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泉: 製造強國呼喚金融給力


'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信貸支援力度偏小, 服務和風險控制能力弱的問題亟待解決. ' 全國人大代表, 湖南省經信委主任曹慧泉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採訪時開門見山地提出他發現的問題. 曹慧泉圍繞 '製造強國建設亟待降低融資成本' 這一問題為本報記者進行了分析. 曹慧泉認為, 需要出台政策, 引導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企業的支援力度.

實體經濟既是國民經濟的命脈, 又是金融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曹慧泉認為, 當前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特別是製造業企業在銀行信貸中所佔比例嚴重偏低.

根據央行數據, 2017年, 我國實現生產總值827122億元, 製造業為242707億元, 佔29.34%. 製造業獲得銀行貸款與其對GDP的貢獻極不相稱. 2017年上半年各大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佔總餘額的10%左右. 其中, 僅中國銀行超過15%.

'金融業作為經濟的血液, 本應對實體經濟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但從利潤佔比來看, 過去這幾年金融業反而更多地是在持續從實體部門抽血. ' 曹慧泉直言不諱.

工科專業出身的曹慧泉分析問題喜歡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條分縷析層層深入. 不僅觀點鮮明, 而且論據充分. 他在採訪中多次流露出對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的迫切期待.

曹慧泉認為, 商業銀行具有壟斷地位, 和客戶市場地位並不平等. 而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企業是高度市場競爭的領域, 除少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外, 絕大多數投資主體為民間資本, 對銀行信貸依賴性強. 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為其單方面設立門檻, 通過種種 '創新' 增加信貸中間收費環節, 變相抬高或轉嫁融資成本, 開了方便之門. 曹慧泉還特別提到, 商業銀行信貸與國家重點支援的產業方向與發展重點不能並軌同向前行. 此外, 過度金融創新進一步推高融資成本和累積金融風險.

在曹慧泉看來, 在製造強國的大戰略背景下, 中國的各大商業銀行不應該有任何理由聲稱在與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企業的信貸合作上自己無能控制風險, 因為這不僅是國家的戰略要求, 更應該是銀行今後生存下去的基本技能.

製造業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 '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 要發展製造業尤其是先進位造業' .

曹慧泉認為, 迫切需要商業銀行真正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首要任務, 掌握實體經濟發展規律, 改進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機制, 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能力水平. 他建議國家金融監管當局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相關政策. 一是明確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中製造業信貸比例. 二是明確商業銀行對《中國製造2025》重點支援領域和白名單企業給予重點支援. 三是支援製造業企業優化貨款交付制度.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