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家全球組件出貨量大致底定, 根據集邦諮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統計: 2017年出貨總量達到103GW, 其中五大整合廠(晶科, 天合, 晶澳, 阿特斯, 韓華)與兩大矽片龍頭廠(協鑫整合, 隆基樂葉)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光是這幾家的出貨量就將近50GW; 幾乎佔去一半的份額, 若以2018年前述廠家預期擴張的程度估計; 每家都是喊出衝破10GW的出貨量態勢來看; 不論是實際出貨量或者佔比都有機會超過全球的一半以上, 可以說未來的市場確實是大者恒大的賽局.
表一, 2017年全球組件出貨量前五大
以上表2017年排名首位的晶科能源為例: 2017年出貨9.8GW直逼10GW大關, 比起2016年的6.65GW成長了47.4%, 而2018年的預估也來到11.5~12GW的水平, 根據其他廠家公布的訊息; 若是真的符合上述衝破10GW的數字來看, 看起來要穩坐排名的要項之一就是出貨量年年持續雙位數的成長.
單晶與多晶: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由於各家對於單晶與多晶組件產能的布局會因市場與產品需求之不同而有所差別, 加上多重技術疊的結果; 間接影響單晶與多晶兩者之間的競爭較量, 我們在此將單晶與多晶兩項產品分別表述.
若是以單晶組件出貨排名來看;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單晶矽片龍頭大廠隆基樂葉一舉躍升為首位, 主要原因在於該廠為專註於單晶產品的生產製造; 舉凡從上遊的矽片, 中間的電池到組件出貨, 皆是以單晶作為品牌著稱, 預期2018年會有超過倍數成長的實力.
整體而言; 2017年單晶組件總出貨量佔比約為31.1%; 相當於32GW的出貨量, 不論佔比與數量; 都比2016年成長不少, 雖然目前整體市場仍然是多晶的天下; 隨著兩大單晶矽片廠布局2018年的擴張; 包括隆基樂業的28GW與中環的23GW; 加上其他廠家的產能, 我們估計單晶產能可以來到60GW, 如此反映出來的單晶組件佔比與出貨量肯定會突破2017年的數據.
表二, 2017年全球單晶組件出貨量前五大
另外多晶組件的部分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家多晶矽片龍頭大廠的出現排名, 其實會勝出的原因也是與上述隆基樂葉如出一轍的情況, 這兩間都是專註於本業出產之矽片產品; 進而衍生出自家品牌的組件出貨, 協鑫整合雖然無法一舉躍升榜首; 但是透過下遊的擴產與市場需求的開拓, 相信也是有機會成為榜首之列.
2017年整體多晶的出貨量也超越70GW的水平, 雖然整體佔比略降; 但是隨著整個市場的出貨量提升, 多晶組件的出貨量也隨之上揚, 況且多晶矽片擴產的進度也不停歇, 以龍頭廠協鑫一家就可以產出24GW, 加上其他廠家的產能; 輕鬆超越去年的77GW產能不是問題.
表三, 2017年全球多晶組件出貨量前五大
多重技術的疊加; 組件的功率發揮極致
PERC技術的普及化
2017年不論單多晶廠家都卯足全力發展自家的PERC製程, 除了有中國國內 '領跑者計劃' 的指標限制引領之外; 各家廠商為提升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紛紛將PERC列為標準的生產流程, 在製程能力提升的同時; 廠家們還是不停地開發突破轉換效率的提升, 所以標準的PERC製程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製程能力, 額外添加的小型技術變更; 如: 選擇性發射電極或者無網結網版印刷等相關些微效率提升的方法, 都是廠家努力的方向.
雙面, 半切與多柵線的應用
除了在電池製造上面做突破之外; 組件端的變化也是廠家們努力提升能力的一項環節. 以2018年初日本PV EXPO展為例; 各家組件廠展示的產品都不會遺漏半切(Half Cut, HC)技術與多柵線(Multi-Bus Bar, MBB)技術的相關產品; 甚至是多重技術疊加, 有些廠家甚至展示PERC技術疊加雙面技術的產品, 這些訊息也表達出2018年的組件產品不再只是單一形式(技術)的展示, 它會是一種多樣性的組合與變化.
展望2018年各家競逐出貨量排名; 擴大自家的出海口是當物首要之急, 一旦能夠掌握充足的需求, 對於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就無需擔憂, 以目前中國國內的需求佔據全球首位; 仍為大家首選, 但是對於過度集中的市場投注也不是唯一之計, 需將自身產品打造多元性與出貨分布平均; 如此才可以算是成熟整合大廠的策略布局. 對於兩大矽片龍頭廠在進入2018年的整合擴張階段, 勢必要擴大整體供應鏈的布局, 如此才有機會追上前面五大傳統整合廠, 這也是後進者必須急起直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