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三星Note 9屏下指紋比Face ID還貴;
集微網消息, 韓國先驅報22日引述業界消息報導, Samsung Display已準備好3-4個解決方案, 可讓三星把指紋識別感測器內嵌至主屏幕, 其中一個提案已進入審慎考察的階段, 估計3月底就可做出最終決定. Samsung Display正在為Note 9的可撓式AMOLED面板改善指紋掃描科技, 估計在8月底對外發表前, 應有足夠時間可讓技術達成三星期望.
為何三星會想在屏幕中嵌入指紋感測器? 分析人士直指, 安放指紋識別模組的位置難找, 應是一大誘因. Note 8的指紋識別模組, 是水平放置於手機背面的雙鏡頭左側, 造成極大不便. 最新的Galaxy S9智能機, 雖將指紋模組安置到雙鏡頭底下, 解決了問題, 但仍舊放在手機背面, 這麼做就無法增加電池空間, 延長續航力.
IHS Markit主管Jusy Hong說, 蘋果 應會繼續使用3D臉部識別技術, 但三星, 華為則料將採納內嵌在屏幕的指紋識別科技. 不過, 由於技術較複雜, 在屏幕內嵌指紋感測器的技術, 會比蘋果每支手機要價15.2美元的Face ID技術還貴.
一位生物識別解決方案開發商的主管則警告, 內嵌指紋識別辨識感測器的屏幕, 良率勢必偏低, 業界人士大多認為, 採用這種屏幕的智能機, 還沒有量產的可能性.
2.華為或將採用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
集微網消息, 近期業界傳出消息稱, 華為即將推出的旗艦新機 Mate 11 將搭載高通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 而參與合作開發的業成和歐菲光也將藉此打進華為供應鏈, 有望帶動其他安卓陣營手機廠商跟進導入至高端機型. 據悉, 屏下指紋識別功能有望成為華為 Mate 11 的亮點, 預計今年第 3 季度末或者第 4 季度開始大量出貨.
毋庸置疑, 率先採用 3D 感知臉部識別技術的 iPhone X 一經推出, 便在業界颳起了一陣旋風. 然而, 安卓陣營智能手機廠商對於臉部識別技術仍然持觀望態度. 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蘋果含 3D 感知的鏡頭模組價格約達 60 美元, 成本高昂, 且 iPhone X 的銷量也不盡如人意; 另一方面, 由於大陸供應商開發的 3D 感知技術存在侵犯專利的潛在風險, 若大陸手機廠商全面導入於旗艦機型中, 或將給手機品牌帶來風險與傷害.
由於 3D 臉部識別技術仍有待觀察, 再加上 18: 9 全面屏熱潮的推動, 使得安卓陣營的智能手機廠商越來越青睞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屏下指紋識別, 核心難點在於如何隱藏在屏幕下邊, 並穿過屏幕對用戶的指紋進行資訊採集和匹配識別, 常見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難以做到這點. 而就目前的指紋識別技術來說, 適用的只有超聲波指紋識別和光學式指紋識別兩種.
超聲波指紋識別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算很新的識別方案, 其中的代錶廠商是高通和 FPC. 據了解, 高通研發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分別與觸控廠商歐菲光及業成進行合作, 雖然相較於傳統指紋識別模組, 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約有 3 倍以上的差價, 然其模組厚度約 0.44mm, 能穿透厚度達 800μm 的保護玻璃及厚度達 650μm 的鋁板, 遠優於電容式模組的穿透力(約 200~300μm 玻璃).
在去年上海舉辦的2017 MWCS 展上, vivo 首次向外界展示了高通的第二代超聲波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引發熱烈關注.
相較於電容式和光學式指紋識別, 超聲波指紋識別的優點在於其無需開孔, 為全面屏徹底讓路, 提高了手機的防水防塵性; 對手指的乾濕度要求降低, 濕手也能解鎖手機.
但是局限性也有, 從 vivo 的現場演示可以看出, 超聲波指紋解鎖只能在固定的一塊小區域內, 是否可以擴大至全面屏解鎖, 還未可知.
光學式指紋識別
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的原理是將手指貼放到光學鏡片上, 利用光速照射手指, 然後再反射到感測器上進行採集和識別, 代錶廠商有 Synaptics 和匯頂科技.
