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3月22日, 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 根據美國對華 '301調查' 的結論, 將對每年高達6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徵收一攬子關稅, 並在WTO起訴中國, 還要推出限制中企在美國投資的措施. 根據當天的備忘錄,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簽署檔案後15天內製定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具體方案.
對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 '301調查' 報告, 中國商務部回應稱: 美方無視中方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事實, 無視世貿組織規則, 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 一意孤行, 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不過, 在情勢緊張的貿易摩擦中, 還夾雜著一個小插曲.
據財新網報道, 由於備忘錄沒有提及且特朗普講話並不明確, 所以當時人們不清楚 '600億美元' 是指加征關稅的中國產品價值, 還是預期的關稅收入. 美國各大媒體也給出了不同解讀: 《華爾街日報》認為是對價值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稅; 《華盛頓郵報》認為是徵收600億美元關稅; 《紐約時報》更是在稿件不斷更新過程中出現過兩種解釋. 不過後來, 中外媒體均採用了對價值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稅的說法.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後, 中美股市應聲下跌, 中國家電白馬股也受累一路下挫.
美國諮詢機構高盛分析認為, 在電動工具和電器產品方面,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顯著, 這些品類將成為排名靠前的徵稅對象. 而許多經濟學家則指出, 美國最新一系列關稅措施, 旨在打壓《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中明確要優先發展的資訊技術, 機器人, 航空航天裝備, 新能源汽車, 電力裝備等10個高新技術產業, 削弱中國對美國 '霸權' 的威脅.
'就家電業而言, 以往的貿易摩擦源頭在於企業或市場競爭, 而這次貿易摩擦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可能會波及到的行業, 產業鏈相當廣泛. '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資訊諮詢部高級顧問胡曉紅告訴中國家電網, 以前的很多貿易摩擦可以概括為自下而上, 而這次則是自上而下.
事實上, 去年美國商務布針對中國生產的大型家用洗衣機實施反傾銷調查, 直接源頭正是美國家電製造企業惠而浦劍鋒直指三星和LG, 向美國商務部與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反傾銷申訴.
胡曉紅告訴中國家電網, 很早以前美國就針對韓國家電企業三星和LG進行過洗衣機 '制裁' , 後來兩家企業把產能轉移到中國, 美國的洗衣機反傾銷大棒才一路 '追殺' 到中國, 實際上中國企業對美出口的大容量洗衣機份額並不高.
'相比《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產業, 家電產品附加值相對低一些, 不太可能成為美國加征重稅的關鍵選項. ' 中怡康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認為, 傳統意義上的 '貿易戰' 很難爆發, 這次很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原秘書長於治璞看來, 這次貿易摩擦實際上是大國政治, 經濟的再平衡傳導至國際貿易領域.
針對美國的貿易逆差現狀, 恒大研究院經濟研究員任澤平分析認為, 在全球分工體系中, 中國更多的承擔著生產國角色, 包括從日韓, 東盟等大量進口再組裝加工,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實際上代表了整個亞洲體系對美國的順差, 形成 '順差記在中國, 利潤落在歐美' 的格局.
美國: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雖然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產品清單還未公布, 但是就家電業而言, 對雙方所產生的影響已經逐漸清晰.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統計數據顯示, 中國是美國家電業進口第一大國, 佔美國家電業進口額 (不含零部件) 比重5成左右, 其中大家電中窗壁式空調和微波爐比重超過8成; 小家電中吸塵器, 食品加工機, 咖啡機比重超過7成, 電吹風和電熨鬥比重超過8成, 電理髮器和電烤麵包器比重超過9成.
'美國對中國家電產品的依賴度非常高, 貿易摩擦中受傷更大的應該是美國. ' 於治璞告訴中國家電網, 如果美國對中國家電業徵收高關稅導致中國家電出口美國大幅下跌, 替換產能短期內將無法實現, 勢必將因市場供需失衡而導致美國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上升.
左延鵲表示, 一旦放棄中國相對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 將會影響美國人民的幸福生活, 掙紮在貧困線下的民眾將不得不花費更多的錢來獲得這些家電.
3月28日,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 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產品清單公示天數將從30天延長到60天, 這就意味著在今年的6月份之前不會對中國出口相關產品加征關稅.
'貿易戰不可能一觸即發, 這其中有一個醞釀籌備的過程. ' 胡曉紅告訴中國家電網, 中國家電業在全球的地位舉足輕重, 上下遊產業鏈的完善配套, 企業管理髮展成熟度和生產運行效率, 人工成本佔比等比較優勢均無法替代, 就算 '貿易戰' 開打, 美國也需要花時間在尋找替代產能, 降低產品成本等方面研究可行性對策.
中國: 大家電影響甚微 部分小家電影響較大
美國也是中國家電業出口第一大國,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測算, 中國家電業2017年累計出口額為624.5億美元, 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144億美元, 占家電業出口總額比重為23.1%.
從出口規模看, 2017年對美出口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產品主要包括空調器, 微波爐, 吸塵器, 電烘烤器具, 其中吸塵器和電烘烤器具出口額增幅均高達兩位數.
各品類出口量占出口總量比重方面, 美國是中國空調器, 壓縮式冰箱, 冰櫃, 微波爐, 電風扇, 食品加工機, 電取暖器, 電熨鬥, 電烘烤器具, 咖啡機/電水壺, 麵包機, 電飯鍋, 燃氣灶13類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 其中微波爐, 吸塵器, 電烘烤器具比重超過3成; 咖啡機/電水壺比重超過4成.
