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顯微結構核聚變實驗效率取得了打破紀錄的進展, 通過將納米線陣列應用在雷射聚變靶材料製備中, 錄得超過此前核聚變實驗效率500倍的結果. 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中.
CSU的科研團隊使用了相當緊湊的桌上雷射器來向聚變靶發射雷射脈衝, 而非能量更高的大型雷射器, 獲得這項突破的關鍵在於其雷射聚變靶的材料並非採用傳統的平面結構, 而是將氘代聚乙烯以納米線陣列結構製備, 以飛秒級高速雷射脈衝轟擊納米線陣列結構的聚變靶, 激發出超高密度的高溫電漿體, 放射出氦原子核和大量中子. 科學家報告中指出, 他們在實驗中用這種方法的實驗效率為每焦耳雷射能量可產生200萬個聚變中子, 這達到了此前用平面雷射聚變靶材料進行的聚變實驗效率的500倍, 突破了同等強度雷射核聚變領域最新紀錄.
更高效率的聚變中子產生方法能夠讓中子成像技術獲益, 也能夠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理解光和物質之間的互作用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