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年前的那一波新年願望清單裡就列有Sony WI-1000X, 但因為家鄉小縣城新年期間沒有快遞等各種原因, 最終是年後返回公司才完成了這次信仰充值. 經過了小一個月天天上下班通勤及兩次長距離出差的使用之後, 我想現在是時候分享一些實際的使用體驗了. 外觀 外觀部分個人感官色彩比較強烈, 歡迎大家選擇性食用. Sony的產品嘛, 外觀總不會太差的, 整體弧線過渡自然. 主體結構分為三段, 中間頭梁部分 (或許現在應該叫頸梁) 外側為貫穿整機的金屬層, 內側靠皮膚部分為類皮質材料. 兩側延伸出耳機線的部分內外都是質地較硬的橡膠材質, 外側稜角線條明顯, 內側接觸皮膚部分為圓滑過渡. 戴上之後的左手側內部整合了電源鍵, 音量加減鍵及播放, 暫停鍵, 按鈕稍微突出一些, 正常使用時完全可以憑手感進行分辨, 按鍵手感一般, 雖然鍵程較短, 但反饋還比較清晰. 其中電源鍵在正常使用狀態下短按, 會播報現在的剩餘電量, 有高, 中, 低三檔, 不必每次都要開啟APP才能查詢電量. 而右側只有單獨一個降噪按鍵, 短按的話可以在降噪/環境聲/關閉降噪三種狀態間切換, 而長按則會開啟大氣壓校準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 每次重新開機之後, 耳機預設都是使用的降噪模式, 不用非按一下才能確定自己到底是降噪模式還是環境聲模式. 不得不吐槽的一點是, 小編買的香檳金色, 因為橡膠的質感問題, 真實顏色更接近土色, 並不是很好看, 建議大家如果想要購買, 還是直接考慮黑色的版本吧. 操作 操作方面, 耳機本體上的主要操作在上一節外觀部分已經講過了, 除此之外, 還可以使用Sony的 'Headphones' APP進行更多操作. 其中功能較多, 但老實說, 小編這樣的懶人, 除了開啟DSEE HX而外, 基本從來不使用APP操作, 都是直接用耳機上的按鍵進行控制. APP中還有一個自適應聲音控制選項, 理論上會自動判斷你現在的狀態來決定是否開啟環境聲, 乍一看感覺非常的智能, 但實際使用的時候發現作用並不大, 而且直接在耳機上切換狀態也很簡單, 小編認為沒有必要開啟. 便攜性 換上WI-1000X之後, 第一感受是確實便利了很多, 這既來源於耳機本身的輕便, 也有擺脫線材束縛之後的暢快感. 輕便方面, 相比於小編之前使用的Sony 1ADAC 不含連接線都高達300g的質量, 主機本體才61g的WI-1000X可以說是輕若無物了. 而且1ADAC這樣包耳的設計, 冬天還好, 可以安慰自己這是一個避寒的耳朵帽, 夏天的話, 面對熱情的太陽, 什麼都別說了, 我選擇新寵WI-1000X. 線材的束縛就更不用說, 在地鐵上耳機線纏住周圍人的書包是我再也不想體會的場景, 更何況現在的手機都在iPhone的帶領下拋棄了傳統耳機介面, Type-C轉3.5mm的轉接線本身素質良莠不齊不說, 還顯得十分的麻煩, 趁著這個機會擁抱一下音質已經可以接受的藍芽耳機, 我想不會是一個太壞的選擇. 續航 按照小編每日上下班地鐵通勤, 一日兩次, 每次時間45分鐘左右, 再加上偶爾空閑時間也會使用的頻率來說, WI-1000X的續航支撐一周不充電基本沒有問題, 當然, 如果周末出去閑逛全程帶著, 那可能就會遇到需要提前充電的情況, 續航達到標稱的10小時左右, 問題不大. 充電口是現在看來已經有點過時的micro USB介面, 還好雖然不支援正反雙面盲插, 但micro USB的線材保有量還是比較大的, 日常不會有找不到充電線的情況. 沒有快充功能, 充電速度一般, 但耳機本身電池不大, 所以充電時間倒不是特別長. 