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保持穩定
截止2018年2月底, 國內在產多晶矽企業24家 (包括正常檢修企業) , 有效產能共計29.3萬噸/年, 1-2月產量共計4.77萬噸, 同比增加27.2%[1]. 2018年1-2月, 我國組件產量達到8GW左右, 與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 略有下降. 在產多晶矽企業均滿產甚至超產運行, 組件環節產量大多來自海外訂單拉動, 統計的4家龍頭組件企業國內訂單出貨量僅佔總出貨量的20%, 大多數中小企業由於國內市場不旺產能利用率較低, 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65%左右. 1-2月新增光伏裝機8.5GW, 但實際市場需求有限. 1月太陽能電池產品出口金額10.54億元, 同比增長28.1%, 環比下降3.8%.
(二) 產品價格繼續下滑
由於一季度為傳統裝機淡季, 並且春節在2月份, 影響了1月和3月的上遊生產和下遊裝機, 市場需求量下滑, 加之光伏行業技術進步繼續推進, 導致光伏產品價格繼續下滑, 如下圖所示. 多晶矽來看, 產品價格由1月的150元/kg降至目前的124元/kg, 也有115元/kg的報價出現. 多晶矽片目前3.6-3.7元/片, 單晶矽片4.3-4.5元/片, 組件價格在2.5-2.6元/W左右.
(三) 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2018年1月5日, 印度保障措施總局做出印度光伏保障措施調查初裁, 向印度中央政府提出臨時措施建議. 保障措施總局建議對進入印度的太陽能光伏產品 (包括晶體矽電池及組件和薄膜電池及組件) 徵收70%的從價稅作為臨時保障措施稅, 為期200天. 2018年1月22日, 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式批准宣布對進口光伏電池片 (2.5GW以上) 和組件徵收30%關稅, 稅率在此後3年逐年遞減5%, 執行期為4年. 印美均是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場, 兩大市場相繼對我國出台較高進口懲罰性關稅, 將極大影響我國光伏產品的直接出口.
二, 發展趨勢
(一) 全球市場將會放緩
全球2018年市場有可能會出現負增長, 在90-95GW. 美國受201影響, 價格上升可能導致裝機量減少, 加之囤積的5GW庫存, 實際需求量預計只有6GW. 日本由於光伏補貼繼續減少, 光伏從業者數量也急劇下降, 因此市場可能降至5GW. 印度受反傾銷政策影響市場需求也會下滑. 中國樂觀情況下可能會有45GW, 同比下滑15%, 並且超過5GW規模的未批先建項目將會佔用普通電站指標規模, 不產生新增需求. 悲觀情況下, 如果不發布普通電站指標, 並將分布式納入規模管理, 市場可能降至35GW. 雖然歐洲, 南美, 中美, 中東, 澳洲等國家和地區光伏市場將會出現增長, 但由於增量小或體量小, 不足以彌補前三大市場下滑帶來的全球總裝機量的減少.
(二) 全行業面臨較大價格壓力
整體來看, 上半年光伏產品價格將保持穩定, 但下半年受市場需求放緩及新增產能釋放的影響, 產品價格將會出現下滑. 多晶矽方面, 三季度以前穩定在120元/kg左右, 但隨著四季度新增產能的集中釋放, 四季度多晶矽產品價格將會降至110元/kg. 由於產能增長迅速, 至2019年產品價格可能跌破100元/kg. 而國家對於自備電廠政策開始收緊, 可能會抬高企業生產成本, 此消彼長導致多晶矽利潤收縮, 預計將會淘汰一批成本競爭力不高的企業. 矽片方面, 預計下半年多晶矽片將降至3.3-3.4元/片, 企業僅能保持財務上的收支平衡. 組件方面, 2017年組件盈利能力較差, 好的企業也僅有1%左右的淨利潤率. 預計至2018年底產品價格可能降至2-2.1元/W, 並且由於玻璃, 鋁邊框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終端價格的持續下滑, 成本壓力愈來愈大.
(三) 行業兼并重組將會實質性展開
2018年預計國內市場需求將會傾向於高效電池組件技術, 一些技術水平低, 效率低的電池生產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 此外, 受價格影響, 一批逆變器生產企業也會尋求併購重整. 部分多晶矽生產企業在2018年底至2019年也會因為生產成本不能覆蓋產品價格而停產.
