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AI已進入到生物智能階段

4月9日,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 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 中國電子報社, 中國電子器材有限公司, 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協辦的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主論壇數字經濟前沿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出席論壇並發表題為《從腦科學到人工智慧---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 戴瓊海指出, IT產業變革周期十分頻繁, 平均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技術變革, 如今已進入計算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智能化時代. 儘管人工智慧已經成為 '工具' , 逐漸滲透人類的生活, 代替人類進行重複性工作, 越來越多的機器將解放人類勞動力去追求創造性. 但是 '現有的演算法和理想智能還有距離, 迫切需要對腦科學進行探索. ' 因此, 人工智慧的發展進入到了包括腦科學的認知機理在內 '生物智能' 的發展階段. 在介紹腦科學時, 戴瓊海表示 '腦科學的認知是生命科學的最後一個堡壘. ' 人類大腦一般為1.4公斤左右, 在大腦皮層有上百億個神經元, 每個神經元又包含一千多個分支, 可謂十分複雜. 腦科學的發展不但對於腦疾病的防治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更不為人知的是, 腦科學研究還有助於在人工神經網路技術中設計實現新的學習機理與拓撲結構. 換句話說, 腦科學的進步將強有力地推動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 認識到腦科學對人工智慧的推動作用, 美國, 日本, 澳大利亞和歐盟等世界各國和地區都在積極布局各自的腦計劃, 其總思路一是探索腦科學的秘密, 研究人類大腦成像技術的機制, 統計大腦細胞的類型, 把神經科學與理論模型統計學結合整合;二是提出新一代的人工智慧理論與方法, 建立機器感知, 機器學習到機器能夠思維和機器決策的顛覆性模型和工作方式. 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 美國腦計劃的目標一是開發大規模神經網路技術;二開發描述人類大腦成像技術的機器, 其原因是大顯微鏡是腦科學研究的重要瓶頸之一, 同時這也是我國腦計劃的發展重點之一. 目前, 由清華大學主持, 浙江大學與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參加,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驗證的多維多尺度高解析度計算攝像儀器已經取得突破性實驗進展, 顛覆了科學發現, 探索了疾病機理並推動了人工智慧跨越式發展. 此外, 戴瓊海還詳細介紹了我國的腦計劃. 我國創新地提出了腦認知功能的解析和技術平台為 '一體' , 認知障礙相關重大腦疾病診治和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技術為 '兩翼' 的 '一體兩翼' 腦計劃布局. '一體兩翼' 的中國腦計劃目的有三: 第一個是認識腦, 第二個是保護腦, 第三個是類比腦. 最後, 他認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發展符合與深圳市人工智慧重點發展的戰略布局, 也將為深圳市人工智慧發展帶來以下幾點機遇: 一是將覆蓋深圳全行業科技革命, 二是將成為深圳科技產業從高速到高質量的利器, 三是將引領創新, 突破核心, 產業拉動立體布局, 四是將吸引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團隊, 建立腦認知, 腦疾病, 類比腦研究機構, 構築產學研聯盟.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