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四大设备商2017成绩单: 资本开支削减之下如何过冬?

相继发布的四大通信设备商2017年年报显示, 因网络升级换代导致的寒冬持续发酵.

2017年, 华为继续拉大和诺基亚, 爱立信和中兴之间的身位, 营收突破6000亿元, 同比增长15.7%;利润达475亿元, 同比增28.1%. (编者注: 为方便横向比较各大设备商的财报数据, 营收和净利润将其统一为人民币单位, 采用2017年12月31日汇率, 其他数据仍然以本国币种计. )

长时期占据通信业霸主地位的爱立信在2017年则陷入亏损泥潭, 达277亿元, 营收同比下降10%至1590亿元;和阿朗合并两年后的诺基亚仍未走向盈利, 亏损112亿元, 营收下降2%至1802亿元.

中兴通讯2017年营收1088亿元, 同比增长7.5%, 净利润走出美国政府罚款的阴影, 达45.7亿元, 同比增294%.

《通信产业报》网总编辑辛鹏骏认为, 按照熊彼特周期律来看, 由于技术产业更新换代, 9-10年的中波周期及2-4年的短波周期开始显现. 电信业正经历4G向5G的过渡期, 波动将持续很长一段, 有效御寒才是抵御寒冬的关键.

都是无线接入市场下滑惹的祸

进入2017年, 通信业的冬天真的来了, 四大设备商的运营商业务收入是凸显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领头羊华为, 对比16%的公司营收增长, 运营商业务仅以 '增长2.5%' 收场, 增量72亿元;诺基亚和爱立信则双双进入下行通道, 前者营收下降3%(其中, 诺基亚通信营收从141亿克朗下降到128亿克朗), 后者下降10%(其中, 网络产品线营收从218亿欧元下降到205亿欧元);中兴的运营商业务交出了一份 '相对体面' 的答卷, 增收8%, 但增量也只有50亿元.

分析背后是全球无线接入网市场下滑惹的祸.

华为在财报中披露, 运营商业务受到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 其中美洲区域影响较大, 营收下滑10.9%. 爱立信同样在财报中指出, 下滑是因为中国内地LTE投资缩减, 以及东南亚, 印度, 中东和非洲等地的大型移动宽带项目提前完工导致.

来自Dell'Oro报告指出, 2017年至2020年这一市场将持续下滑, 进入自2000年以来的最疲软期. 曾受益于中国大规模建设LTE网络, 2014年全球基站销售额达到峰值330亿美元, 但随后每年销售额下滑近40亿美元, 预计将持续下滑萎缩近60亿美元, 直到2021年大规模建设5G, 市场才能回暖.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进一步佐证了Dell' Oro的报告. 三家运营商的年报显示, 2016年资本开支为3501亿元, 较2015年大幅下降20%;2017年资本开支3083亿, 较上年减少12%.

独立电信观察家付亮向《通信产业报》(网)表示, 事实上, 早在10年前, 全球3G建设热潮褪去之后, 设备商仅仅依靠基本通信服务已经很难保证营收和利润的正向增长, 所以之后才有了 '爱立信向左, 华为向右' 的故事.

而寒冬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决定在2018年进一步缩减资本开支. 电信CAPEX预计为750亿元, 较2017年的887亿元下降15.5%;移动CAPEX预计为1661亿元, 较2017年的1775亿元下降6.4%, 其中4G网络从2017年的657亿元投资缩减至2018年的585亿元;联通2018年的投资预计不高于500亿元, 其中37%投入移动网络.

有效御寒才是关键

寒冬之下, 有效御寒才是关键.

辛鹏骏指出, 所谓的冬天, 还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设备市场的冬天. 事实上, 通信业的生态早已重构, 除了移动设备, 基础固网, 新的网络世界的网元已经十分多元, 通用服务器, 软件, 服务和白盒正在替代传统通信设备, 传统机房重构为新一代数据中心, 在大连接, 泛智能的航道上,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CDN, 网络安全等成为投资热点, 并方兴未艾.

华为在年报中披露, 为摆脱无线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 华为发力物联网, 视频领域, 并持续推进全云化战略.

在物联网领域, 华为在全球部署超过50万个NB-IoT基站, 商用连接突破1000万, 同时与1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物联网生态;在网络重构领域, 华为在全球签署超过350个NFV和380个SDN商用合同, 部署超过30个CloudAIR无线空口云化商用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 瞄准万亿级的公有云市场, 2017年, 华为成立单独的Cloud BU, 正式进军公有云市场. 截至2017年底, 华为云已上线14大类99个云服务, 以及制造, 医疗, 电商, 车联网, SAP, HPC, IoT等50多个解决方案. 中兴同样发力物联网, 芯片, 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 2017年, 中兴发布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NB-IoT安全物联网芯片, 同时与全球多家运营商开展了NB-IoT测试及业务演示;政企业务上, 金融市场核心产品持续突破国有大行. GSM-R产品全面突破铁路C3市场.

