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路, 設備的就緒已經不足為奇, 最讓業界振奮的還是華為消費者業務面向全球發布的首款3GPP(全球權威通信標準)的5G商用晶片——巴龍5G01(Balong 5G01), 它的橫空出世不僅展現出巴龍晶片在通信領域的強勁實力, 更意味著全球5G產業的關鍵性突破, 5G時代已經到來.
巴龍5G01: 引領5G戰局
身為絕世高手, 巴龍的聲名少有人知, 但說起手機SoC晶片麒麟, 很多人想必耳熟能詳. 現在能與蘋果抗衡的華為MATE旗艦手機系列, 就是採用的麒麟晶片, 在手機SoC領域, 華為麒麟和高通驍龍已經在全球形成了二龍爭霸局面.
麒麟與巴龍之間是整合關係——麒麟是一款手機SoC, 分為BP(基帶處理器)和AP(應用處理器)兩部分, 巴龍就位於麒麟中的BP部分, 決定著麒麟晶片的通信規格;同時巴龍作為移動終端的通信平台, 也可以單獨出現在各類移動終端中, 如CPE, 數據卡等.
此次推出的Balong 5G01是5G標準凍結後, 最早發布的基於3GPP標準的商用5G晶片, 支援全球主流的5G頻段, 包括Sub6GHz(低頻)和mmWave(高頻), 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 支援NSA(Non Standalone, 5G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alone , 5G獨立組網)兩種組網方式.
5G網路和終端是5G商用的兩個基礎條件, 而對於終端來說, 晶片的商用化發展又是重中之重, 是5G產業發展和成熟的關鍵環節. 能在5G標準凍結後第一時間發布商用晶片, 快人一步, 標誌著華為率先突破了5G終端晶片的商用瓶頸, 為5G產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同時也意味著華為成為了全球首個具備5G晶片-終端-網路能力, 可以為客戶提供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企業.
領先一步 絕非偶然
Balong 5G01能夠領先一步, 絕非偶然. 事實上, 巴龍是華為2007年推出的終端晶片品牌, 在通信領域已經有著多年深厚的積累. 在3G時代, 巴龍上網卡曾成功進入全球頂級運營;4G時代, 巴龍團隊配合LTE工作組參與了LTE標準和策略研究, 試驗與測試評估, 產業布局與推進, 國際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工作.
在手機晶片領域, 通信能力是一個重要門檻, 手機通話質量的好壞, 網速的快慢, 訊號的強弱都是晶片通信能力最直觀的體現, 只有將通信規格提高到頂級水準才能躋身手機晶片的高端俱樂部. 而正是基於巴龍的通信實力, 華為麒麟系列晶片才能在通信方面具備業界領先的能力, 成為全球範圍內競爭力強勁的晶片品牌.
在4G發展史上, 巴龍系列晶片創造了率先支援LTE TDD/FDD, 率先支援LTE Cat.4, Cat.6, Cat12/13(UL)等紀錄. 巴龍750晶片還成為了全球首款商用4CA(四載波聚合), 首款商用4x4MIMO, 下載峰值速率達到600Mbps的基帶處理器. 不久前華為發布的麒麟970晶片, 正是因為整合了巴龍760基帶晶片, 才成為了業界首款支援LTE Cat.18的手機SoC, 下載峰值速率達1.2Gbps, 首次實現了雙卡雙VoLTE商用.
巴龍的通信實力多次得到業界權威肯定, 在近三年中國移動發布的《中國移動終端質量報告》中, 麒麟晶片在通信部分均獲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績, 高分通過下載速率, 數據吞吐能力, 通話質量等專業測試, 這與巴龍通信基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一直以來, 巴龍晶片都在追求為終端用戶提供更可靠, 更高速的聯接, 帶來更極致的通信體驗. 而在本屆MWC上剛剛發布的巴龍765則再次刷新了通信規格的新高度——這是全球首款8天線4.5G LTE調製解調晶片, 也是全球第一個支援LTE Cat.19的晶片, 峰值下載速率在FDD網路環境下達到1.6Gbps, 在TD-LTE網路下達到1.16Gbps, 是全球首款TD-LTE G比特方案.
