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國際油價和塑料期貨價格波動影響, 國內化工品期貨價格波動重心上移. 與此同時, 丙烯單體的價格表現較為堅挺, 加之亞洲煉廠三四月是集中檢修季, 預期聚丙烯貨源成本支撐將增強, 處於供需兩旺狀態.
聚丙烯原料主要有石腦油, 煤炭和外購甲醇三種. 石腦油制烯烴佔國內產能的主要部分, 逾80%. 外購甲醇佔比較小, 煤制烯烴產能擴張態勢依舊. 目前, 原油價格企穩回升, 煤炭價格反彈, 由於聚丙烯價格的上漲, 生產企業利潤可觀, 生產動力也較高.
2015年以來, 國內聚丙烯產能累計增加近650萬噸. 隨著產能的增加, 聚丙烯原料來源多元化趨勢愈加明顯.
據了解, 煤制烯烴高能耗, 高汙染, 在環保監管態勢日益嚴格的今天, 煤制烯烴發展艱難. 2018年, 煤制烯烴項目能否按計劃投產還是個未知數. 對三廢處理的高額成本將會限制煤制聚丙烯裝置的生產和發展.
相比煤制聚丙烯的發展, PDH制丙烯單體產能擴張迅速. 其主要原因是丙烷脫氫裝置收益率高, 產品單一, 技術成熟及環保成本相對較低, 受到了市場青睞.
此外, 油制聚丙烯的利潤一直都比較理想, 其中2017年1~8月份利潤在1656元/噸. PDH企業主要受益於丙烷價格較低, 生產成本優勢突出, 其利潤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 2017年1~ 8月的平均利潤在1763元/噸. 2017年年初至今, 煤制聚丙烯的利潤平均為597元/噸.
近年來, 我國聚丙烯的產能不斷提高, 自給率也得到提升. 2016年聚丙烯產量達到1768.8萬噸, 表觀消費量為2046.8萬噸. 2017年, 我國新增聚丙烯產能為150萬噸, 國內聚丙烯總產量為2155萬噸, 其中油制929萬噸, PDH539萬噸, MTO/MTP合計687萬噸, 2017年國內聚丙烯自給率小幅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 我國聚丙烯出口量不及表觀消費量的1%. 忽略微乎其微的出口量, 持續減少的進口量就是聚丙烯的缺口, 2016年這一缺口為258萬噸. 按照表觀消費量預計增速8%來計算, 2017年至2018年聚丙烯的產能缺口為280萬噸左右.
未來, 國內聚丙烯行業中的環保問題, 終端產品的成本轉換速率, 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等將對新裝置的投產產生實質性影響.
記者獲悉, 近年來我國聚丙烯裝置規模雖在不斷提高, 但仍不及國際平均水平. 從生產裝置規模來看, 各類小規模的生產裝置多, 生產能力大的裝置少;生產通用料的裝置多, 生產專用料的裝置少.
我國聚丙烯主要用於生產編織製品, 薄膜製品, 注塑製品, 紡織製品等, 未來幾年, 聚丙烯在各個領域的需求量也會持續增長, 消費結構將逐步變化. 目前, 國內聚丙烯需求結構的前三位是拉絲, 注塑, 膜料. 其中, 塑編在聚丙烯下遊佔比大, 其發展速度直接影響了聚丙烯的銷量.
專家提醒, 聚丙烯生產企業對於下遊市場的變化必須嚴肅對待: 一是要從低效益空間中把握市場機遇和切入點;二是要以提高產品競爭力為驅動力, 實現產品差異化, 特色化, 高端化;三是要適應環保要求, 符合綠色節能趨勢;四是要依靠整個產業鏈的上下遊融合, 發揮化工企業創新的主體優勢, 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貼近市場搶佔先機
對於市場的分析和洞察, 是煉化企業在市場化改革佔據先機的最大優勢和競爭力. 從過去單向的, 生產什麼市場就接受什麼, 到現在以市場為需求的轉變, 變的不僅僅是模式, 更是理念和思維.
對於市場的判斷, 既要看眼前更需要面向長遠, 從內生機制調整生產組織方式, 轉變為更加靈活, 快速, 適應市場需求的瞬息萬變, 從根本上讓生產貼近市場, 感觸市場, 並且在保持自身核心競爭優勢的同時, 實施產品差異化, 特色化戰略.
傳統煉油化工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但直面市場的信心不應改變, 對深化改革的堅持更需要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