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聯發科醞釀漲價8%到10%;9家電容廠被罰款2.54億歐元

1.9家電容器廠商涉嫌壟斷被歐盟罰款2.54億歐元2.聯發科集團傳開漲價第一槍, 立錡計劃漲價8%到10%3.顯卡缺貨到6月 撼訊: 不甘只當 '礦工' 轉進AI4.物理學家發明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 有助於推進納米技術發展5.IC Insights: 2018年IC市場增長提升至15%

1.9家電容器廠商涉嫌壟斷被歐盟罰款2.54億歐元

原標題: 9家電容器廠商涉嫌壟斷被歐盟罰款2.54億歐元, 能否遏制漲價潮?

集微網消息, 過去一年裡被動元器件連續大幅漲價, 仍供不應求, 令產業界叫苦不迭. 被動元件史上也曾有過兩次漲價潮, 分別是在1987-1988年和2000年殺手級需求的帶動漲價潮. 被動器件包括電容, 電阻等產品連續缺貨, 漲價原因究竟如何?

21日歐盟歐洲委員會認定佳美工(Nippon Chemi-con)等9家日本企業違反EU競爭法(日本的獨佔禁止法), 針對廣泛使用於智能手機, 家電, 汽車零件等用途的鋁質電解電容/坦質電解電容進行價格壟斷, 因此對其中的8家企業合計開出約2.54億歐元(約330億日圓)的罰款.

據外媒披露, 被歐盟認定電容價格壟斷的企業包括佳美工, 日立化成, Rubycon, 松尾電機, TOKIN Corporation(原名為NEC Tokin), ELNA和Panasonic旗下三洋電機等9家, 其中三洋電機因協助調查, 被免於處罰.

歐洲委員會指出, 佳美工等9家企業於1998年-2012年期間為了避免價格競爭, 暗中交換價格情報, 其中佳美工遭罰9,790萬歐元, 罰金最高, 其次為Nichicon的7,290萬歐元, 日立化成遭罰約1,800萬歐元.

行動代號 '卡特爾' , 五家電容器廠商在新加坡定期密謀壟斷被處罰

事實上, 被動器件廠商被處罰已不鮮見. 在今年1月5日, 新加坡競爭委員會 (CCS) 對五家鋁電解電容器製造企業的國際卡特爾行為開出新加坡反壟斷曆史上的 '創紀錄' 罰單, 罰款總額共計19,552,464新加坡元 (近1億元人民幣) .

這五家企業分別為松下 (Panasonic) , 尼吉康 (Nichicon) , ELNA, 紅寶石 (Rubycon) 和貴彌功 (Chemi-con) . 其中, 松下因最先向CCS申請寬大而免於罰款.

五家公司的串謀壟斷活動, 又稱卡特爾 (cartel) , 早在1997年開始, 公司高層幾乎每個月都會到新加坡開會, 直到2013年為止. 期間, 這五家企業長期從事壟斷協議行為, 包括固定價格以及交換涉及新加坡客戶的銷售, 定價等保密資訊. 而且, 這五家企業佔有新加坡相關市場的份額超過三分之二. 在調查過程中, CCS與美國, 歐盟, 日本以及台灣地區的競爭執法機構進行了交流與合作.

五家電容器製造商串謀壟斷市場, 遭新加坡競爭局罰款超過1955萬元, 是當局至今實施的最高罰款.

五家遭罰款的公司都是日本電容器製造商在本地的子公司. 它們是Elna電子, 尼吉康新加坡 (Nichicon) , 松下工業設備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Panasonic) , Rubycon新加坡, 以及新加坡貴彌功 (Chemi-con) .

幾家被處罰的公司銷售的涉案產品是鋁電解質電容器, 使用該零件的設備包括電腦, 擴音器, 電視機, 洗衣機, 冰箱等. 調查顯示, 五家公司雖然是競爭對手, 卻定期在新加坡召開會議, 交換機密資訊和商業敏感資訊, 如客戶估價, 銷量, 產能, 業務規劃, 定價戰略等. 它們也在會議上討論和制定價格, 包括漲價, 並說好集體不讓客戶減價.