這裡比較不爽的是, 一旦耳機提示低電量需要充電, 在話音還沒落地的時候就會自動關機, 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能添加一個低電量提示音, 提前提醒充電, 想來會舒服很多. 音質 音質方面因為本身小編的聽音訴求一般, 所以過於玄學的部分, 也就不多談了, 以手邊的耳機作為對比說明.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1ADAC, 就像名稱型號表明的一樣, 內部自帶DAC數字放大器, 所以擁有兩種使用形態: 第一種是直接用3.5mm介面連接, 這時它就是一個普通耳機, 調音和Sony 1A比較類似, 雖然有些微差距, 但音質基本屬於同一水平; 第二種則是利用USB介面連接, 前端只負責傳輸數字訊號, 解析完全靠耳機內置DAC解析, 換句話說, 也就是無論任何前端, 只要支援USB輸出, 都能讓1ADAC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實力. 而在這個狀態下, 無論是音質還是聽感, 普遍是優於使用3.5mm耳機線連接的, 特別是在低音方面, 質和量都有不小提升, 氛圍感得到一定加強. 而WI-1000X不聽無損的話, Apt-X基本夠用, 音質比使用3.5 mm耳機線連接的1ADAC稍差但有限, 聲場這些小編不擅長, 也就不強行尬聊了. 而音質更好的LDAC傳輸, 小編手邊的手機都暫時還不支援, 無法得出有效結論. (小米6升級Android 8.0之後開發者選項中有LDAC選項, 但選擇之後會自動變為Apt-X, 無法實際啟用) 簡單總結, 僅從聽感來說, WI-1000X調音低頻相對少一些, 但不會有明顯不足的感覺, 建議日常開啟DSEE HX, 聽流行音樂不錯, 說唱搖滾之類的也不錯, 但是氛圍感稍弱一些, 至於古典大編製之類, 超過小編半木耳的能力範圍了, 無法解讀. 降噪 買WI-1000X完全就是衝著它的降噪功能來的, 實際體驗之後, 也完全沒有讓我失望, 達到了我心中的預期, 與之前蹭聽的QC 30降噪能力在伯仲之間. 我主要使用WI-1000X的場景集中在地鐵和飛機之上, 這兩個場景共同的特點就是其最主要的背景音是相對規律的, 所以降噪效果非常明顯, 至於聲音更為雜亂的環境, 降噪效果雖然也很優秀, 但就不會有如此驚豔了. 同時還需要說一句, 使用和自己耳道更貼合的耳塞套, 可以有效的增強降噪效果, Sony一貫送的耳機套比較多, 除了自帶的一對之外, 還贈有3對矽膠套和3對海綿套, 正常大小的耳洞, 基本都是能夠找到對應的大小. 降噪耳機原理並不難理解, 就是耳機發出一個與雜訊時間相差半個周期從而震動方向完全相反的波, 藉以抵消噪音波本身, 但因為複雜的環境, 它是很難做到完全消除的. 降噪耳機更多情況是把噪音降到一個相對好接受的程度, 比如小編, 對它的期望就是能讓我在地鐵上用一個舒服的音量聽我自己喜歡的歌, 而不用強行加到很大的聲音, 那樣一方面是對耳朵傷害太大, 另一方面則是容易破壞歌曲本身的感覺. 總結 以上只是WI-1000X的部分方面, 小編更多是分享自己的使用體驗, 作為大家購買時候的一個參考, 至於側邊為收納耳機線開槽等問題, 其重要性可能並沒有達到影響是否購買的程度, 所以為了精簡文章, 也就沒有過多討論. 如果你是為了降噪功能而購買WI-1000X的話, 會一個不錯的選擇, 無論是通勤或是出差, 在交通過程中都能給你創造出更為舒適的聲音環境. 其出色的便攜性和不錯的續航也滿足了長時間使用的要求, 配合簡單熟悉之後就能直接盲操的按鈕, 使用體驗比較令人滿意. 總的來說, 這一波信仰充值, 我覺得不虧.