三, 存在問題
(一) 可能會出現政策變動
2018年2月初, 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會議, 就 '光伏產業發展過快' , '補貼數額巨大' 等社會各界提出的爭議在會上徵求相關企業意見, 並提出了嚴控光伏發電發展規模和速度, 並將分布式光伏發電納入規模管理的設想. 如果該政策一旦成行, 將嚴重影響我國剛剛成長起來的分布式光伏市場, 對我國整體光伏市場增長也將產生較大的負面效應.
(二) 供需失衡問題值得警惕
2018年國際國內市場均將放緩, 而國內光伏企業的擴產速度卻未減慢, 如下表所示. 尤其是多晶矽擴產情況, 據預測2018年將增加12.7萬噸產能, 2019年將增加30萬噸. 我國光伏產業將面臨又一輪的供需失衡局面, 並且由於國內市場已經充分釋放, 沒有增量, 企業現金流也捉襟見肘, 因此可能陷入比2011-2012年更為嚴重的光伏寒冬.
(三) 補貼資金存在較大缺口
光伏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徵收不足, 補貼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截止2016年底, 可再生能源附加資金缺口已達到520億元, 預計到2018年底, 補貼缺口將達到1000億元. 多數光伏發電項目難以及時拿到補貼, 增加了全產業鏈資金成本, 特別是光伏企業以民營企業居多且業務單一, 融資能力較弱, 市場一旦出現波動有可能給行業帶來巨大衝擊.
(四) 電站建設非技術成本較高
我國在光伏電站投資中的土地, 稅費, 電網接入, 融資, 光照條件等非技術成本較高, 超過電站投資的20%以上, 高的甚至到30%-35%, 直接影響了光伏發電的平價上網進程. 光伏扶貧電站資產所有權開始收歸政府, 但各地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地方保護現象. 大型地面電站項目的招投標也存在資源換項目的現象, 提高電站投資的非技術成本.
(五) 戶用光伏市場魚龍混雜
2017年我國戶用光伏市場規模超過2GW, 2018年預計會接近5GW. 但是從發展情況來看, 部分整合商或經銷商利用消費者的資訊不對稱, 以次充好, 安裝操作不規範等現象時有發生, 甚至出現了一塊板子一半是低效組件, 一半是紙片的惡劣現象, 極大的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同時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光伏行業飽受負面誤解的困擾, 如騙補, '高能耗, 高汙染' 等, 一直是制約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絆腳石. 如果在戶用光伏市場上這種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一旦發酵, 整個光伏行業的輿論環境和社會認知將受到致命打擊.
四, 措施建議
(一) 堅定光伏產業發展信心
不要在短期內出台限制光伏發展的政策, 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發展. 在頂層設計上, 將光伏發電作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乃至所有能源來源.
(二) 理性引導行業擴張
加強行業預警, 引導企業理性擴張. 完善國內市場規模管理和價格退坡機制, 增加市場的可預測性.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加強行業自律, 避免惡性競爭.
(三) 完善行業支援政策
儘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轉變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援方式. 進一步完善補貼撥付程序, 定期公布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 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及時獲得補貼. 繼續實施光伏電價退坡機制, 繼續加大競爭性分配光伏發電項目力度, 促進真實價格的發現, 研究 '小步快走' 的調價方式, 兼顧電站指標規模管理基礎上, 合理控制調價頻次和幅度, 明確調價預期. 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 明確各地市試點申報的責任主體, 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開展.
(四) 降低電站建設非技術成本
多措並舉解決棄光限電問題. 協調農業, 林業等部門也研究相應支援光伏發電項目用地管理辦法. 研究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有關工作, 包括減稅降費, 降低融資成本等內容. 選擇條件較好的地區, 實施平價上網示範基地, 解決土地, 電網接入, 低息融資等問題, 開展平價上網的試點示範.
(五) 加強戶用光伏市場的規範引導
開展戶用光伏系統的全行業調研, 掌握現狀, 理清問題, 綜合施策. 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加快戶用光伏系統的標準制修訂工作, 引導戶用光伏市場規範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