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一位患冠心病的老病人問了我一個問題: '大夫, 聽說可以做個 '血小板功能檢測' , 這樣就能知道我用哪些抗血小板藥合適了, 您說我用不用測一下? ' 我明確地回答他, 沒有必要. 近年來, 不少醫院開展了血小板功能檢測項目, 醫生開始根據檢測結果來為病人選擇抗血小板藥物. 這種做法貌似合情合理: 既然檢測結果顯示病人對某種抗血小板藥物不敏感或抵抗, 就不宜再用此藥了. 醫生的初衷是好的, 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目前, 國內外權威學術機構所頒布的主流臨床實踐指南, 均不推薦將血小板功能檢測 (包括基因檢測) 用於指導抗血小板藥物的選擇. 倘若這一檢測真有那麼重要的臨床價值, 為什麼這些權威指南均不推薦呢?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受技術的局限, 檢測方法尚不過關.
去年有一項研究顯示, 應用4種檢測技術評估血小板功能, 得出了4種完全不同的結論. 有17%的患者, 在 '血小板反應性' 這一指標上, 用不同的檢測方法甚至測出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這足以說明, 至少在現階段, 血小板檢測很不可靠, 無法指導臨床用藥. 抗血小板藥物對血小板的抑製作用受到多重因素的複雜影響, 很難通過幾項化驗參數就準確預測藥物療效. 因此, 去查血小板功能不僅不能幫助制訂更準確的治療方案, 還會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 至少現階段沒必要特意去做. 做了這項檢查的病人, 把結果當作參考就可以了. 當然, 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 未來這也許會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