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一本關於自然知識的教材, 至今仍印象深刻. 在某個章節裡, 這本教材以剖面示意圖的方式, 勾勒出一整個池塘水體的生態圖, 包括浮遊生物, 底棲植物等等.
後來, 隨著知識的進一步增長, 逐漸認知到, 將池塘放大到海洋, 再將海洋延伸到陸地, 在生態系統中, 總有類似浮遊生物的存在.
所謂浮遊生物, 是指沒有或僅有微弱遊泳能力, 隨波逐流的水生生物. 具體說, 它們無自主的行動能力, 全靠水流驅動; 無獵食能力, 全靠自然恩賜; 唯一值得慶幸的, 是他們具有發達而敏銳的感應能力, 外界一點點細微的變化, 常常讓它們興奮不已或躁動不安. 但毫不意外的, 這對他們命運的改變並無任何幫助. 生機來時, 他們全靠原地等待; 危機來時, 無所閃避.
延引到廚衛乃至家電行業, 有浮遊生物心態的不知凡幾. 的確, 處於當前的時代, 我們一年所接觸的資訊量, 是五年前的一倍多. 每時每刻, 都有熱點; 每時每刻, 都面臨調整和選擇. 預判變得艱難, 三年之後的行業形勢, 有無數個期望和解讀, 但無人敢斷言.
仍以水體生態的語境而言, 有風浪來時, 莫名的興奮或驚慌, 瞬間洶湧, 聲勢遠大如風浪本身. 遠如近年來的消費升級, 近如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
兩則數據, 或可解讀這兩股風浪.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17年,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 比上年名義增長9.0%. 貌似尚可, 似乎可以呼應家電行業均價年增長幅度逾10%的盛景. 但再進一步, 扣除價格因素, 城鎮居民實際增長6.5%;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 這就有些不妙. 還不止這些,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再深入, 僅抽取其中的兩項: 人均食物支出增長4.3%, 占消費支出比重29.3%; 人均居住支出增長9.6%, 佔比重22.4%. 拋掉這兩個大宗消費, 在另外娛樂, 通信, 教育等五大消費品支出中, 家電行業能占幾多, 不細究也可知: 並不如消費升級宣稱的那般美好.
再如中美貿易摩擦. 單就家電業, 根據市場第三方的統計數據, 中國家電行業的出口額占銷售額30%左右; 其中出口美國的, 又占出口的不足5%. 也就是說, 對絕大部分的家電企業而言, 根本構不成多大威脅.
跳出案例本身, 筆者並非是反對抬頭看路. 實在是見了太多 '浮遊生物' 心態, 見了太多戰略遠視症. 一句話, 做企業的根本是研究做什麼, 賣給誰, 怎麼賣. 更多的時候, 如同訓練中的狙擊手一樣, 我們單靠肉眼辨識的近靶還不能十發九中, 考慮千米外的風向, 濕度, 的確過早.
足下有根, 心有定境. 不改浮遊生物心態, 就改不了浮遊生物的命運, 自然仍每天驚慌於東西南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