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联发科酝酿涨价8%到10%;9家电容厂被罚款2.54亿欧元

1.9家电容器厂商涉嫌垄断被欧盟罚款2.54亿欧元2.联发科集团传开涨价第一枪, 立锜计划涨价8%到10%3.显卡缺货到6月 撼讯: 不甘只当 '矿工' 转进AI4.物理学家发明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有助于推进纳米技术发展5.IC Insights: 2018年IC市场增长提升至15%

1.9家电容器厂商涉嫌垄断被欧盟罚款2.54亿欧元

原标题: 9家电容器厂商涉嫌垄断被欧盟罚款2.54亿欧元, 能否遏制涨价潮?

集微网消息, 过去一年里被动元器件连续大幅涨价, 仍供不应求, 令产业界叫苦不迭. 被动元件史上也曾有过两次涨价潮, 分别是在1987-1988年和2000年杀手级需求的带动涨价潮. 被动器件包括电容, 电阻等产品连续缺货, 涨价原因究竟如何?

21日欧盟欧洲委员会认定佳美工(Nippon Chemi-con)等9家日本企业违反EU竞争法(日本的独占禁止法), 针对广泛使用于智能手机, 家电, 汽车零件等用途的铝质电解电容/坦质电解电容进行价格垄断, 因此对其中的8家企业合计开出约2.54亿欧元(约330亿日圆)的罚款.

据外媒披露, 被欧盟认定电容价格垄断的企业包括佳美工, 日立化成, Rubycon, 松尾电机, TOKIN Corporation(原名为NEC Tokin), ELNA和Panasonic旗下三洋电机等9家, 其中三洋电机因协助调查, 被免于处罚.

欧洲委员会指出, 佳美工等9家企业于1998年-2012年期间为了避免价格竞争, 暗中交换价格情报, 其中佳美工遭罚9,790万欧元, 罚金最高, 其次为Nichicon的7,290万欧元, 日立化成遭罚约1,800万欧元.

行动代号 '卡特尔' , 五家电容器厂商在新加坡定期密谋垄断被处罚

事实上, 被动器件厂商被处罚已不鲜见. 在今年1月5日, 新加坡竞争委员会 (CCS) 对五家铝电解电容器制造企业的国际卡特尔行为开出新加坡反垄断历史上的 '创纪录' 罚单, 罚款总额共计19,552,464新加坡元 (近1亿元人民币) .

这五家企业分别为松下 (Panasonic) , 尼吉康 (Nichicon) , ELNA, 红宝石 (Rubycon) 和贵弥功 (Chemi-con) . 其中, 松下因最先向CCS申请宽大而免于罚款.

五家公司的串谋垄断活动, 又称卡特尔 (cartel) , 早在1997年开始, 公司高层几乎每个月都会到新加坡开会, 直到2013年为止. 期间, 这五家企业长期从事垄断协议行为, 包括固定价格以及交换涉及新加坡客户的销售, 定价等保密信息. 而且, 这五家企业占有新加坡相关市场的份额超过三分之二. 在调查过程中, CCS与美国, 欧盟, 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竞争执法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五家电容器制造商串谋垄断市场, 遭新加坡竞争局罚款超过1955万元, 是当局至今实施的最高罚款.

五家遭罚款的公司都是日本电容器制造商在本地的子公司. 它们是Elna电子, 尼吉康新加坡 (Nichicon) , 松下工业设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Panasonic) , Rubycon新加坡, 以及新加坡贵弥功 (Chemi-con) .

几家被处罚的公司销售的涉案产品是铝电解质电容器, 使用该零件的设备包括电脑, 扩音器, 电视机, 洗衣机, 冰箱等. 调查显示, 五家公司虽然是竞争对手, 却定期在新加坡召开会议, 交换机密信息和商业敏感信息, 如客户估价, 销量, 产能, 业务规划, 定价战略等. 它们也在会议上讨论和制定价格, 包括涨价, 并说好集体不让客户减价.

这五家企业的串谋垄断行为可以联系到2000年那一波涨价潮.

08年经济危机和311强震趁火打劫, 日本对五家电容器厂商开出高额罚金

2016年3月, 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发布新闻稿宣布, 因违反独占禁止法, 故对佳美工等日本 5 家铝质电解电容/ 钽质电解电容厂开罚, 罚金合计为 66 亿 9,796 万日元.

其中, 佳美工罚金约14.35 亿日元, Nichicon 约 36.4 亿日元, Rubycon 约 10.67 亿日元, 松尾电机 (Matsuo Electric) 约 4.27 亿日元, NEC 集团的 NEC Tokin 约 1.27 亿日元.

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指出, 上述电容厂商于2010 – 2011年期间, 以研究会的名目, 或个别进行会谈, 商议产品售价, 共同决定涨幅. 2008年雷曼风暴和2011年日本311强震时, 因销售减少, 故上述电容厂为了确保获利而进行了操控价格, 联合垄断行为.