雖然使用光學式指紋識別是目前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 不過這種方式受手指表面的油汙幹擾大, 也無法進行生物活體檢測, 相比常用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方案, 理論上安全性會低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 在 vivo 搭載屏下指紋解鎖技術的手機上市後, 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投資報告中指出, 三星可能不會在 Galaxy Note 9 這一代的產品, 運用上新興的屏下指紋技術.
郭明錤認為, 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目前還存在很多技術難題, 例如屏幕保護塗層以及不同環境下對識別準確率產生的影響, 以及過於耗電. 但是郭明錤依然對屏下指紋識別這種生物識別技術的未來保持了樂觀, 他認為這項技術對於全面屏手持設備來說是必須的功能.
郭明錤表示, 三星啟用屏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給這項技術的最終商用又添加了一些不確定性. 在他看來,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最早要在 2019 年上半年才能實現大規模商用. (校對/小秋)
3.vivo X21 UD智能手機搭載Synaptics光學屏幕指紋感測器;
集微網消息, 3月21日, 人機界面解決方案開發商Synaptics宣布其FS9500 Clear ID™光學屏幕指紋感測器支援全新vivo X21 UD智能手機. X21 UD是vivo第二代搭載了Synaptics Clear ID的智能手機, 其第一代智能手機X20 Plus UD於CES 2018面市, 現已發售. Synaptics FS9500 Clear ID光學屏幕指紋感測器系列是全球首款可大規模量產的智能手機解決方案.
Synaptics Clear ID光學屏幕指紋感測器專為全面屏設計, 可置於OLED觸摸屏內, 消除對按鈕及邊框的需求. 屏幕中的指紋表徵圖能夠引導用戶, 並在認證後消失. Synaptics表示其已為海量需求做好了大規模量產的準備. Clear ID的識別速度快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 包括3D面部識別, 一觸式生物認證可帶來便捷體驗. Clear ID同時採用Synaptics SentryPoint™技術, 為 OEM提供一系列廣泛, 獨特且高度安全的認證軟體功能, 包括支援自適應指紋模版匹配和認證的Quantum Matcher™技術.
4.vivo韓伯嘯: 屏下指紋不惜冒風險 不涉足AI晶片生產;
搜狐科技/崔家樂
'指紋這塊我們搞了很久很久了, 應該是聚集了全球最強的供應商, 包括美國的, 中國台灣地區最強的IC和演算法的供應商, 韓國企業提供最好的屏幕. ' 3月19日, 在全球首款量產的屏下指紋手機X21發布之後, vivo的產品經理韓伯嘯以及趙典對記者袒露了對於這款手機的看法.
也許還是會有很多人問, 為什麼不是三星或者華為等手機廠商而是vivo率先推出了量產屏幕指紋手機?
在韓伯嘯看來, 這一切源於手機技術的發展需求以及vivo敢於冒險的精神.
在全面屏普及的背景下, 雖然人臉解鎖的方式被不斷髮展, 但是指紋解鎖仍然是人們最常用的方式. '指紋現在大家的習慣還沒改過來, 非常方便而且確實很炫酷, 短期看來它一直都是手機解鎖的不二選擇. ' 此外, 根據Counterpoint的調研數據, 中國人的換機周期已經達到22個月, 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能夠打動消費者的新的創新點成為眾多廠商正在努力追逐的關鍵.
每家手機廠商都處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 在之前的多次採訪中, 大部分廠商表示都在觀望屏下指紋技術的發展, 而沒有花較多精力去研究它. 但是對於所有創新而言, 只有真正敢於嘗試才能獲得技術的進步, 當然也要面臨很多風險.
因為屏幕指紋技術的研發並不是一兩家企業就能完成, 目前而言屏下指紋技術需要整合全世界頂級的IC供應商, 演算法提供商, 以及屏幕廠商, 最終在中國南昌某生產線貼合. '每個環節都需要不停調試的' , 這對生產的專業性要求很高.
