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OLED产线投资成本仍高 | LCD主流地位不移

1.OLED产线投资成本仍高 LCD主流地位不移; 2.电视面板Q1大跌逾7% ; 3.苹果传布局可卷曲屏幕, 材料形状有亮点; 4.苹果磁性连接器传新意, 金属玻璃有眉目; 5.鸿海面板设厂 中美同步加速

1.OLED产线投资成本仍高 LCD主流地位不移;

在2017年底, 各大面板厂在OLED的布局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然而由于其生产线建置成本高, 再加上LCD再技术提升上的努力, 目前看来短时间内LCD将持续占领市场主流位置.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凭借着高对比度, 高显色的显示特性, 声势逐渐升高, 并且随着苹果(Apple) iPhone X使用OLED面板后, 无论是在大尺寸或小尺寸市场, OLED面板的声量都被推向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但在iPhone X上市不及半年, 便因为销售不如预期而传出停产传言, 再加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阵营积极开发各技术以提升色彩对比并且成绩有成. OLED面板的特殊优势已然褪色. 目前看来, 无论是大尺寸或是小尺寸市场, 短时间内LCD将会持续称霸大老地位.

2018年小尺寸OLED恐供过于求

在苹果(Apple)iPhone X使用OLED面板之后, 众厂商都快马加鞭投资小尺寸OLED面板. 然而iPhone X销售状况并不如预期热烈, 更传出即将在2018年停产的传言. 若在中国厂商持续放量与LG加入战局的情况下, 在2018年的小尺寸OLED面板可能出现供给过剩(图1).

图1 iPhone X销售状况并不如预期热烈, 更传出即将在2018年停产的传言. 图片来源: Apple

工研院产经中心经理林泽民(图2)指出, 目前, iPhone X依然是小尺寸OLED屏幕的最大用户, 然而iPhone X的销售量远低于业界预期, 由2017年第四季开始, 便能看见相关供货商不断在下修产值预估. 目前可以看到厂商们至少都将预估产值调低超过25%.

图2 工研院产经中心经理林泽民指出, 由2017年第四季开始, 便能看见相关供货商不断在下修iPhone X的产值预估.

在2017年, 三星(Samsung)几乎已完全垄断了小尺寸OLED面板的市场供给, 产能占比高达92%. 然而最大用户iPhone X并未如预期热卖, 由相关供货商透露的产值可以看出产量正大幅下修, 甚至传出最快将在2018年第二季停产. 因此在2018年, 三星小尺寸OLED面板恐怕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困境.

随着中国京东方与乐金(LG)投入小尺寸OLED市场, 即便无法立即抢到一定的市占规模, 然而对于三星的价格牵制想必依然会非常够力. 小尺寸OLED的市场占比与价格, 将可能与2017年的预估完全不同.

广色域LCD表现佳 OLED市占难提升

目前以北美市场而言, 大尺寸OLED电视显示器成本依然需要LCD的2~3倍. 然而, 由于LCD阵营积极在背光技术上改良, 因此LCD的显示质量也有所提升. 依照目前国际大厂在各大展会的展示看来, 其实广色域技术加持过的LCD电视表现并不比OLED差. 依此局面看来, 面板厂扩建大尺寸OLED的生产线似乎就没有预想的那样必要.

尽管大尺寸OLED电视显示器能够做到更薄, 对比更高的表现, 然而消费者对于家用显示器的轻薄要求并没有像是对于行动装置那样严苛. 林泽民指出, 三星近期在大尺寸显示器的布局, 也依然是专心在LCD面板上积极投入各种技术提高对比度与色彩表现, 其产品的表现与销售也并不比LG推出的OLED电视显示器差. 因此, 由消费者反应与厂商策略看来, 短期之内可能还无法看见大尺寸OLED电视显示器在家用领域达到普及.

林泽民估计, 即使到了2020年, OLED大尺寸电视显示器的市场占比恐怕也不会超过5%. 电视显示器市场近年将依然以LCD为大宗.

