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朱尚祖牽線, 聯發科獲小米大單;英偉達躍為第10大IC

1.老杳:半導體成為貿易戰美國遏制中國的關鍵2.朱尚祖牽線建功, 聯發科獲小米大單3.半導體廠排名 英偉達靠AI躍為第10大4.貿易戰波及半導體? 台灣很有信心5.中美半導體出口數據相差數百億美元

1.老杳:半導體成為貿易戰美國遏制中國的關鍵

中美貿易戰評論很多, 有些妄自菲薄, 更多則是炫肌肉逞強;

妄自菲薄不對, 不能因為特朗普301調查忽視中國的進步;

炫肌肉逞強也沒必要, 在高科技領域美國還遠遠領先中國;

華為很強, 一個華為還撐不起整個中國高科技產業, 卻令美國認識到了中國崛起的可怕;

中國半導體雖然進步很快, 卻遠沒到挑戰歐美的階段;

301調查以中國併購美國半導體為借口, 其實無論ISSI還是iML都不過是美國半導體的邊角料;

這些併購遠不足以讓中國挑戰美國, 否則美國也不會審批, 卻成了中國威脅的借口;

不僅美國, 包括歐洲特別是德國已經開始擔心中國併購潮潛在的影響;

不僅德國, 即使韓國, 日本甚至中國台灣, 雖然不敢公開與中國大陸叫板, 卻不斷對為大陸工作的員工發出威脅, 騷擾;

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及地區都開始感受到中國威脅的日益加大, 無論這些威脅是否水中月, 鏡中花;

如果說之前用市場換技術不可行, 現在則已經證實: 用資金買技術一樣走不通;

歐美信奉市場, 信奉智慧財產權, 不過這些規則一樣成就了華為, 擋不住中國.

這也加重了特朗普的恐懼, 恐懼中國依靠歐美規則崛起;

叢林規則, 弱肉強食, 美國對中國的防備加劇, 雖然中國還不足以挑戰美國;

中國要崛起, 唯有自強, 依靠對本土產業的支援, 依靠中國巨大的市場;

叢林規則, 弱肉強食, 如果說美國是獅子, 中國至少也是老虎;

國際規則美國可以使用, 中國也可以;

市場競爭雖然有規則, 不過規則卻是領先者制定; 為強者修正;

中國到了修正自家產業政策的時候!

2.朱尚祖牽線建功, 聯發科獲小米大單

小米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攜手聯發科進行P60晶片的新機研發計劃, 現在又傳出將採用新晶片用於小米新機中, 業界傳出, 其中關鍵就是現任小米產業投資部合伙人, 前聯發科共同營運長朱尚祖的居中牽線建功.

新12納米晶片衝刺出貨

聯發科新款中階手機晶片準備就緒, 預計將採用台積電12納米製程, 據傳首發客戶將為小米和Vivo, 量產時間預估將為今年第二季, 並於下半年開始放量出貨.

小米自去年上演絕地大反攻戲碼, 根據研調機構IDC數據指出, 小米手機去年全年出貨量達9,240萬部, 位居全球第五名, 取代原先Vivo位置.

市場消息指出, 小米今年將強攻印度市場, 同時回防大陸智慧手機市場, 藉此坐穩第三大陸系品牌位置.

小米雖為當初高通扶植成立的手機品牌, 今年起除了採用高通手機晶片之外, 聯發科晶片比例也大幅增加, 除了聯發科12納米製程的P60手機晶片之外, 現在業界又傳出, 聯發科新一款採用台積電12納米製程的手機晶片, 將於今年第二季問世, 預料小米也將會對聯發科大舉下單.

中國前四大手機品牌今年新機晶片

朱尚祖轉戰小米投資部

業界推斷, 小米今年決定擴大採用聯發科手機晶片, 除了性價比高等因素外, 另一大原因就是朱尚祖居中替小米及聯發科牽線. 朱尚祖雖然現在為小米產業投資部合伙人, 但仍然具備手機相關專業知識, 因此能夠在內部會議上提供建言, 也成為小米青睞聯發科手機晶片的原因之一.

