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论坛上, 两项关于汽车行业的重磅消息携手出炉. '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下一步将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 同时, '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
这两项关于汽车行业的重磅消息, 直接给资本市场的汽车板块带来涟漪阵阵.
其中, A股方面, 消息刚一公布, 亚星客车等整车企业早盘便直奔涨停, 但股价很快被 '市场理性' 打压下来; 汽车板块中表现最为强势的, 当属汽车配件这一细分品种, 包括东安动力在内的零部件类个股都被巨量买单封于涨停.
港股方面则表现得似乎更为剧烈. 拥有销售进口豪华车的汽车经销商类企业, 如正通汽车, 永达汽车, 中升控股等, 都出现股价明显上涨, 其中正通汽车更是大涨超过12%.
其实, A股市场同样有类似品种, 只不过国机汽车因为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 因此错过了这场股价 '表演秀' .
两路径现身
虽然市场对国内降低进口关税和放开股比限制都有预期,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这次亮相的两大提法与此前想象中的 '预期差' 并不完全相同.
一方面, 在国内汽车行业比较竞争力已取得明显提升的背景下, 适度降低关税此前便被部分人士认为有望成行;
另一方面, 此前观点普遍认为, 传统汽车股比放开时机或还没有到, 因此, 国家顶层的这次表态, 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无论如何, 从目前迹象看, 汽车行业作为最大的进出口产业之一,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 有望成为最先做出产业变革的行业. 不过同时值得强调的是, 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到主动扩大进口, 中国实际上早有安排, 与中美贸易摩擦没有直接关系.
往前回溯, 早在今年全国 '两会' 上, 政府工作报告就已经提出, 要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 养老等领域开放, 下调汽车, 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
对此人民日报也特意强调: '进一步扩大开放, 中国更有自己的坚守, 那就是, 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有自己的主张, 诉求和节奏, 扩大对外开放绝不会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代价. 谁也不能指望今天的中国会在外部施压下无节制, 无原则地门洞大开. '
降低关税的结构性影响
进口汽车的税通常由关税, 消费税和增值税三部分构成, 三者共同成为决定一辆进口汽车最终完税价格的重要因素.
但整体来看, 进口关税下调对国产高端车的影响相对更大.
根据东北证券测算, 进口车关税若从25%逐步下降到5%时, C级车的价差比会明显降低, 而B级车和A级车的价差比相对变化较小. 因此, 进口C级车关税下调, 对国产高级轿车影响较大, 进口A级车和B级车对国产A级车和B级车直接影响较小.
然而硬币总是有两面性. 对于购买者而言, C级车的降价, 必然会对B级车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带来自身销量的相对提升.
当然, 进口车关税有望降低, 进口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国机汽车占据进口车20%以上份额, 代理品牌以捷豹路虎, 大众, 福特, 克莱斯勒, 保时捷为主, 2017年新增美系林肯北方市场和特斯拉全系.
另一家经销商庞大集团成功蹭了热点. 消息传出后, 庞大集团股价昨日盘中迅速飙升5%. 不过随着市场走向理性, 加上高管的减持计划悬顶, 最终仅收涨了2.6%.
实际上, 整体而言, 业内人士的普遍观点是, 在当前背景下, 逐步降低进口车关税, 对国内自主车型和合资车的影响, 都已经不会太大.
从趋势性来看, 在全球化背景下, 降低关税其实是大势所趋. 而经过多年发展, 国内已经培育起自主品牌较为强势的多家整车企业, 包括上汽集团, 广汽集团, 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等. 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敢于 '迎敌' 的底气之所在.
以上汽集团为例, 从2017年公司年报来看, 公司实现整车销售693万辆, 同比增长6.8%, 比市场增速3.3%高出1倍多, 整体呈现出合资自主两翼齐飞的发展状况.
合资方面, 去年公司三家主要合资公司市场表现强势, 年销量均超过200万辆. 上汽大众销量206.3万辆, 销量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 上汽通用200万辆, 首次突破200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215万辆, 整车销量排名全国第一.
自主方面, 上汽自主乘用车荣威和名爵销量52.2万辆, 同比62.27%, 增长迅速; 上汽大通销量超过7.1万辆, 同比增长54%, 自主品牌新增销量22.7万辆贡献集团增量的51.6%, 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正是这种底气, 上汽集团股价在4月10日来了一个金针探底. 其背后的逻辑脉络便是: 开始阶段, 市场对公司会受到进口车关税下调冲击预期心存担忧; 但是担忧过后很快恢复市场理性, 资金反而逢低买入, 从而助推了公司股价的回升.
放开股比限制:
压力下的突破
对于放开股比限制, 更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话题. 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的相关表态有多次, 在业内看来, 限制外方投资股比可以说是以市场换取话语权, 进而获得技术的范本, 也可以说是戴在外方头上的 '紧箍咒' , 而汽车行业股比开放应该是国外车企一直以来的梦想, 但是牵扯到多方力量的博弈.
中汽协就明确提出了反对声音, 其担心之一是, 不愿意中国成为外国产品的加工厂.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杨此前就曾对证券时报记者明确表示, '汽车产业不是一般的制造业, 而是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 世界大国中的经济强国, 无一不是汽车强国; 而且在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中, 汽车产业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物联网, 移动终端等都将以汽车作为主要载体. 如果现在放弃发展的主导权, 汽车产业有可能沦为外国产品的加工厂. '
中央在此时点再提放开股比话题的一大背景, 同样是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产品技术, 研发, 制造, 销售渠道以及服务等都有很大提高, 已经可以正面参与合资品牌的竞争. 同时, 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吸引外资, 鼓励长期投资, 渐渐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课题.
在资深汽车界人士牛大为看来, 国内车企要想增加底气还需要继续加把劲提高核心竞争力. '家电和手机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 并且自主家电品牌在自由竞争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手机行业虽然还有一些路要走, 但国产手机的前景还是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