直下式LED背光成LCD主流

市场调查机构IHS指出, 直下式LED背光电视的出货比例在2016年第二季达到69%之后, 依然持续攀升; 并且在2017年同期达到77%, 再创新高. 直下式LED背光技术由2014年开始导入各种电视机种之后, 侧光式LED背光的市占比重正逐年下降. 直下式LED背光技术目前已成为市场主流(图3).

图3 直下式LED背光技术目前已成为市场主流. 数据源: IHS Markit(1/2018)

直下式LED背光与侧光式LED背光的差异在于LED晶粒的布建方式, 直下式背光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并且不需要导光板, 另外还具有区域控制(Local Dimming)优势. 然而, 直下式LED背光架构的厚度会比侧光式要来得厚, 因此侧光式LED背光架构依然具有轻薄的优势.

MicroLED进驻LCD背光应用

另一方面, MicroLED显示技术近期也备受关注, 然而其技术成熟度目前尚未达到可量产的水平, 短期内消费型电子市场的显示技术依然将以LCD与OLED为主流. 不过, 目前已有业者开始将MicroLED应用在LCD背光, 盼藉此实现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HDR)特性. 不过, 与传统直下式LED背光相比, MicroLED背光的生产成本与功耗皆高出许多, 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瓶颈.

IHS技术分析研究总监谢勤益指出,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MicroLED背光技术可以同时实现高性能HDR与超薄显示器外型, 因此目前众面板厂商正在积极将MicroLED背光技术导入LCD显示器.

谢勤益认为, 由于MicroLED背光技术可以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的特性, 使LCD显示器能实现更好的HDR, 超小的LED晶粒也能够做到比传统LED背光更均匀的光分布. 然而, MicroLED技术最大的生产瓶颈依然是巨量转移技术, 而目前该技术还待进一步突破, 因此, 目前MicroLED的生产时间比传统直下式LED背光大约长10倍, 这也导致成本上升.

另外, 目前在LCD导入MicroLED背光还有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首先, 比起传统直下式LED背光技术, MicroLED背光需要更多的LED芯片, 因此会消耗更多电力. David Hsieh进一步举例, 75吋的8K电视大约需要1,000个直下式LED芯片做为光源, 而MicroLED将需要至少70,000个芯片, 功耗将会是传统直下式LED背光的1.5倍. 正由于MicroLED芯片的庞大数量, 散热的机制也将成为关键. 另一方面, 虽然在LED颜色分级(Color Binning)并不是主要问题, 但是由于MicroLED背光是白色的, 因此没有控色功能, 亮度均匀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8K分辨率内容传输/储存挑战多

技术日益精进, 面板产业对于分辨率的要求已由4K转向8K, 无论是何种面板技术皆以8K分辨率为主要冲刺目标. 终端消费者若是要在2018年度购入55寸以上家用电视, 在市面上已全数皆为4K产品, 目前8K分辨率更是众硬件业者积极投入的主要发展方面. 然而, 由于8K分辨率更高的质量要求, 也将为数据数据的储存, 传输带来挑战. 在内容产业尚未跟上的状况之下, 要等到8K电视普及恐怕要到2020年之后才能有进一步的进展.

林泽民指出, 要使高分辨率技术普及, 不只是面板业者需要达到其技术高度, 更需要整个生态系支持. 娱乐产业在4K摄影设备的相关布建才到位不久, 目前整个好莱坞已能全数支持4K内容产制. 只有体育赛事内容, 由于对高速度, 实时性的高度要求, 每秒帧数要求将近1,000张, 因此分辨率容易沦为次要考虑.

尽管目前4K生态系普遍已建设完成, 然而由于体育对于高速影像的质量要求更高, 因此与一般影像内容的产制相比, 若要更换为4K分辨率的设备将投入更高成本. 林泽民进一步举例, 棒球球速大约150~160公里, 而网球球速更可能会到达300公里, 对于体育赛事而言, 高速球的路径不能出现残影, 会比高分辨率更为重要. 若要同时兼顾清晰的高速动作与4K画质, 储存与传输成本将大幅提升.

4K生态系才甫到位, 8K依然还在面板技术展示阶段, 须待内容产制设备提升才能进一步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 如Netflix之类较为前瞻的内容产制厂商可能会率先推出8K分辨率影片(图4).