发改委调查涨价原因, 证据不足未立案

此前集微网曾深度调查2017年内存, 电容双双缺货涨价内幕. 2017年除了DRAM缺货涨价炒货外, 以MLCC为代表的电容也大幅缺货涨价, 整体涨价区间在4-5倍左右, 部分物料涨幅达20倍, 一颗原本几毛钱的电容价已经涨到了芯片价.

此前, 市场分析认为, 由于村田, 太阳诱电等日系电容原厂转向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MLCC产品, 放弃低端和次高端MLCC产品市场, 加大了市场需求缺口, 拉长了交货周期, 从而诱发导致今年的电容缺货潮.

但经集微网调查, 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也不是电容缺货潮诱发的主因, 其源头同样指向三星 (详见: 揭露DRAM和电容炒货内幕, 三星兜底策略纵容涨价http://laoyaoba.com/ss6/html/04/n-658804.html) .

不过发改委日前透露因证据不足, 未能有进一步动作.

2.联发科集团传开涨价第一枪, 立锜计划涨价8%到10%

联发科全力冲刺毛利率, 传旗下电源管理芯片厂立锜正计划向客户端争取涨价, 涨幅8%到10%. 若成局, 将是联发科集团开出的涨价第一枪, 有利毛利率持稳向上, 下半年可望站回久违的四成大关之上.

联发科已将提升毛利率列为首要工作, 最近几季效益浮现, 以去年第4季为例, 单季毛利率拉高至37.4%, 季增一个百分点, 连续三季毛利率走高, 也是近七季最高. 联发科执行长蔡力行多次宣示, 对于改善移动运算市占率和毛利率 '双率' 表现深具信心, 成长型产品线未来二到三年平均年成长率将达两位数.

联发科毛利率自2015年第4季起跌破四成大关, 若今年第3季能重回40%以上, 将是睽违11季后, 重新收复 '毛利率四成' 这个重要关卡. 联发科则表示, 没有涨价计划.

供应链传出, 联发科因为去年初毛利率一度跌破34%, 营运策略转以追求毛利率为最高指标, 近期并将毛利率控管对象由母公司扩散至子公司, 要求各事业体守住毛利率表现. 据悉, 去年成为联发科旗下营收创新高子公司的立锜, 因为成本居高不下, 且客户端需求向上, 在考量毛利率表现的情况下, 正准备向客户端争取调整电源管理芯片的报价, 涨幅落在8%到10%之间.

业界认为, 以联发科集团的产品线来看, 智能手机芯片, 电视芯片, 光储存芯片等都不易涨价, 只有立锜的电源管理芯片居于较佳位置, 且已成为新款手机芯片公板搭配的唯一选项, 较具备涨价的机会.

据悉, 联发科为改善毛利率, 已针对当初造成毛利率直线下降的智能手机芯片产线, 全力重调成本结构, 并于这两季陆续见到成效. 经济日报

3.显卡缺货到6月 撼讯: 不甘只当 '矿工' 转进AI

虚拟货币 '挖矿' 热潮居高不下, 带动显卡厂撼讯业绩狂飙, 总经理陈剑威指出, 预期显卡缺货将到今年6月, 但撼讯不甘只当 '矿工' , 将转型进军区块链, 人工智能 (AI) , 生技三大领域, 下半年将推出区块链应用.

'挖矿' 热潮持续延烧, 导致显卡供不应求. 陈剑威认为, 现在芯片, DRAM都是缺货, 导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跟比特币有一些连动, 目前为止看到显卡还在缺货, 价格一直拉, 可是比特币价格如果重挫, 可能就会让 '矿工' 不干了, 这个市场很难讲, 真的不知道后面显卡发展.

陈剑威强调, 预期显卡缺货会至少持续到今年6月, 因为PC显卡也缺很凶, 缺了将近九个月, 所以还是要看AMD, NVIDIA会供应多少GPU芯片到市场上, 因为, 不管是AI或区块链都需要用到GPU, 这两个领域用量很大.

陈剑威指出, 撼讯不能只靠当 '矿工' , 因为 '矿工' 很苦, 常常会发生 '矿灾' , 虚拟货币波动很难讲, 可能明天价格就崩盘了, 所以利用这次 '挖矿' 热潮, 撼讯要赶快找一些新领域投资.

撼讯21日参加美商英科智能 (Insilico Medicine) 亚洲第一座AI研发基地成立大会, 宣布旗下持股100%的撼卫生医与英科智能, 国内生技中心及资策会等合组联盟, 推出 'AI数字健康人才培育计划' , 共同开发AI生医, 区块链, 大数据相关系列课程, 加速习得人工智能技术与药物开发时程.

陈剑威表示, 撼讯现在专注在AI, 区块链两大领域, 撼讯可以进军区块链, 主要因为公司一直在做 '矿工' , 这是最底层的应用, 以后可以往上走. 区块链的应用很广, 它发展会比AI更快, 区块链技术布局久了, AI将会更准确, 所以撼讯会从区块链出发.