相比华为和中兴的多点出击, 爱立信眼下更重要的任务是 '节流' , 有效止损. 爱立信CEO鲍毅康直言 '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 , 他在日前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表示, 2018年的重要任务是 '稳定经营并精简组织架构' .

精简组织架构包括, 在电信服务管理领域确定了42个非战略性合同, 其中23个已在2017年退出或重新谈判;在数字服务领域, 产品路线图和项目交付已逐步稳定, 并确定了45份非战略性合同或无效益的合同, 其中约50%应在2018年终止或退出.

与此同时, 大幅削减媒体业务成本, 剥离大部分媒体解决方案业务;剥离爱立信电源模块业务和约20%的美国携号转网业务;完全或部分放弃非战略性领域业务, 包括光纤铺设, 运维服务以及行业与社会部门.

鲍毅康表示, 为提高盈利能力, 爱立信的目标是与2017年相比, 到2018年中将成本降低至少100亿瑞典克朗. 截至2017年底, 爱立信已实现60亿瑞典克朗的成本节省.

诺基亚的目标是在2020年确保实现改善市场状况, 实现0.37~0.42欧元的每股收益, 稳健积极的正自由现金流. 对此, 诺基亚CEO苏立表示, 为大幅提升业绩, 我们将采取一种非常诺基亚的独特方式: 严格保证执行力, 高度重视成本管理, 积极致力于为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断进行创新并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目前, 诺基亚科技的高速发展为诺基亚业绩整体向好注入了强心剂. 诺基亚在年报中披露, 从现在起到2020年底, 经常性授权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可达10%. 与此同时, 诺基亚全力出击物联网市场, 垂直业务市场前期可期.

抢跑5G

处在网络升级换代的空窗期, 四大设备商积极备战5G. 曾有专家预言, 5G将是设备市场被重新书写的时代.

从MWC2018便可看出5G硝烟已起. 毋庸置疑, 在首个非独立组网的5G NR标准终结后, 5G技术选择路径已经明晰, 正式进入预商用阶段. 谁抢得领跑身位, 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5G市场走势.

MWC2018上, 华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3GPP 标准的5G芯片巴龙5G01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CPE. 尽管这款芯片被认为是在标准概念上有点取巧, 但不可否认, 华为在5G领域的布局已经处于领跑态势.

华为宣布将在2018年推出面向规模商用的5G全套网络解决方案, 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 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

这厢华为宣布已经在全球十余个城市与30 多家领先运营商进行5G预商用测试, 那厢爱立信表示, '爱立信在5G市场已经获得优势地位, 到目前为止赢得全球一半的5G合同. '

爱立信同样带来了5G ready平台, 并未雨绸缪率先推出 '5G无线点系统' , 这一系统将很好地解决5G室内覆盖的难题.

爱立信认为5G有三个细分领域: 增强型移动宽带, 固定无线接入和物联网, 其中物联网运营商的发展潜力最大.

诺基亚也将呼之欲来的5G商用部署认为是 '影响2018年的运营利润率' 的关键节点. 诺基亚表示, 将不断加大对5G的研发投入, 并持续推进 '向新垂直市场不断拓展, 建立强大独立软件业务, 实现授权业务价值最大化' 的战略.

'在2019年和2020年, 我们的市场状况预计将随着5G网络的全面推出而明显好转. 随着5G网络陆续推出, 诺基亚将不断获得重大优势. 与前几代技术不同的是, 5G网络需要实现所有网络元素的协调统一, 而远不仅限于无线领域范畴. 而我们的端到端产品组合和5G Future X架构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 诺基亚在年报中披露.

中兴也频频发出5G强声音. 最近 '中国移动联手中兴打通国内首个5G电话' 也上了 '头条' . 俨然, 对于中兴来说, 5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成为其缩小和其他三家设备商体量的关键机遇期.

2017年, 中兴聚焦5G端到端解决方案, 在标准制定, 产品研发和商用验证等方面全力投入, 目前已组建超过4500人的5G研发队伍, 打通连接, 承载, 业务, 终端全产品领域, 以实现 '5G技术, 商用, 规模效益' 三大领先.

目前, 中兴通讯已经和全球20余家运营商建立5G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推动5G技术的验证和试验, 加速商用部署.

付亮指出, 5G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设备商遭遇的寒冬挑战, 但不代表全部. 设备商还是要有完整的 '云管端' 布局, 从 '弱连接' 走向 '强连接' , 才能在通信市场继续屹立不倒. 在这方面, 华为和中兴已经走在了前列.

从移动通信蓬勃发展的90年代以来, 通信业曾遭遇两次冬天, 2000年, 网络泡沫破灭, 全球电信投资几乎停滞;2006, 全球电信业经历固移融合阵痛, 运营商大规模重组, 电信业竞争向成本竞争转移.

前两次冬天, 设备商通过各种御寒手段平稳度过, 对于这一次冬天, 同样如此. 正如, 辛鹏骏指出, 我们相信, 没有哪个冬天过不去, 也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