這五家企業的串謀壟斷行為可以聯繫到2000年那一波漲價潮.

08年經濟危機和311強震趁火打劫, 日本對五家電容器廠商開出高額罰金

2016年3月, 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發布新聞稿宣布, 因違反獨佔禁止法, 故對佳美工等日本 5 家鋁質電解電容/ 鉭質電解電容廠開罰, 罰金合計為 66 億 9,796 萬日元.

其中, 佳美工罰金約14.35 億日元, Nichicon 約 36.4 億日元, Rubycon 約 10.67 億日元, 松尾電機 (Matsuo Electric) 約 4.27 億日元, NEC 集團的 NEC Tokin 約 1.27 億日元.

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出, 上述電容廠商於2010 – 2011年期間, 以研究會的名目, 或個別進行會談, 商議產品售價, 共同決定漲幅. 2008年雷曼風暴和2011年日本311強震時, 因銷售減少, 故上述電容廠為了確保獲利而進行了操控價格, 聯合壟斷行為.

發改委調查漲價原因, 證據不足未立案

此前集微網曾深度調查2017年記憶體, 電容雙雙缺貨漲價內幕. 2017年除了DRAM缺貨漲價炒貨外, 以MLCC為代表的電容也大幅缺貨漲價, 整體漲價區間在4-5倍左右, 部分物料漲幅達20倍, 一顆原本幾毛錢的電容價已經漲到了晶片價.

此前, 市場分析認為, 由於村田, 太陽誘電等日系電容原廠轉向汽車電子等高端市場MLCC產品, 放棄低端和次高端MLCC產品市場, 加大了市場需求缺口, 拉長了交貨周期, 從而誘發導致今年的電容缺貨潮.

但經集微網調查, 事實上並非如此, 這也不是電容缺貨潮誘發的主因, 其源頭同樣指向三星 (詳見: 揭露DRAM和電容炒貨內幕, 三星兜底策略縱容漲價http://laoyaoba.com/ss6/html/04/n-658804.html) .

不過發改委日前透露因證據不足, 未能有進一步動作.

2.聯發科集團傳開漲價第一槍, 立錡計劃漲價8%到10%

聯發科全力衝刺毛利率, 傳旗下電源管理晶片廠立錡正計劃向客戶端爭取漲價, 漲幅8%到10%. 若成局, 將是聯發科集團開出的漲價第一槍, 有利毛利率持穩向上, 下半年可望站回久違的四成大關之上.

聯發科已將提升毛利率列為首要工作, 最近幾季效益浮現, 以去年第4季為例, 單季毛利率拉高至37.4%, 季增一個百分點, 連續三季毛利率走高, 也是近七季最高.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多次宣示, 對於改善移動運算市佔率和毛利率 '雙率' 表現深具信心, 成長型產品線未來二到三年平均年成長率將達兩位數.

聯發科毛利率自2015年第4季起跌破四成大關, 若今年第3季能重回40%以上, 將是睽違11季後, 重新收複 '毛利率四成' 這個重要關卡. 聯發科則表示, 沒有漲價計劃.

供應鏈傳出, 聯發科因為去年初毛利率一度跌破34%, 營運策略轉以追求毛利率為最高指標, 近期並將毛利率控管對象由母公司擴散至子公司, 要求各事業體守住毛利率表現. 據悉, 去年成為聯發科旗下營收創新高子公司的立錡, 因為成本居高不下, 且客戶端需求向上, 在考量毛利率表現的情況下, 正準備向客戶端爭取調整電源管理晶片的報價, 漲幅落在8%到10%之間.

業界認為, 以聯發科集團的產品線來看, 智能手機晶片, 電視晶片, 光儲存晶片等都不易漲價, 只有立錡的電源管理晶片居於較佳位置, 且已成為新款手機晶片公板搭配的唯一選項, 較具備漲價的機會.