此外, 巴龍765還是全球首個單晶片支援LTE-V與其他通信制式的整合, 全面支援GSM/UMTS/TD-SCDMA/TD LTE/FDD-LTE/LTE-V多種制式. 據記者了解, LTE-V是3GPP協議最新推出的車聯方案, 是面向智能交通和車聯網應用, 基於4G LTE系統的演化技術, 包含了車與車, 車與交通基礎設施以及車與人之間的聯接, 這些聯接都會大大提高車型安全與交通運輸效率. 支援LTE-V的巴龍765為車聯網提供了一個高整合度的晶片解決方案, 其8天線技術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時延, 也為車聯網提供了更加安全穩定的聯接.
卡位5G黃金期
根據ITU(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5G標準, 5G網路擁有高速率, 廣聯接, 低時延三大特點, 可實現高達20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 每平方公裡聯接100萬個設備和低至0.5ms的時延, 這意味著5G時代的通信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聯接, 它將拓展人的聯接到物的聯接即 IoT ( Internet of Things). 面向2020年及未來, 基於5G網路的VR/AR應用, 工業互聯網, 無人駕駛和車聯網等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和物聯網(IoT)應用將隨著5G網路的成熟獲得爆髮式增長, 預計到2025年全球聯接數將達到1000億, 其中基於物的聯接將佔到90%.
基於此, 華為消費者業務在此次MWC大會上發布了面向5G時代的終端戰略, 準備基於5G高速率, 廣聯接, 低時延三大特點, 分別推出聯接家和人的CPE, Mobile WiFi和智能手機, 聯接物的5G工業模組, 聯接車的5G車載盒子等產品. 據介紹, 華為首款5G智能手機將在2019年四季度上市, 而此次發布的基於巴龍5G01晶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就是這一戰略的新成果.
據記者了解, 華為5G CPE分為低頻(Sub6GHz)CPE和高頻(mmWave)CPE兩種. 其中低頻CPE可相容4G和5G網路, 重3kg, 體積僅為2L, 可在室內隨意擺放, 實測峰值下行速率可達2Gbps, 是100M光纖峰值速率的20倍, 不到1秒即可下載一集網路劇, 可以支援未來基於5G網路的各類VR高清線上視頻, VR網路遊戲等各類高清視頻和娛樂應用. 華為5G高頻CPE則包含室外ODU(OutdoorUnit, 數字微波收發信機)和室內IDU(IndoorUnit, 介面數據單元).
作為全球5G產業的領軍者, 華為積極承擔行業領導者責任, 攻克多項重大技術課題, 並積极參与3GPP標準工作. 早在2009年, 華為就啟動5G相關研究, 至今已至少投入6億美元用於5G研究和創新, 在全球已經建立11個5G研究中心(法國, 美國, 加拿大, 德國, 俄羅斯, 瑞典, 成都, 上海, 北京, 深圳, 杭州), 參與5G研究專家超過數千人. 當前已經在組網架構, 頻譜使用, 空口技術, 原型機實現和外場驗證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目前, 華為在5G實驗網中實測的5G網路峰值速率已經達到了20.25Gbps, 時延低至0.33ms, 每平方公裡可聯接的設備數量達到217萬個, 完全滿足ITU標準要求.
目前, 華為已經與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 Vodafone, SoftBank, T-Mobile, 英國電信, Telefonica等全球30餘家頂級運營商在5G方面展開合作. 2017年, 華為率先與合作夥伴聯合開通5G預商用網路, 2018年將推動產業鏈完善並完成互聯互通測試並支援第一輪5G商用. 面向未來, 華為將聯合產業界合作夥伴倡導全球統一標準, 共同創新, 推動5G標準化和產業化進程, 構建美好的萬物互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