目前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當中, 包含OPPO, Vivo及小米都在今年第一季末及第二季有新機問世, 帶動聯發科P60晶片需求相當暢旺, 新12納米製程晶片目前也頗受客戶好評, 因此聯發科已包下台積電12及16納米製程產能, 準備在今年第二季衝刺出貨.

業界看旺第二季營收

業界預期, 聯發科今年第二季合并營收將有機會突破600億元水準, 改寫近六季以來次高水準, 由於12, 16及28納米製程出貨表現亮眼, 在成本改良下的晶片也受到客戶好評, 今年毛利率將可望如聯發科預期回升至39% 左右水準, 替聯發科今年營運轉型打下漂亮一仗. 工商時報

3.半導體廠排名 英偉達靠AI躍為第10大

市場調查機構IHS Markit最新統計, 三星電子受惠於DRAM及NAND Flash價格大漲, 去年銷售額衝上620.31億美元, 奪下半導體第一大廠地位, 英特爾痛失蟬聯25年的半導體龍頭寶座. 圖形晶片大廠英偉達 (NVIDIA) 因人工智慧 (AI) 及加密貨幣挖礦需求, 去年營收成長率達42.3% , 居前10大廠中非記憶體廠商第一, 排名也登上第10名.

DRAM及NAND Flash去年價格大漲, 出貨量同步放大, 帶動記憶體市場規模改寫曆史新高紀錄, 去年全球前10大半導體廠排名也出現大洗牌. 包括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東芝等記憶體廠表現優於預期, 美光及SK海力士排名大躍進, 高通及博通排名則被擠到5名之後.

三星去年營收年增53.6% 達620.31億元, 登上全球第1大半導體廠寶座. 英特爾去年營收614.06億元, 由市佔率來看僅輸給三星0.2個百分點, 但還是將第1大廠位置拱手讓人. 至於第3大廠SK海力士, 第4大廠美光等則受惠於記憶體漲價, 排名擠進第5大廠之列.

由於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成長放緩, 博通, 高通, 聯發科等排名下降, 其中, 去年位居全球前10大廠的聯發科, 今年排名已掉出前10大排名, 反而是靠著搭上AI及加密貨幣挖礦熱潮的圖形晶片大廠英偉達, 去年營收規模衝上85.78億美元, 年成長率高達42.3% , 排名則由前年的第13名躍升至去年的第10名. 工商時報

4.貿易戰波及半導體? 台灣很有信心

美中貿易大戰傳出要減少採購台灣半導體產品, 多買美國半導體產品來縮小美中貿易逆差. 台灣地區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昨天表示, 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穩健成熟, 此舉影響沒有很大, 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還是很有信心.

台灣地區行政院會昨天就美中貿易摩擦的可能影響與因應進行專案報告, 邱俊榮在會後記者會表示, 就政府掌握, 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非常強, 大陸還落後很長一段距離; 而就美國而言, 台美半導體合作關係一直不斷在強化.

美國目前瞄準的是鋼鋁產品, 政府是否有預測下一波被瞄準的貨品? 邱俊榮表示, 目前沒有非常明確的消息.

不過, 外傳美國下一波瞄準的產品可能是工具機, 因為中國大陸已宣示了 '中國製造二○二五' 的政策方向, 而台灣正在致力發展的 '智能機械' 恐難免受波及.

邱俊榮對此指出, 美國發動貿易戰, 主要原因是縮減貿易逆差, 或是防止技術外溢. 就此邏輯上, 大陸工具機目前不會是美國在意的, 工具機反而是台灣的強項. 他認為下一個會被瞄準的風險產業, 應先去盤點哪些貨品是大陸出口對美國產生貿易逆差的.

中經院研究顯示, 美國可能對 '中國製造2025' 重點發展產業進行報複, 包含資通訊產品, 醫療器材, 生技, 醫藥, 電信, 半導體, 新能源汽車, 航太及軟體等. 美國若最終決定針對資通訊電子產業進行進口關稅或服務貿易限制, 對台灣的間接出口影響最大. 中央社

5.中美半導體出口數據相差數百億美元

整合電路產業近期成為了中美貿易摩擦中不可避免談及的話題.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 中國2015年至2017年平均每年進口電子半導體元器件約100億美元.

但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 數據遠高於此.