图4 如Netflix之类较为前瞻的内容产制厂商可能会率先推出8K分辨率影片.

图片来源: Netflix 新电子

2.电视面板Q1大跌逾7% ;

3月电视面板备货需求疲弱, 电视面板价格在3月份跌幅扩大, 整体来看, 第一季电视面板价格跌幅高达7% ~ 10% , 32吋, 43吋, 65吋等面板价格都接近总成本. 4月面板拉货需求开始回温, 接下来有五一黄金周和世界杯备货需求, 4月面板价格跌幅可望缩小, 5月触底.

中国元春销售不如预期, 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两位数的衰退幅度, 而海外市场也煮鱼销售淡季, 品牌出货动力不足. 第一季下旬品牌厂商备货维持保守, 且部分品牌减少面板采购需求, 因此电视面板走势疲弱.

群智咨询 (Sigmaintell) 调查指出, 3月份电视面板价格将维持下降趋势. 从各尺寸表现来看, 32吋电视面板需求下滑, 供需明显过剩, 2月份价格下跌2美元, 3月份价格跌幅扩大到3美元, 整体来看, 第一季跌幅约5% ~ 7% .

中尺寸电视面板方面, 39.5吋~ 43吋面板, 终端市场促销力度小, 需求疲软, 供需宽松. 40吋面板因为部分面板厂库存较高, 价格将维持3~ 4美元幅度的下降, 而43吋面板价格维持5美元幅度下降. 49吋~ 50吋方面, 50吋面板库存虽然有所下降, 但库存水位依然偏高, 预计3月份价格维持4美元幅度下降. 49吋与50吋面板相近, 价格下降压力持续, 价格维持5美元的降幅. 中尺寸面板第一季累积跌幅高达7% ~ 10% .

大尺寸电视面板来看, 55吋面板因为品牌备货节奏减缓, 供需趋于宽松, 2月市场均价小幅下降1美元, 3月份降幅略有扩大到3美元. 65吋备货需求疲弱, 而且因为京东方10.5代厂投产, 降价压力甚大, 3月份价格维持10美元以上的跌幅. 大尺寸电视面板第一季价格跌幅也在7% 以上.

电视面板价格连续跌了3个季度, 部份尺寸像是32吋, 43吋面板等等, 价格都接近总成本. 而65吋面板更是连续半年大跌, 价格已经跌破总成本. 随着面板需求回温, 面板价格跌势有望趋缓. 工商时报

3.苹果传布局可卷曲屏幕, 材料形状有亮点;

苹果传深耕可卷曲屏幕技术. 外媒报导, 苹果设计的可卷曲屏幕, 能够像圆柱中空形状, 也能像三角形, 材质包括液态金属玻璃以及其他结晶透明材质等.

国外科技网站 Patently Apple报导, 一项专利显示, 苹果深耕可卷曲的屏幕设计, 相关屏幕材质由液态金属玻璃组成.

报导指出, 苹果设计的可卷曲屏幕, 可以像纸一样卷成圆柱中空形状, 也可以折成三角形状. 从材质来看, 报导指出, 包括蓝宝石基板或是其他结晶材料和透明材质等, 也可以用于组成中空形状的屏幕设计.

苹果和南韩三星 (Samsung) 在可卷曲的手机屏幕技术上频频较劲. 外媒先前报导, 三星的新世代 Note 智能型手机屏幕可能采用卷曲设计, 屏幕不仅在机身正面显示, 更可以延伸弯曲到机身背面显示, 让整个机身的正面和背面, 都有屏幕显示功能.

苹果也不遑多让, 积极投入可折迭 iPhone 的技术. 外媒先前报导, 苹果开发出可滚动条技术专利, 能让 iPhone, iPad 或是 iPod 卷起来, 可将双镜头和麦克风设计在内.

苹果也传出研发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屏幕和具弹性的合金技术, 要让 iPhone 可以向外折迭, 还能够贴合衣着.

