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趙萍: 呼籲政策力挺小風電發展

巨額財政補貼一向是政府扶植某一產業快速發展的強心劑. 政策扶植之下, 短短5年, 我國風電行業便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風電發展的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然而近幾年, 風電行業逐步駛出快車道, 激烈競爭之下, 風機整機價格 '斷崖式' 下降, 企業盈利空間嚴重擠壓.

分散式風電 '錢' 途何在?海上風電熱土, 為何難以做到 '國外技術斷奶' ?上遊壓價, 下遊漲價的風電行業又將如何突破創新?

專註於風電技術研發的全國人大代表, 東方 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部主任工程師趙萍作為風電一線科研人士, 對我國風電的發展現狀與困局有著更為直接的感受. 6年來她在兩會上提出有關風電議案7件. 今年兩會期間, 《能源》記者獨家採訪了趙萍, 一聽她對風電發展前景與困局的心得體會.

全國人大代表, 東方 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部中心主任工程師趙萍

《能源》: 在我國, 小風電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趙萍: 當前, 小風電已經應用到 '高海邊無' 地區的軍警, 農牧民, 森林防火, 交通設施等各個角落, 但又飽受詬病,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首先, 目前小風電技術不先進, 不安全, 不可靠, 捕風效率低, 基本發電少, 成本高. 立軸風機功率小;質量差, 水平軸風機葉片易斷裂.

其次, 包括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性 '框架圓風電機組技術' 及其小型產品在內的小風電新技術雖然在國際上有認證和大獎, 但在國內起步困難, 推廣困難.

第三, 產業發展騰飛離不開政策的助推, 相較於光伏產業和大風電產業, 小風電備受冷落, 補貼呼籲至今一直沒有得到國家補貼與扶持.

最後, 兩年前, 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農村經濟發展 '十三五' 規劃》, 一年多過去了, 地方的發改委與農業部門對此規劃重視度不夠, 其中的33個重大農業工程項目截止到現在, 沒有一個落到實處, 其中 6個涉及小風電的項目, 沒有一個能夠獲得政府扶持.

《能源》: 上述存在的問題, 是您提出《落實和增加小風電新技術, 新產品補貼政策》建議的初衷?

趙萍: 產業發展騰飛離不開政策的助推, 相較光伏產業和大風電產業, 小風電備受冷落, 補貼呼籲至今一直沒有得到國家補貼與扶持.

在我國, 包括光伏技術及產業, 大型風電技術及產業在內的清潔能源能夠發展起來並領跑世界, 而中小型風電技術及產品之所以越來越艱難, 正是因為缺失國家的政策補貼與扶持.

應看到, 在我國 '高海邊無' 偏遠地區, 需要離網型小風電電源來供熱, 供電, 因為只用光伏發電無法滿足日常需要, 尤其是陰雨天, 霧霾天和冬季下雪覆蓋的日子.

兩年前, 國務院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農村經濟發展 '十三五' 規劃》, 一年多過去了, 地方的發改委與農業部門對此規劃重視度不夠, 其中33個重大農業工程項目截止到現在, 沒有一個落到實處, 其中 6個涉及小風電的項目, 沒有一個獲得了政府扶持.

基於以上案由, 我提出了 '政府應大力扶持和支援小風電新技術, 給予小風電與光伏補貼政策同等的風光互補電源政策' 建議, 提出應在2018年上半年落實小風電扶持與補貼限期出台細則. 對於政策的落實建議實施回訪機制, 以確保政策落實.

《能源》: 如何看待風電行業的技術創新?

趙萍: 我認為目前行業的創新能力依然分散.

近幾年大多數風電企業效益較差, 且各企業市場份額小, 體量小, 致使研發投入不足. 我建議從國家層面把行業力量集聚起來, 風電同仁也需齊心協力提高中國風電自主創新能力, 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助推行業發展.

以海上風電為例, 迫於市場競爭壓力, 許多風電企業把真金白銀投入海上風電發展進行超大機組的開發, 但由於技術力量不足, 又不得不依賴國外的技術力量支援.

與此同時, 重要零部件創新度也不夠, 比如葉片, 軸承, 齒輪箱等, 而且多數應用軟體也來源於國外技術, 中國企業依然在跟跑.

風電的發展始於對國外技術的消化吸收, 到目前仍處於涉水階段, 強行上馬導致研發創新乏力, 很有可能重走 '仰仗國外技術' 的老路. 國內培育十餘年的產業仍做不到真正 '斷奶' , 更難提與國外技術抗衡, 只有仿照高鐵的發展之路, 舉國之力凝聚創新技術力量, 包括整合重組和技術創新力量集中, 才能夠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 '從跟跑到並跑, 甚至領跑. '

《能源》: 如何看待行業低價競爭這一 '頑疾' ?

趙萍: 針對行業低價競爭 '頑疾' , 我認為 '怪圈' 迫切需要找到突破口.

十年來, 風機整機價格飛速飆降, 從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去年的4200元/千瓦, 直至如今的3700元/千瓦左右, 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如此低價競爭最後導致了兩個惡果: 一是製造業研發投入更不夠: 大家心知肚明, 整機行業已基本沒什麼盈利空間, 更沒有餘錢, 餘力去做創新, 搞研發;二是部件質量令人堪憂.

雖然隨著風電廠家生產趨穩, 認證機構要求趨嚴, 質量問題在近兩年大幅好轉, 但我們仍需思索: 在企業盈利能力低承壓之下, 風電行業如何兼顧質量與創新?如何擠出經費做研發?如何做好中間協調?這些都需要仔細研究.

因此, 我建議, 從國家政策層面來講, 應扶植行業穩健發展, 不能貪大求全, 急於求成, 應紮紮實實穩步培育. 此外, 基於市場配置優質資源, 風電的自主創新技術還能不適應高端市場, 應整合創新資源參與市場競爭.

從行業來講, 風電行業必須一起協調低價競爭問題, 加強自律, 不能無休止的把價格壓低, 更不能犧牲產品質量. 與此同時, 還應建立質量懲罰體系, 認證部門需真正發揮第三方職責, 對質量起到審查作用, 以規範行業行為.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