如果不算上博通, 根據各家半導體公司2017財年數據, 英特爾, 高通, 美光, 德州儀器, 西部數位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分別為147.96億美元, 145.79億美元, 103.88億美元, 66億美元和75.28億美元. 僅上述五家公司, 合計出口到中國便超過500億美元.

出口數據之辨

美國到底每年出口多少整合電路 (或者說半導體) 到中國? 對於這個問題, 業內專家向記者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每年從美國買半導體肯定是超過1000億美元的, 比飛機和大豆的總和都要多, 是第一大物品. 中國是全球半導體進口最大的國家市場, 美國是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國, 所以這個數據是不對的. '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 據芯謀研究分析,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整合電路金額要超過1200億美元.

但中美為何統計數字會相差如此之大?

清華大學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主任魏少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主要源自雙方對原產地的定義不同. 他解釋稱, 這在半導體領域一直有爭論, '美國一直堅持以封裝地作為原產地, 如果在馬來西亞完成封裝 (再進口到中國) 就算是馬來西亞出口到中國, 而不是美國出口到中國. ' 他認為這種統計模式非常不合理, 因為在晶片產業鏈中, 封裝只佔很小一部分的價值. '早在十年前, 我們在世界半導體理事會會議上就爭論過這個問題. 當時, 中國, 歐盟, 日本, 韓國, 包括中國台北五家成員一致認為, 應該看晶片生產當中附加值最高的那一塊在哪, 原產地就在哪? 只有美國反對, 美國認為封裝在哪就是算在哪, 所以美國這個統計我認為是不合理的. '

魏少軍認為, 另外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則是看晶片公司, '如果看品牌的話, 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當中美國的品牌一定是最多的' .

在統計方法和渠道上, 還有其他差異, 顧文軍表示, '有的美國公司在中國台灣下單生產, 製造再出口到中國大陸, 就認為是出口到台灣, 即使最終晶片進入大陸市場. ' 也有的按照公司的採購地, '其實有很多公司的採購總部放在新加坡, 就認為是出口到新加坡, 其實晶片也最終是到了中國大陸. ' 此外, 也有一些算到了代理商的, '這個渠道挺難統計的, 但是我們估計基本上每年有1200億美元左右的整合電路從美國出口到中國, 超過1200億甚至超過1500億美元的可能性都很大. '

魏少軍指出, 中美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一種統一的標準, '不能夠大家胡來胡說, 我覺得現在有點胡說了. 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肯定是品牌擁有者. '

半導體已零關稅

面對持續緊張的中美貿易形勢, 不僅僅是中國企業, 包括美國在內的企業蘋果, 高通, 英特爾等也紛紛感受到了壓力.

英特爾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我們還不清楚哪些產品會受到影響, 但我們認為, 通常情況下, 關稅對於擁有全球供應鏈的美國公司是個難題. 我們希望美國政府提供意見徵詢期. 當我們有更多資訊時, 將評估潛在影響. '

高通總裁克裡斯蒂安諾·阿蒙此前曾對記者表示, 2017財年高通的晶片業務來自於中國OEM廠商的產品營收是來自於蘋果公司營收的兩倍, 同時, 高通來自於中國OEM廠商的營收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7%, 2015年這一數據為40億美元, 去年為60億美元, 而高通預計2019年將會達到80億美元.

魏少軍表示, 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真的在半導體領域展開, 美國的損失應該比中國更大, '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 我想美國半導體行業自身就應該是堅決反對這件事情, 它們可能比我們更著急地去反對這件事情. '

在他看來, 因為這次是要提高關稅, 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是最多的, 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整合電路很少. 而且中國如果出口到美國整合電路, 一定是美國的企業在中國設的廠, 或者在中國加工再回到美國去, 那麼這個做法一定是對美國企業有傷害. '在整合電路上, 中國不是出口大國. ' 魏少軍指出.

顧文軍則認為, 半導體已經零關稅, 美國不會在半導體裡做文章, '當然如果讓中國買美國更多的產品, 進口金額再增大雖然有可能, 但是要再增大太多也很難, 一方面產能有限, 另一方面美國涉及到一些高端或軍工類的晶片並不賣給中國. ' 第一財經網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