报导指出, 为了让折迭式 iPhone 可行, 苹果仰赖多种可弯曲的零组件设计, 其中除了搭配金属结构的可弯曲 OLED 屏幕外, 苹果也正在开发具弹性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技术, 以及其他包括可弯曲的化学聚合物技术. 中央社

4.苹果磁性连接器传新意, 金属玻璃有眉目;

苹果在材料应用传出新进展. 外媒报导, 苹果积极升级磁性连接器质量, 不排除应用在 iPhone 产品. 苹果也传出提升镍材料为基础的金属玻璃材质.

国外科技网站 Patently Apple报导, 苹果在磁性连接器有新进展, 可让连接器的插口更牢固, 容易制造, 并且提升连接器的效能, 未来有机会取代目前的 MagSafe 2 系列电源转换器插口.

MagSafe 是苹果设计的电源插头方式, 应用在 MacBook 笔记本电脑, MagSafe 透过磁力固定, 因此即使用力拖拉, 例如有人绊到电线时, 也可安全地自插口移除, 不会造成损坏或拖跌在桌子上的计算机.

苹果不断布局连接器技术应用. 外媒先前报导, 未来苹果可能会推出一种可让多台设备同时连接到智能连接器 (Smart Connector) 端口的解决方案, 这种解决方案将藉由堆栈端口的方式来实现.

市场进一步揣测, 未来 MagSafe 升级版有可能应用在 iPhone 产品.

此外, 苹果在镍材料为基础的金属玻璃技术也有新进展, 透过 Glassimetal Technology 的技术授权, 相关金属玻璃材料可应用在智能型手机, 数字显示屏幕, 监视器屏幕, 游戏机或是键盘等.

苹果深耕新一代金属材料技术. 外媒先前报导, 苹果研发出客制化的金属玻璃合金材料, 可应用手表组件, 医疗植入物, 植牙, 磁铁铁芯, 运动器材等领域.

国外媒体网站 MacRumors 和中国媒体去年 3 月报导, 苹果从 2010 年开始, 每年会定期更新在液态金属的独家专利, 不过如何使用这项专利, 目前仍未知. 中央社

5.鸿海面板设厂 中美同步加速

鸿海集团美国与中国面板布局未因美中贸易战增温而停歇, 其中,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个人投资的广州增城超视堺10.5代厂近期陆续完成工程发包, 明年投产, 相关建厂小组也正推动美国威州厂明年启用.

业界人士分析, 美中贸易大战恐延烧至电子业, 时值京东方, 华星光电等陆系面板厂壮大之际, 未来川普政府是否会打压陆制面板, 引起关注. 鸿海集团面板布局透过美国与中国两地同步押宝, 可适时避开可能的威胁, 透过美国制造与中国生产双管齐下, 灵活调度.

经济日报提供

鸿海集团在美国与中国规划的面板厂, 都是业界最先进的10.5代厂. 其中, 位于广州增城的超视堺10.5代厂, 预计投资人民币610亿元 (约新台币2,821亿元) , 由夏普主导设计规划, 并动员鸿海集团各方资源全力协助.

业界人士透露, 超视堺土建工程如火如荼赶工中, 近期无尘室等厂房相关承包商已陆续公告, 收到工程决标通知书, 今年底将完工. 依据广州官方讯息, 超视堺将在2019年投产, 预估月产能9万片玻璃基板, 每年创造人民币920亿元产值.

据了解, 鸿海集团中国与美国10.5代面板厂建厂团队, 是由有「面板业老兵」之誉的群创荣誉董事长暨鸿海集团顾问段行建负责督军, 率领集团面板业子弟兵共同打造.

接下来, 鸿海集团的10.5代厂建厂小组, 马上将转进美国威州, 于4月在美国动土建展开兴建工程. 而对于相关进展, 郭台铭在先前面对媒体追问此事时, 仅低调说「要保密」, 未进一步透露日程细节.

鸿海集团先前透露, 威州10.5代面板厂设厂案, 将分两阶段在94号州际公路 (I-94) 以东的预定地上, 兴建超过十栋建筑物, 包括办公区, 餐厅和停机坪等, 其中的组装工厂预计于2019年1月启用. 经济日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