據悉, 聯發科為改善毛利率, 已針對當初造成毛利率直線下降的智能手機晶片產線, 全力重調成本結構, 並於這兩季陸續見到成效. 經濟日報

3.顯卡缺貨到6月 撼訊: 不甘只當 '礦工' 轉進AI

虛擬貨幣 '挖礦' 熱潮居高不下, 帶動顯卡廠撼訊業績狂飆, 總經理陳劍威指出, 預期顯卡缺貨將到今年6月, 但撼訊不甘只當 '礦工' , 將轉型進軍區塊鏈, 人工智慧 (AI) , 生技三大領域, 下半年將推出區塊鏈應用.

'挖礦' 熱潮持續延燒, 導致顯卡供不應求. 陳劍威認為, 現在晶片, DRAM都是缺貨, 導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跟比特幣有一些連動, 目前為止看到顯卡還在缺貨, 價格一直拉, 可是比特幣價格如果重挫, 可能就會讓 '礦工' 不幹了, 這個市場很難講, 真的不知道後面顯卡發展.

陳劍威強調, 預期顯卡缺貨會至少持續到今年6月, 因為PC顯卡也缺很兇, 缺了將近九個月, 所以還是要看AMD, NVIDIA會供應多少GPU晶片到市場上, 因為, 不管是AI或區塊鏈都需要用到GPU, 這兩個領域用量很大.

陳劍威指出, 撼訊不能只靠當 '礦工' , 因為 '礦工' 很苦, 常常會發生 '礦災' , 虛擬貨幣波動很難講, 可能明天價格就崩盤了, 所以利用這次 '挖礦' 熱潮, 撼訊要趕快找一些新領域投資.

撼訊21日參加美商英科智能 (Insilico Medicine) 亞洲第一座AI研發基地成立大會, 宣布旗下持股100%的撼衛生醫與英科智能, 國內生技中心及資策會等合組聯盟, 推出 'AI數字健康人才培育計劃' , 共同開發AI生醫, 區塊鏈, 大數據相關係列課程, 加速習得人工智慧技術與藥物開發時程.

陳劍威表示, 撼訊現在專註在AI, 區塊鏈兩大領域, 撼訊可以進軍區塊鏈, 主要因為公司一直在做 '礦工' , 這是最底層的應用, 以後可以往上走. 區塊鏈的應用很廣, 它發展會比AI更快, 區塊鏈技術布局久了, AI將會更準確, 所以撼訊會從區塊鏈出發.

撼訊合作夥伴英科智能位於美國巴爾的摩, 專註於藥物發現, 生技發展, 老化和年齡相關疾病研究的全球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領導廠商, 被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譽為2018全球AI人工智慧百強公司, 同時也被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指為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全球五大人工智慧公司. 經濟日報

4.物理學家發明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 有助於推進納米技術發展

據報道, 新型溫度計的概念驗證, 指出了防止納米電子設備過熱發生爆炸的方法.

在十九世紀, 瑞士寶璣 (Breguet) 製造的溫度計是最準確的. 現在, 物理學家設計了一種通過檢測電子的運動來測量熱量的方法. 隨著電子元件變得越來越小, 驅動它們的電流越來越集中, 運行過程中的散熱也就愈發困難. 最終, 系統故障的風險大大增加. 測量溫度的新方法對於防止納米設備過熱至關重要. 據報道, 新型溫度計的概念驗證, 指出了防止納米電子設備過熱發生爆炸的方法. 這項新技術可以測量納米級別的氮化硼碎片溫度, 以大約半微米 (500 納米) 為單位, 為準確識別熱量是否積聚, 以及識別積聚位置開闢了道路.

該方法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是由 Juan Carlos Idrobo 領導的研究小組, 使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 (STEM) , 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完成的. 由於樣本的熱振動, 該團隊能夠檢測到 STEM 光束中電子能量的微小變化, 這種技術被稱為Energy Gain and Loss Spectroscopy. 雖然光束中的大部分電子通過樣本時沒有變化, 但其中很小一部分會減慢, 增加一些振動能量, 還有更小的一部分電子會吸收能量並加速.