雖然年前的那一波新年願望清單裡就列有Sony WI-1000X, 但因為家鄉小縣城新年期間沒有快遞等各種原因, 最終是年後返回公司才完成了這次信仰充值. 經過了小一個月天天上下班通勤及兩次長距離出差的使用之後, 我想現在是時候分享一些實際的使用體驗了. 外觀 外觀部分個人感官色彩比較強烈, 歡迎大家選擇性食用. Sony的產品嘛, 外觀總不會太差的, 整體弧線過渡自然. 主體結構分為三段, 中間頭梁部分 (或許現在應該叫頸梁) 外側為貫穿整機的金屬層, 內側靠皮膚部分為類皮質材料. 兩側延伸出耳機線的部分內外都是質地較硬的橡膠材質, 外側稜角線條明顯, 內側接觸皮膚部分為圓滑過渡. 戴上之後的左手側內部整合了電源鍵, 音量加減鍵及播放, 暫停鍵, 按鈕稍微突出一些, 正常使用時完全可以憑手感進行分辨, 按鍵手感一般, 雖然鍵程較短, 但反饋還比較清晰. 其中電源鍵在正常使用狀態下短按, 會播報現在的剩餘電量, 有高, 中, 低三檔, 不必每次都要開啟APP才能查詢電量. 而右側只有單獨一個降噪按鍵, 短按的話可以在降噪/環境聲/關閉降噪三種狀態間切換, 而長按則會開啟大氣壓校準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 每次重新開機之後, 耳機預設都是使用的降噪模式, 不用非按一下才能確定自己到底是降噪模式還是環境聲模式. 不得不吐槽的一點是, 小編買的香檳金色, 因為橡膠的質感問題, 真實顏色更接近土色, 並不是很好看, 建議大家如果想要購買, 還是直接考慮黑色的版本吧. 操作 操作方面, 耳機本體上的主要操作在上一節外觀部分已經講過了, 除此之外, 還可以使用Sony的 'Headphones' APP進行更多操作. 其中功能較多, 但老實說, 小編這樣的懶人, 除了開啟DSEE HX而外, 基本從來不使用APP操作, 都是直接用耳機上的按鍵進行控制. APP中還有一個自適應聲音控制選項, 理論上會自動判斷你現在的狀態來決定是否開啟環境聲, 乍一看感覺非常的智能, 但實際使用的時候發現作用並不大, 而且直接在耳機上切換狀態也很簡單, 小編認為沒有必要開啟. 便攜性 換上WI-1000X之後, 第一感受是確實便利了很多, 這既來源於耳機本身的輕便, 也有擺脫線材束縛之後的暢快感. 輕便方面, 相比於小編之前使用的Sony 1ADAC 不含連接線都高達300g的質量, 主機本體才61g的WI-1000X可以說是輕若無物了. 而且1ADAC這樣包耳的設計, 冬天還好, 可以安慰自己這是一個避寒的耳朵帽, 夏天的話, 面對熱情的太陽, 什麼都別說了, 我選擇新寵WI-1000X. 線材的束縛就更不用說, 在地鐵上耳機線纏住周圍人的書包是我再也不想體會的場景, 更何況現在的手機都在iPhone的帶領下拋棄了傳統耳機介面, Type-C轉3.5mm的轉接線本身素質良莠不齊不說, 還顯得十分的麻煩, 趁著這個機會擁抱一下音質已經可以接受的藍芽耳機, 我想不會是一個太壞的選擇. 續航 按照小編每日上下班地鐵通勤, 一日兩次, 每次時間45分鐘左右, 再加上偶爾空閑時間也會使用的頻率來說, WI-1000X的續航支撐一周不充電基本沒有問題, 當然, 如果周末出去閑逛全程帶著, 那可能就會遇到需要提前充電的情況, 續航達到標稱的10小時左右, 問題不大. 充電口是現在看來已經有點過時的micro USB介面, 還好雖然不支援正反雙面盲插, 但micro USB的線材保有量還是比較大的, 日常不會有找不到充電線的情況. 沒有快充功能, 充電速度一般, 但耳機本身電池不大, 所以充電時間倒不是特別長. 