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 在中美貿易之爭尚未有個結果之前, 外國專家對未來的兩國關係有著怎樣的期許呢?
11日, 金融時報的首席經濟主筆馬丁·沃爾夫 (Martin Wolf) 撰文稱, 作為新老兩代超級大國, 中美雙方若不尋求合理的合作關係, 便極有可能爆發 '毀滅性' 的衝突. 這一旦成為現實, 會讓整個地球都 '抖三抖' .
談及美國對中國 '偷竊' 智慧財產權一事耿耿於懷, 沃爾夫不以為然地表示, 作為一個19世紀才開始發展的國家, 美國當年不知也 '偷' 了多少別人的想法.
他還強調, 相比智慧財產權, '創新' 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美國可以努力保護智慧財產權, 但如果他們認為可以藉此阻止中國創新, 那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 讓我們先通過數據, 對比一下中美兩國的經濟實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統計顯示, 中國去年的人均GDP為美國的14%;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 則為美國的28%. 要知道, 2000年時, 這兩個比例僅僅為3%和8%.
加之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有餘, GDP的情況就變得更加驚人. 中國去年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2%,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 甚至飆升至美國的119%.
IMF預測, 到2040年, 中國人均GDP將達到美國的34%. 屆時, 中國的經濟規模將高出美國近30%.
文章中, 沃爾夫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他認為即便美國個人還是比中國富裕, 但中國的總體經濟規模遠超美國, 是遲早的事. 尤其對其他國家來說, 中國早已成為一個比美國更重要的出口市場.
'智慧財產權並非神聖不可侵犯, 創新才是'
沃爾夫還提到, 中國的研發支出佔GDP的比重, 已經不遜於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 那美國就不高興了.
首先, 經濟規模與科學技術的相輔相成, 使中國正成為一個越來越可怕的軍事強國. '美國可能會有所抱怨, 但於情於理他們也無法更進一步了. 自衛是人家的基本權利' , 沃爾夫道.
但沃爾夫卻不以為然. 他表示, 作為只有200多年歷史的 '後起之秀' , 美國自己也不知道吸收了多少其他國家的想法, 並化為己有.
'智慧財產權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創新才是' , 沃爾夫認為, 在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上, 美國應該找一個 '既不太松, 也不太緊' 的平衡點. 過分保護智慧財產權, 只會抑制創新發展.
'美國可以努力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但任何覺得他們有權利 (或能做到) 阻止中國大力發展創新的想法, 都是瘋狂的' , 他又說.
'西方可以, 也必須和崛起的中國共處'
沃爾夫指出, 與其事事針對中國, 把中國當作一大 '威脅' , 西方國家需要進行自我審視. 尤其, 是正在 '自損盟友' 的美國.
去年, 特朗普公開宣稱全球變暖是個 '騙局' , 讓世界各國不敢再指望美國的全球公域管理系統.
今年特朗普的鋼鋁關稅大棒, 又嚇跑了不少 '原本可以和美國成為朋友' 的國家. 舉個最近的例子, 日本在上周放出風來, 如果不給他們豁免關稅, 貿易戰就不會支援美國.
而美國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向中國徵稅施壓, 更是逼得中國強力反擊.
雖然中美兩國不太會真刀真槍地打起來, 但終止經濟合作, 爆發貿易戰, 卻是一觸即發的事. 沃爾夫暗示, 美國要學著先遵守國際規則, 再坐下來和中國一起尋求合理的合作關係. 畢竟, 貿易問題還是有希望解決的.
他表示, 中國的未來取決於中國, 但是中西關係更加取決於中國. 西方的真正威脅並不是中國, 而是自己的衰落—— '抽租' 的盛行, 對民眾命運和真相的漠視, 政界的貪腐等.
'我們一遇到金融危機, 就只知道用會催生新泡沫的貨幣政策應對. 這真是個悲劇' , 沃爾夫最後自嘲道, '西方各國可以做到, 也必須做到與崛起的中國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