兩種現象出現的相對數量取決於溫度: 樣本中的熱量越多, 電子加速的可能性就越大. 該團隊測量了這些能量轉換, 發現從室溫到 1600 開爾文的溫度區間內, 都可以獲得有效的讀數. '使用水銀溫度計時, 需要知道熱膨脹係數, 而對於紅外成像技術, 空間解析度受限於紅外線波長, 要超過 700 納米, ' Idrobo 解釋道. '但這種方法直接測量溫度, 不需要校準. ' 該方法的難點在於, 獲得或失去能量的電子產生的訊號, 比沒有變化的電子產生的訊號弱 10 萬倍. 更糟糕的是, 在 STEM 光束中, 能量轉移比能量傳播範圍更小. 幸運的是, 該團隊能夠使用新設計的 STEM, 後者由美國顯微鏡製造商 Nion 製造. 它發射的電子傳播更窄, 從而實現選取轉移後的電子能量.

除了狹窄的能量傳播外, Nion 的 STEM 還能發射直徑小於 1 納米的狹窄光束. 這使得新技術可以幫助探索溫度的定義—這指的是, 在不同的能量水平下, 一定數量原子的平均溫度. '測量單個原子的溫度毫無意義, ' Idrobo 表示. 接下來, 研究人員計劃, 通過將測量技術應用於具有溫度梯度的納米線上, 探索溫度的局部化過程. 打造一個可以裝入微電子電路板的探針並非易事, Nion 的 STEM 的高度超過 1.5 米, 遠遠高於納米級別. '研究如何將其應用於 (納米) 樣本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 這本身就是一個博士級別的項目, ' Idrobo 補充道. MIT科技評論

5.IC Insights: 2018年IC市場增長提升至15%

原標題: IC Insights: 2018年IC市場增長提升至15%, DRAM則跳增36%力挺IC市場

集微網消息 (編譯/丹陽) 考慮近年來DRAM, NAND快閃記憶體近年來市場走勢良好, IC Insights最近更新了33種主要IC產品的2018年-2022年的市場規模, 出貨量, 平均銷售價格的預測, 將今年IC增長估值由原來的8%提升至15%. 該預測最大的修正是對記憶體市場, 特別是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部分. 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對2018年的增長預測被調整為DRAM的37%高於先前估計的13%, NAND快閃記憶體將調整為17%, 高於先前估計的10%.

DRAM市場對2018年的預測大幅增長, 主要是由於今年的ASP (平均售價) 預期遠遠超過去年. IC Insights預測, DRAM ASP在2018年將比2017年增長36%, 2017年這一市場以驚人的81%的速度增長. 此外, NAND快閃記憶體預計今年將增長10%, 在2017年則增長了45%. 與強勁的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的ASP增長相比, 2018年這些產品部分的銷量增長預計僅增長1%和6%.

相關報告聲稱, 預計到2018年, DRAM市場整體規模將會達到996億美元, 比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621億美元還高出375億美元, 將成為IC行業最大的單一產品類別. 從圖表中就可以看出, 在過去5年裡, DRAM已成為全球IC市場成長的關鍵. 有相關分析師聲稱, 年初記憶體報價僅下滑3%, 跌幅遠不如過去三年的Q1跌幅, 預測未來6個月報價有望上揚10%. 研究顯示, 供貨商會在Q2, Q3有漲價的趨勢, 有駁於市場原本預測的未來四個季度每季度5%-6%的跌幅.

分析師認為, 美光估價順利突破耗時3-4個月, 目前正處於另一波大漲行情的初始階段. 而後又提出了多項對美光有利因素, 比如: DRAM報價有望自第二個季度複蘇, 公司將在5月首次宣布股利發放和庫藏股計劃, NAND毛利率持續擴張等.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