韓伯嘯坦承, '開始確實冒了很大的風險的, 我們內部最高端的幾個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 去年在還沒有落地的情況下, 沒有量產項目的情況下, 為了讓供應商能持續投入, 提前把IC定了二三十萬的數量, 在還沒有通過和實踐的情況下就做了這件事情, 這是冒著直接報廢的風險來做這種事情. '
'大規模生產也是困難, 直到現在也沒有可對比的, 只有我們一家在搞. ' 不過韓伯嘯透露, 目前的生產量已經達到了百萬級別, 比起1月份已經是10倍的在增長了, 這個數量完全能夠滿足大量的消費者.
當然在這部手機上, 劉海屏以及vivo的人工智慧計劃則是另一大看點.
受iPhone X的影響, 不得不說的是在100%全面屏出現之前, 異形屏幕應該是目前提高屏佔比的一個大趨勢, 那些在iPhone X發布時天天嘲笑蘋果醜的人, 如今卻紛紛達成了共識. 不過相比於蘋果的鍋蓋頭, vivo X21的這個異形只能說是空氣劉海, U形槽的寬度遠低於iPhone X. 屏佔比達到了90.3%, 應該是除了vivo那款概念機之外目前最高的一部手機.
對此, 韓伯嘯表示依然有提升的可能, '目前主要是成本的問題. 屏幕如果做成柔性屏, 下巴則可以幾乎去掉, 但是這會增加很大成本, 並且供貨量肯定也跟不上, 因為蘋果幾乎佔了大部分的產能了. '
而對於劉海屏的適配上, 韓伯嘯表示, 現在為止基本上已經有50-60款主流應用進行了適配, '我們預計到這個月TOP100的應用都可以覆蓋到, 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目標. '
發布會現場, vivo還發布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突破――Jovi AI助理, 搭載了高通驍龍多核神經網路加速晶片660AIE, 將所有可利用多核心硬體資源整合用於人工智慧複雜的神經運算, 配合6GB運存, 能提供強大的人工智慧運算能力, 同時可並行處理更多AI任務.
既然對AI這麼重視, 很多人都在好奇vivo什麼時候也會軟硬體一體, 研發自己的AI硬體產品.
韓伯嘯認為, vivo不會涉足AI晶片, 更多是在軟體領域推進人工智慧演算法的研發. 'AI需要演算法, 但技術的支援並不是一家能夠完成的' , 目前很多團隊都是用自家的想法去寫AI模型做AI訓練, 實際上, 這個流程必須要整個行業去共同完善.
其還表示, vivo對於人工智慧的中長期目標是3至10年, 而此次新推出的品牌形象Jovi, 也會朝著長期目標發展. 而在初期階段, Jovi主要從事一些助理工作.
5.高通即將發布Snapdragon 845 VR開發包 內含Tobii眼球追蹤技術
高通(Qualcomm)現正打造採用Snapdragon 845處理器的虛擬實境(VR)平台開發工具包, 預訂在第2季釋出. 根據the Verge報導, 高通的新開發工具將展示Snapdragon 845 VR平台的各種特色元素, 包括inside-out移動追蹤, 並且也支援宏達電的Vive Wave平台. 工具包附贈一個2,560 x 1,440 WQHD顯示器(單眼解析度1,280 x 1,440, 更新率為60Hz). 不似微軟(Microsoft)Windows Mixed Reality頭盔或Oculus的Santa Cruz原型所具備的inside-out追蹤功能, 高通開發工具不包括全面追蹤移動控制器, 但比起即將推出的Oculus Go頭盔all-in-one系統(僅追蹤頭部轉動)提供更多的自由度. 高通的系統也不像Windows Mixed Reality需連接電腦. 不過這些規格還不算高通VR平台的主要賣點, 除了inside-out追蹤之外, 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兩個對準穿戴者眼睛的相機, 採用的是高通合作夥伴Tobii的眼球追蹤技術, 讓用戶的眼睛成為控制系統, 並且有助於擴大注視點渲染(foveated rendering)的效果. 此為高通針對Snapdragon VR設計的第三個版本, 如同舊版一樣不會直接在市場對消費者販售, 但高通表示, 頭盔製造商包括聯想的Mirage Solo和Vive Focus都已內建Snapdragon 835. 如果高通準備在近期內發布Snapdragon 845平台, 推測基於此晶片的商用化產品應該也很快就會問世. 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