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三星推出了首款49英寸的32:9 '帶魚屏' 顯示器C49HG90, 今年, 飛利浦緊隨其後, 同樣上市了一款32:9的顯示器, 或許不久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品牌跟進, 出現更多的比例......
其實, 從顯示器發展至今, 屏幕比例經曆了一場大的變革, 從最初的4:3到16:10, 16:9, 21:9, 32:9, 越來越寬伴隨著顯示器發展一路至今, 當我們以為16:9就是極限的時候, 廠商們搞了一個21:9 '帶魚屏' 出來, 當我們還在吐槽 '帶魚屏' 的時候, 32:9又來了! 似乎廠商的設計總是能一次次的顛覆我們的想象.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情況?
顯示器寬高比加深是有著內在原因的, 首先, 是因為人眼是寬的, 所以寬屏更加人眼生理構造, 能夠呈現更加完美的視覺效果.
其次, 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無論是電視還是顯示器都在向著大屏化的方向發展, 對於顯示屏來說, 屏幕越大, 顯示效率就越高, 但顯示器和電視有一個根本上的區別在於, 顯示器用途的多樣性, 就意味著我們對於顯示器的使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近距離接觸.
如果依然按照4:3的比例的話, 屏幕尺寸越大, 顯示器越高 (想象一下我們坐在顯示器前拚命仰頭觀看上面資訊的樣子) 如果是寬屏就不一樣了, 我們只需要左右瀏覽資訊即可, 實用性相差很多.
我們通過勾股定理來簡單的估算一下, 以49英寸為例, 32:9, 16:9和4:3比例下顯示器的高分別約為13.27英寸, 24.03英寸和29.4英寸, 轉換成厘米 (1英寸=2.54厘米) 大家感受一下, 分別約是: 33.71厘米, 61.04厘米和74.68厘米, 六七十厘米高的顯示器, 大家現在揚起脖子自行體會一下.
非精密計算大家感受到區別即可
另外, 曲面屏的出現也是顯示器寬高比能夠不斷加深的條件之一, 試想一下, 一台非曲面的32:9顯示器用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一定十分不適, 所以超寬屏顯示器一定伴隨著曲面才能夠實現.
最後, 現在用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原因, 很多都組了雙屏或者多屏, 不僅操作起來不方便, 還有嚴重的大黑邊, 在廠商看來, 既然你們原本就要組雙屏, 那我就幫你組好了, 還沒有黑邊, 何樂而不為?
以上都是顯示器寬高比加深的美好設想, 然而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個趨勢並不是多數用戶的最佳選擇
很簡單, 大家想想我們日常使用顯示器的需求, 也就辦公+娛樂吧, 拋開價格的原因, 如果是辦公, 普通白領的工位還真不一定能放得一下一台32:9的超寬屏顯示器, 並且使用起來也未必會比雙屏拼接效果更好, 畢竟我們自由組雙屏, 橫豎, 角度都可以隨心所欲的調節.
用來娛樂的話, 能夠適配的遊戲不多, 使用起來效果也一般, 看電影的話也很難實現 '全屏 ' , 甚至找個壁紙都是老大難的問題.
超寬屏顯示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能夠實現在一個屏幕內顯示更多內容, 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 並且內置的各種多屏分割功能和分屏解決方案, 更是能夠配合底層平台效率的提升, 這隻對於一些數字圖片處理和多媒體編輯等專業工作者來說有實際意義, 但也並非不可或缺.
顯示器寬高比加深來自於用戶對於顯示效率提升的美好願景, 但實際上對於多數用戶來說, 這項升級, 明顯華而不實, 再加上昂貴的售價, 願意買單的寥寥無幾.
難道說, 廠商不知道這些嗎? 顯然也不是,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對屏幕比例進行加深, 更多不是為了多少出貨量, 而是廠商標新立異, 以實現差異化的競爭思路.
目前的顯示器市場已經是一個發展成熟固化, 缺乏新意的產品線, 現階段還無法像手機, 電視一樣, 通過面板技術的全面升級 (OLED) 來吸引用戶更新換代, 而在液晶技術的基礎上創新難度較大, 帶魚屏就成為了一種無奈之下的手段.
我們不能全盤否認掉顯示器寬高比加深的價值, 但廠商更多的是希望 '32:9' 成為一種噱頭, 以此來提升品牌價值, 彰顯品牌實力, 對於消費者真正有意義的卻並不是這些.
顯示器面板的過於成熟突破口在哪?
目前顯示器面板發展過於成熟, 華而不實的標新立異並不能為用戶帶來真正的價值, 還不如將重心放在高刷新率, 高解析度, 高色彩表現......等方面上.
例如, 電競顯示器如何在提高刷新了的同時, 保障高解析度? 如何能夠讓VA面板和IPS面板提高響應速度? 如何讓顯示器色彩表現更加精準, 功能更加豐富?
畢竟, 更高的刷新率能夠讓玩家在體驗遊戲的適合更加流暢自然; 更高的解析度能夠讓顯示器畫面顯示纖毫畢現, 細膩清晰; 而更高的色彩表現則讓顯示器畫面更加真實, 實現所見即所得是顯示器設備的終極奧義; 這些突破是我們可以真實感受到的, 也關係到用戶的切身利益.
就拿解析度來說, 對於4K解析度的爭論一直不斷, 但不可否認的是, 消費者對其的關注度正在不斷升高, 在《2018一季度顯示器ZDC報告》中, 我們可以看到, 消費者對於4K的關注度已經達到了38.50%, 位於類型關注度榜首, 並且我們從日常和網友的互動中也可以發現, 目前唯一限制消費的原因就是價格.
因此對於廠商來說, 一方面要研究解析度的升級, 另一方更需要做的是降低成本, 讓高解析度產品在消費級市場中普及開來, 才是用戶關心的部分. 刷新率升級也是如此.
總的來說, 消費者更關注的是實實在在的性能升級, 只有能看得到, 感受到, 享受到這項改變帶來的作用時, 才會去為此而買單, 顯然越來越誇張的顯示器寬高比是無法做到這些的, 只把它做當做一種噱頭還好, 如果作為顯示器的一種大的發展方向來看, 必然不是用戶之福.
最後, 也想對廠商爸爸們說一句, 關於顯示器寬高比這事兒, 差不多就行了, 消費者的痛點可不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