撼讯合作伙伴英科智能位于美国巴尔的摩, 专注于药物发现, 生技发展, 老化和年龄相关疾病研究的全球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领导厂商, 被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誉为2018全球AI人工智能百强公司, 同时也被NVIDIA执行长黄仁勋指为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全球五大人工智能公司. 经济日报

4.物理学家发明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有助于推进纳米技术发展

据报道, 新型温度计的概念验证, 指出了防止纳米电子设备过热发生爆炸的方法.

在十九世纪, 瑞士宝玑 (Breguet) 制造的温度计是最准确的. 现在, 物理学家设计了一种通过检测电子的运动来测量热量的方法. 随着电子元件变得越来越小, 驱动它们的电流越来越集中, 运行过程中的散热也就愈发困难. 最终, 系统故障的风险大大增加. 测量温度的新方法对于防止纳米设备过热至关重要. 据报道, 新型温度计的概念验证, 指出了防止纳米电子设备过热发生爆炸的方法. 这项新技术可以测量纳米级别的氮化硼碎片温度, 以大约半微米 (500 纳米) 为单位, 为准确识别热量是否积聚, 以及识别积聚位置开辟了道路.

该方法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是由 Juan Carlos Idrobo 领导的研究小组, 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STEM) , 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完成的. 由于样本的热振动, 该团队能够检测到 STEM 光束中电子能量的微小变化, 这种技术被称为Energy Gain and Loss Spectroscopy. 虽然光束中的大部分电子通过样本时没有变化, 但其中很小一部分会减慢, 增加一些振动能量, 还有更小的一部分电子会吸收能量并加速.

两种现象出现的相对数量取决于温度: 样本中的热量越多, 电子加速的可能性就越大. 该团队测量了这些能量转换, 发现从室温到 1600 开尔文的温度区间内, 都可以获得有效的读数. '使用水银温度计时, 需要知道热膨胀系数, 而对于红外成像技术, 空间分辨率受限于红外线波长, 要超过 700 纳米, ' Idrobo 解释道. '但这种方法直接测量温度, 不需要校准. ' 该方法的难点在于, 获得或失去能量的电子产生的信号, 比没有变化的电子产生的信号弱 10 万倍. 更糟糕的是, 在 STEM 光束中, 能量转移比能量传播范围更小. 幸运的是, 该团队能够使用新设计的 STEM, 后者由美国显微镜制造商 Nion 制造. 它发射的电子传播更窄, 从而实现选取转移后的电子能量.

除了狭窄的能量传播外, Nion 的 STEM 还能发射直径小于 1 纳米的狭窄光束. 这使得新技术可以帮助探索温度的定义—这指的是, 在不同的能量水平下, 一定数量原子的平均温度. '测量单个原子的温度毫无意义, ' Idrobo 表示. 接下来, 研究人员计划, 通过将测量技术应用于具有温度梯度的纳米线上, 探索温度的局部化过程. 打造一个可以装入微电子电路板的探针并非易事, Nion 的 STEM 的高度超过 1.5 米, 远远高于纳米级别. '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 (纳米) 样本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这本身就是一个博士级别的项目, ' Idrobo 补充道. MIT科技评论

5.IC Insights: 2018年IC市场增长提升至15%

原标题: IC Insights: 2018年IC市场增长提升至15%, DRAM则跳增36%力挺IC市场

集微网消息 (编译/丹阳) 考虑近年来DRAM, NAND闪存近年来市场走势良好, IC Insights最近更新了33种主要IC产品的2018年-2022年的市场规模, 出货量, 平均销售价格的预测, 将今年IC增长估值由原来的8%提升至15%. 该预测最大的修正是对内存市场, 特别是DRAM和NAND闪存部分. DRAM和NAND闪存市场对2018年的增长预测被调整为DRAM的37%高于先前估计的13%, NAND闪存将调整为17%, 高于先前估计的10%.

DRAM市场对2018年的预测大幅增长, 主要是由于今年的ASP (平均售价) 预期远远超过去年. IC Insights预测, DRAM ASP在2018年将比2017年增长36%, 2017年这一市场以惊人的81%的速度增长. 此外, NAND闪存预计今年将增长10%, 在2017年则增长了45%. 与强劲的DRAM和NAND闪存的ASP增长相比, 2018年这些产品部分的销量增长预计仅增长1%和6%.

相关报告声称, 预计到2018年, DRAM市场整体规模将会达到996亿美元, 比NAND闪存市场621亿美元还高出375亿美元, 将成为IC行业最大的单一产品类别. 从图表中就可以看出, 在过去5年里, DRAM已成为全球IC市场成长的关键. 有相关分析师声称, 年初内存报价仅下滑3%, 跌幅远不如过去三年的Q1跌幅, 预测未来6个月报价有望上扬10%. 研究显示, 供货商会在Q2, Q3有涨价的趋势, 有驳于市场原本预测的未来四个季度每季度5%-6%的跌幅.

分析师认为, 美光估价顺利突破耗时3-4个月, 目前正处于另一波大涨行情的初始阶段. 而后又提出了多项对美光有利因素, 比如: DRAM报价有望自第二个季度复苏, 公司将在5月首次宣布股利发放和库藏股计划, NAND毛利率持续扩张等.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