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篇關於英國女王向塑料宣戰的文章在 '朋友圈' 刷屏, 據說白金漢宮等王室房產內將禁用拋棄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這一新聞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海洋塑料汙染問題的關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據統計, 全球每年有1000萬—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隨時間的流逝破碎成不計其數的微塑料存在於水體中, 能夠存在數百年時間.
微塑料, 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個體. 如今, 微塑料的分布區域已遍及地球各個角落, 從近岸河口區域到大洋, 從赤道海域到南北極, 從海洋的表層到大洋的超深淵帶, 人類都發現了它的蹤跡. 根據來源, 微塑料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初生微塑料, 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 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運輸過程中泄露進入環境;另一類是次生微塑料, 也就是體積較大的塑料垃圾進入自然環境後, 經光照, 物理, 化學及生物降解作用, 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極易被生物當作餌料而誤食. 這是由於其與海洋食物鏈底端生物處於相同的尺寸範圍, 而且表面可以附著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網的流動過程中, 對生物產生物理和化學上的危害. 例如, 無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體外的微塑料, 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長期累積, 會使生物產生飽腹感, 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因無法攝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學毒性以及從環境中吸附的化學毒物, 可能會對攝食的生物產生直接傷害, 並且可能在食物鏈中的各個水平生物體內富集.
微塑料還可能造成入侵物種及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在海洋環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小船, 相對於漂浮的藻類和其它生物殘骸等自然基質, 它的性質更加穩定, 能搭載附著在表面的微生物隨洋流旅行, 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產致病菌, 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現在, 荷蘭, 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有人發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裝置, 對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投入運行後的管理, 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進一步處理, 分類, 利用等. 如果主要靠公益, 沒有政府資金支援, 推廣就很困難.
面對現在海洋塑料汙染和微塑料問題, 一方面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完善與塑料汙染管控相關的法律, 建立良好的廢棄塑料回收迴圈利用機制;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 改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費習慣, 減少廢棄塑料垃圾的產生. 例如, 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塑料袋, 塑料吸管, 塑料餐具等的使用, 盡量使用耐用品;減少對塑料瓶裝飲用水的消費, 外出攜帶水杯;對被過度包裝的產品說 '不' , 提倡簡約的生活方式;在購置美妝, 個人護理類用品時, 閱讀產品成分標籤, 不購買含有塑料微珠的產品等. 讓我們共同向海洋中的 '新型汙染物' 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