 存儲器.

● '合肥造' 光刻設備將打破國外壟斷——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作為國內唯一能夠製造 '半導體納米級製版光刻設備' 的企業, 芯碁微裝憑藉著在半導體領域雷射直寫技術的優勢, 把半導體超精密對位技術, 高速數據處理技術, 超高解析度的線寬光刻技術移植和應用到先進封裝, 印刷線路板用雷射直接成像設備, 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雷射直寫曝光設備製造商. 其核心產品半導體製版光刻設備及雷射直接成像設備可直接與歐美, 日本廠家展開競爭, 打破了國外壟斷.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