'從屬性上來說, 冰洗空類大家電屬於區域性產品, 運輸距離, 體積等因素對成本影響比較大, 而小家電則屬於暢通型產品, 所以對美出口的小家電比重要高於大家電. ' 胡曉紅表示, 美國對中國家電特別是小家電存在極強的依存度, 中美如果在家電方面進行全面貿易戰的話, 中國家電業受影響比較大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小家電領域, 特別是吸塵器, 微波爐, 電烘烤器具等佔比較大的產品, 而冰洗空類大家電產品則影響甚微. 總體上短期會有影響, 但長期影響較小.
胡曉紅補充道, 一旦對小家電加稅, 中美雙方都會 '很受傷' , 從這個角度來說, 越是重要的鉗制手段越不會輕易實施.
'貿易摩擦中也不盡然都是風險, 也醞釀著一些機遇. ' 於治璞認為, 如果中國家電產品在美被課以重稅, 中國家電企業可以通過產能轉移, 產品結構升級等方法對貿易摩擦進行規避. 而且, 在沖銷量遇阻的情況下, 中國家電企業會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產品技術研發, 質量提升, 結構升級方面, 進而加快提高內在競爭力.
企業紛紛澄清貿易摩擦影響
目前, 國內家電龍頭企業如海爾, 美的, 格力等均在海外進行了投資布局, 加上這些企業目前出口美國的營收佔比偏低, 所以國內家電龍頭企業受貿易摩擦的影響程度較小.
美芝(GMCC)市場部相關人士告訴中國家電網, 公司整體產品出口美國份額較少, 這次潛在的貿易摩擦對生產經營基本沒有影響.
美的集團, 小天鵝, 深康佳A在互動平台上表示, 出口至美國的銷售額佔總收入比例很小, 對目前經營基本無影響.
萬和電氣表示, 2017年對美出口額占營收總額的27.14%, 占出口總額的76.20%, 中美貿易戰對公司出口業務影響較小.
新寶股份透露, 出口美國的銷售占營業額比重約為30%左右, 所處行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 會並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戰後續政策變化.
中國家電網了解到, 申萬宏源研究所把此次貿易摩擦的影響程度分為: 受益型, 影響可以忽略, 影響較小三個等級. 海爾在美國有生產基地, 可直接供應美國市場, 收購GEA後, 在北美布局進一步加強, 因此整體上是受益者; 廚電公司基本以內銷為主, 小家電中飛科和九陽也以內銷為主, 因此影響可以忽略; 蘇泊爾90%的出口額均輸向SEB(法國的控股股東), SEB北美區域營業收入佔比僅8.26% (2017H1數據) , 因此影響有限. 美的, 格力出口美國佔總出口額不到10%, 海信電器和TCL多媒體均在墨西哥當地有工廠, 所以整體影響較小.
在於治璞看來, 海爾在當地有布局可以更大限度的規避貿易摩擦, 不過美國當地工廠的產能應該不足以支撐海爾對美國市場的全覆蓋.
'海爾的案例告訴我們, 無論是直接在海外投資建廠還是實現併購聯營, 都是規避貿易摩擦減少損失的有效手段. ' 左延鵲表示, 在全球化浪潮中, 品牌併購, 品牌聯盟等方式, 已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擴大規模, 增強實力, 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 如何制定正確的國際化品牌戰略, 也是我國企業 '走出去' 面臨的課題之一, 這也會有效減少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
關稅大棒之外: 匯率
事實上, 在關稅因素之外, 海外銷售還會受到匯率, 政策, 法律體系等因素的影響.
'雖然我們公司主營的電力設備屬於《中國製造2025》十大產業之一, 不過並不出口美國市場, 看起來是逃過一劫, 但是依然高興不起來. ' 一位在廣東從事進出口貿易的職員告訴中國家電網, 雖然跟中美貿易摩擦扯不上關係, 但是匯率的事情非常 '煩人' .
3月27日, 人民幣對美元在岸匯率一度突破6.25, 離岸人民幣升破6.24關口, 均創下2015年 '811匯改' 以來新高.
'匯率的變動經常讓很多合同執行不下去, 有時候按照原來的報價去執行, 公司基本不賺錢, 甚至會虧本. ' 這位職員說, 近來人民幣升值了很多, 對出國 '買買買' 當然是利好, 對出口型企業來說卻不是好事.
企業進出口訂單多以美元計價, 受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比較明顯, 匯率的大幅波動會給企業帶來匯兌損失, 從而導致財務費用的提升. 金融業人士建議, 一方面, 外貿企業要密切跟蹤人民幣對貿易對象國的雙邊匯率波動, 優先選擇使用人民幣結算, 直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另一方面, 可以通過匯率套期保值的方法進行風險對沖, 提前鎖定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
金融危機後, 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 中國方面更加註重提高供給質量, 滿足居民消費升級和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價值鏈上逐漸上移. 美國則轉向 '去輕向實' , 挑起貿易摩擦, 限制進口, 增加製造業就業和投資, 從消費國轉向生產國角色.
胡曉紅認為, 自加入WTO以來, 中國家電出口佔全球比重不斷上揚, 造成的貿易順差十分顯眼, 因此對外貿易摩擦也許會成為一種 '常態' . 中國家電企業在完善全球產業鏈, 品牌布局的同時, 應該以更長遠的眼光合理利用各種方式規避貿易摩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