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今天下午舉行法說會, 第1季合并營收為88.77億元, 季減44.82%, 年減17.86%, 受到新機種較多, 良率較差, 以及營收規模較小影響, 單季營業毛利為56.22億元, 季減51.24%, 年減26.67%, 單季合并毛利率為66.33%, 季減8.35個百分點, 年減4.61個百分點, 為105年第1季以來新低, 營業淨利為46.88億元, 季減53.35%, 年減29.88%, 稅前盈餘為48億元, 季減52.93%, 稅後盈餘為40.19億元, 季減53.31%, 單季每股盈餘為29.96元.
大立光攸關未來營運動能的7P及3鏡頭, 市場競爭狀況, 混合鏡頭會不會影響到全塑鏡頭, 甚至會不會降價去搶單擴大市佔率成為今天法說會業界詢問的重點.
林恩平表示, 鏡頭片數愈多, 可以有更多面去設計, 比較容易做到更大光圈, 更高倍數光學變焦及像素, 但相對的, 單片軸心及傾斜度如何組合在鏡頭中, 以及鏡頭高度問題都是挑戰, 目前已有7P產品在設計中, 最快今年試產, 明年正式量產.
林恩平今天再度重申GM(模造玻璃)在手機鏡頭無論是價格或是品質都不具有優勢, 即使是有熱問題的3D感測發射端鏡頭都可以透過加1片塑膠設計解決, 因此大立光在手機鏡頭部分仍是以全塑鏡頭產品為主.
在3顆鏡頭部分, 林恩平表示, 3顆鏡頭因為搭配接受檔案較多, 軟體計算量就可以跑得少一點, 可以做到更高倍數的光學變焦, 至於用7P好還是用3顆鏡頭好, 還是要看客戶想達到什麼功能.
相較於其他鏡頭廠, 大立光第1季業績呈現年減, 會不會為填產能降價搶單? 對此, 林恩平表示, 公司訂價策略是依產品規格而定, 產品規格愈高, 價格就愈高, 間接回答公司不會降價搶單.
在良率部分, 林恩平指出, 良率好壞是工程問題, 必須有學習曲線時間, 如果產品規格愈高, 學習曲線時間就愈長, 第1季因新產品較多, 致使良率較差, 公司正持續努力提升良率中.
林恩平表示, 中高端產品主要是看客戶怎麼訂規格, 規格愈高挑戰愈大, 必須更高的精度才能達成, 即使是6P鏡頭, 如果客戶高度要下修都會變成難度, 大立光只看自己跑得多快, 不會回頭看其他競爭者.
至於韓系客戶是否已經到手? 林恩平表示, 仍在繼續努力中.
林恩平表示, 第1季因有些客戶下修厲害, 營收規模較小, 4月及5月與3月差不多, 如果交貨順利, 4月及5月有可能比3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