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不驚喜! 現在顯示器價格放到20年前就是白送

作為一名90後, 筆者最初接觸電腦是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電腦真真兒是奢侈品, 大腦袋的CRT顯示器看上去還有點萌, Windows 98就是最新的系統了, 而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排隊進機房還得買鞋套, 甚至有兩台電腦, 就能開一家黑網吧了, 班裡的男同學放學之後都回去玩一兩個小時, 還得排隊等.

而現在電腦僅僅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個 '工具' , 和電視, 冰箱一樣, 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電器之一, 電腦從降價到普及, 一方面是因為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線的成熟; 另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

顯示器作為電腦設備的重要部分, 在這二十多年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核心技術從CRT變成了LCD; 屏幕比例從4:3變成了16:9, 甚至是21:9; 解析度從720P升級到了4K/8K; 尺寸也從早期的十幾英寸變成了現在的幾十英寸; 最重要的是價格也已經從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變成了 '白菜價' .

在2000年-2005年左右, 也就是液晶顯示器剛剛興起的那幾年, 主流消費級產品的價格基本上都在2000-5000元之間, 而現在有這個價錢我們能夠買一台27英寸以上, 2K/4K的高端顯示器, 甚至是一台極其專業的電競顯示器了, 那個時候的幾千元和現在的幾千元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相信不用筆者過多解釋了吧!

現在, 我們任意開啟一個電商網站或者是去線下賣場, 一台主流品牌的普通的三十多英寸的大屏顯示器售價甚至可以低至千元左右, 可以說, 千元顯示器佔據了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份額. 從 '奢侈' 到 '白菜' , 中國顯示器市場在這20年都經曆了什麼?

過去顯示器 '奢侈' 的原因

其實, 早期電腦剛剛普及的時候, 顯示器價高很好理解, 雖然那個時候的技術不如現在先進, 但難度卻要遠高於現在, 全世界能生產的也就那麼幾家, 並且產能較低, 物以稀為貴, 因此, 在十幾年前電腦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奢侈品.

從顯示器上遊市場來看, 自從電腦開始進入消費市場之後, 中國面板市場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 '缺芯少屏' 的狀況, 長期依賴進口, 當時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消費市場, 諷刺的是同時也是最大的液晶進口市場, 甚至中國每年的進口物資消費排行中, 液晶面板僅次於石油, 鐵礦石, 晶片, 而位居第四位.

一直到十年前, 由於長期缺乏專利技術, 我們自主生產出來的產品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在性能上, 都無法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也不具備優勢, 因此導致中國的面板市場始終難以崛起, 而完全依賴進口產品, 價格當然逆天, 曾今一度國外淘汰的 '洋垃圾' 都被奉為我們消費者心目中的榜樣.

並且, 那時候的顯示器商家也僅有那麼幾家, 一度形成壟斷, 頭部商家操控市場, 即使最低端的液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之後, 都能定一個 '好價錢' ! 對於消費者而言, 當然是無論多麼憤怒不爽, 都也得咬牙接受, 畢竟市場就是這麼個市場, 那時候也沒有代購和海淘.

總結起來, 過去顯示器 '奢侈' 就是以下幾點原因:

技術難度大產能低, 物以稀為貴

我國上遊面板市場 '缺芯少屏'

頭部商家操控市場形成壟斷現象

現在顯示器 '白菜' 的原因

曆史車輪滾滾向前, 現在的液晶顯示器市場不僅產品非常豐富, 價格也是非常的優惠, 市面上高中低端產品分化明顯, 產品細分也十分到位, 電子競技, 大眾實用, 設計製圖, 商用辦公...等等類型, 完全能夠滿足每一位消費者的需求.

同樣從上遊面板廠商的發展狀況來講, 我國在近十年, 也就是2008-2018這十年在面板行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實現了從無到有到領跑. 在2017年上半年, 我國顯示產業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356億元, 同比增長65%. 國產面板出貨面積達到3182萬平方米, 全球佔比達到了33%.

尤其是京東方, 全球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其中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 平板電腦顯示屏, 筆記型電腦顯示屏市佔率已經達到全球第一, 顯示器顯示屏提升至全球第二, 電視液晶顯示屏保持全球第三. 並且在今年, 京東方的全球首條合肥10.5代TFT-LCD生產線開始量產, 實力不容小覷.

據IHS相關數據顯示, 2018年中國預計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平板顯示生產地區, 佔比將達到全球市場的35%, 同時, 京東方憑藉佔據全球22.3%的出貨量, 全面超過韓國LG公司, 成為顯示面板企業的第一. 目前全球排名前五的面板供應公司, 分別是京東方(佔22.3%), LG(佔21.6%), 友達光電(佔16.4%), 群創光電(佔15.7%)以及三星面板(佔9.9%).

我國自主的面板發展的成熟, 告別了過去 '缺芯少屏' 的時代, 產能增大, 下遊顯示器廠商的產品成本降低, 回饋給消費者的自然就是低價.

此外, 目前顯示行業的新技術發展非常迅速, OLED, QLED, Micro LED, 石墨烯等等新興的顯示技術已經成為了上遊廠商研究的主旋律, 並且像OLED, QLED這些均已在手機, 電視等領域內全面鋪開, 在顯示器上商業化也不會太晚, 可以說, 新技術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催生了液晶顯示器的降價.

從品牌上來看, 目前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品牌非常豐富, 雖然市場已經趨於穩定, 但依然不斷有新品牌進入, 像一些知名的國際品牌的優勢也不再明顯, 品牌之間的競爭加劇, 對於消費者而言就有更多, 更好的選擇.

品牌多, 產品自然就更多, 液晶技術經過20多年發展到現在, 已經遭遇了天花板, 除了不斷增加的解析度和增長的尺寸之外, 廠商似乎已經玩不出什麼花樣來了, 並且一家增加一個性能特點, 其他競品立刻就會跟上, 產品同質化現象已經十分嚴峻了, 當然只能依靠價格戰來進行競爭.

總結一下, 現在顯示器 '白菜' 的原因同樣有以下幾點:

中國上遊面板廠商發展成熟

新技術的出現催生液晶降價

品牌產品同質化, 競爭加劇

落後要挨打話語權必須掌握

從顯示器在這20多年的技術進步和價格變遷中, 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上遊面板市場對於顯示器行業影響, 我們現在能夠以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享受到多元化的顯示設備, 離不開中國顯示市場的崛起, 背後更多的是面板廠商的支援, 從而惠及下遊企業.

例如現在顯示器市場中一些新興的元素, 144Hz以上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 1800R的曲面顯示器, 32:9的超寬屏顯示器, 越來越大的屏幕尺寸, 以及HDR技術, 4K/8K高解析度技術, 等等, 那一方面都離不開屏幕技術的支援.

而中國顯示行業能夠崛起, 同時也是國家整體綜合經濟實力的體現. 在上文中, 我們也提到了大陸地區的面板廠商一直在努力改善' 缺芯少屏' 狀態.

從資源端來講, 國內資金充沛, 材料供應鏈本地化和國產化完整, 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完備, 各階人力資源得到充分保證. 從需求端來講, 中國顯示終端工廠對於屏的需求佔全球總體需求超過50%, 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而未來, 中國顯示行業想要持續保持領跑者的地位, 還需要不斷的自主創新, 客觀來講, 雖然我們這些年不斷進步, 但在技術, 專利, 人才等方面還和韓系面板廠商有所差距, 因此更需要的是投入, 創新, 構建完整生態圈, 等等.

畢竟, '落後就要挨打' 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是適用的.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