這裡比較不爽的是, 一旦耳機提示低電量需要充電, 在話音還沒落地的時候就會自動關機, 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能添加一個低電量提示音, 提前提醒充電, 想來會舒服很多. 音質 音質方面因為本身小編的聽音訴求一般, 所以過於玄學的部分, 也就不多談了, 以手邊的耳機作為對比說明.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1ADAC, 就像名稱型號表明的一樣, 內部自帶DAC數字放大器, 所以擁有兩種使用形態: 第一種是直接用3.5mm介面連接, 這時它就是一個普通耳機, 調音和Sony 1A比較類似, 雖然有些微差距, 但音質基本屬於同一水平; 第二種則是利用USB介面連接, 前端只負責傳輸數字訊號, 解析完全靠耳機內置DAC解析, 換句話說, 也就是無論任何前端, 只要支援USB輸出, 都能讓1ADAC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實力. 而在這個狀態下, 無論是音質還是聽感, 普遍是優於使用3.5mm耳機線連接的, 特別是在低音方面, 質和量都有不小提升, 氛圍感得到一定加強. 而WI-1000X不聽無損的話, Apt-X基本夠用, 音質比使用3.5 mm耳機線連接的1ADAC稍差但有限, 聲場這些小編不擅長, 也就不強行尬聊了. 而音質更好的LDAC傳輸, 小編手邊的手機都暫時還不支援, 無法得出有效結論. (小米6升級Android 8.0之後開發者選項中有LDAC選項, 但選擇之後會自動變為Apt-X, 無法實際啟用) 簡單總結, 僅從聽感來說, WI-1000X調音低頻相對少一些, 但不會有明顯不足的感覺, 建議日常開啟DSEE HX, 聽流行音樂不錯, 說唱搖滾之類的也不錯, 但是氛圍感稍弱一些, 至於古典大編製之類, 超過小編半木耳的能力範圍了, 無法解讀. 降噪 買WI-1000X完全就是衝著它的降噪功能來的, 實際體驗之後, 也完全沒有讓我失望, 達到了我心中的預期, 與之前蹭聽的QC 30降噪能力在伯仲之間. 我主要使用WI-1000X的場景集中在地鐵和飛機之上, 這兩個場景共同的特點就是其最主要的背景音是相對規律的, 所以降噪效果非常明顯, 至於聲音更為雜亂的環境, 降噪效果雖然也很優秀, 但就不會有如此驚豔了. 同時還需要說一句, 使用和自己耳道更貼合的耳塞套, 可以有效的增強降噪效果, Sony一貫送的耳機套比較多, 除了自帶的一對之外, 還贈有3對矽膠套和3對海綿套, 正常大小的耳洞, 基本都是能夠找到對應的大小. 降噪耳機原理並不難理解, 就是耳機發出一個與雜訊時間相差半個周期從而震動方向完全相反的波, 藉以抵消噪音波本身, 但因為複雜的環境, 它是很難做到完全消除的. 降噪耳機更多情況是把噪音降到一個相對好接受的程度, 比如小編, 對它的期望就是能讓我在地鐵上用一個舒服的音量聽我自己喜歡的歌, 而不用強行加到很大的聲音, 那樣一方面是對耳朵傷害太大, 另一方面則是容易破壞歌曲本身的感覺. 總結 以上只是WI-1000X的部分方面, 小編更多是分享自己的使用體驗, 作為大家購買時候的一個參考, 至於側邊為收納耳機線開槽等問題, 其重要性可能並沒有達到影響是否購買的程度, 所以為了精簡文章, 也就沒有過多討論. 如果你是為了降噪功能而購買WI-1000X的話, 會一個不錯的選擇, 無論是通勤或是出差, 在交通過程中都能給你創造出更為舒適的聲音環境. 其出色的便攜性和不錯的續航也滿足了長時間使用的要求, 配合簡單熟悉之後就能直接盲操的按鈕, 使用體驗比較令人滿意. 總的來說, 這一波信仰充值, 我覺得不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