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A, DVI, HDMI, DP…不同視頻介面有啥區別?

在我們的生活中, 無論是電腦, 電視還是投影設備等等, 都離不開視頻輸出介面, 尤其在顯卡上面, 通常會出現3種甚至更多的介面. 很多人並不了解其中的區別, 覺得只要有畫面輸出就可以了, 其實對於很多顯示器來說並非如此,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視頻介面那些事.

最古老的介面—VGA


VGA介面 (Video Graphics Array)

要說 VGA 介面的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了, 藍色的插頭也是最有辨識度的一個介面. VGA 介面有3排針腳, 每排5個, 共有15針. VGA介面採用的是類比訊號, 在早之前使用CRT顯示器 (俗稱的大腦袋) 時, 使用的都是 VGA 介面, 不過目前幾乎已經被淘汰了, 只有個別的投影設備或是一些儀器還在使用.

VGA 介面傳輸的是類比訊號, 抗幹擾能力弱, 而且目前的顯示器的基本都為數字訊號, 類比訊號要經過多次訊號間的轉換, 會導致部分訊號丟失, 造成畫面質量下降, 這也是它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顯示器使用率較高的介面——DVI


DVI介面 (Digital Video Interface)

隨著液晶顯示器的飛速發展, 傳統的 VGA 介面已經不能滿足, DVI 介面也就此誕生, 它可以實現長距離, 高質量的數字訊號傳輸, 相信目前很多人的顯示器都還在使用DVI介面. 雖然白色的插頭也很好分辨, 但是具體的規格還是比較複雜的.

DVI 介面共有三種規格, 分別是 DVI-I (Integrated混合) , DVI-D (Digital數字) 和 DVI-A (Analog類比) , 其中 DVI-I 和 DVI-D 還分為 '單通道' 和 '雙通道' 兩種類型.

DVI-A 介面傳遞的仍是類比訊號, 因此與 VGA 介面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DVI-I 介面同時支援類比訊號和數字訊號的傳輸, 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 DVI-D 介面僅支援數字訊號, 也是目前最常見的 DVI 介面. 其中, 應用較多的是雙通道的型號, 它有著更大的頻寬.

DVI 介面的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不支援傳輸音頻訊號, 並且介面的體積很大, 因此也慢慢地被淘汰了.

當下比較主流的介面—HDMI


HDMI 介面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 相比 DVI 介面支援了音頻的輸出, 並且有著更高的頻寬, 它可以算是目前最主流的視頻輸出介面, 由於介面變得更小, 也被廣泛應用於電視機, 顯示器, 筆記型電腦等設備上. HDMI 介面雖然在規範上沒有 DVI 那麼負載, 但是卻有著不同的形態.

其中我們最常見, 使用最多的是 HDMI A Type, 共有19針; HDMI B Type 可以看做是A類的雙通道版, 擁有29針, 可傳輸雙倍的數據量, 但是它沒用應用於任何的產品當中; HDMI C Type 和 HDMI D Type 在尺寸上進行縮小, 更多應用於攜帶型產品中.

規格最強的介面—DP

在目前的顯示器中幾乎都標配了DP介面, 它可以看做是 HDMI 介面的升級版, 但是內部數據的傳輸方式與 DVI 和 HDMI 完全不同, 有著更高的頻寬. 得益於它良好的性能和先進的技術, DP 介面已經逐漸成為了高端顯示器必不可少的介面.


DP介面 (DisplayPort)

DP 介面還有一種衍生的形式— Mini DP 介面, 它是由蘋果公司推出的, 尺寸更小巧的 DP 介面.

Type-C 介面

USB Type-C 介面其實本身並不支援視頻輸出, 但是它擁有替代模式, 通過轉接到其他晶片上來實現不同功能, 它實際使用的是DP標準的訊號傳輸, 好處是可以通過一根線解決顯示器的畫面輸出和供電問題.

線材的頻寬很重要

在上文中, 我們反覆提到了一個詞, 那就是 '頻寬' . 頻寬對於視頻輸出線來說非常重要, 對於一些高解析度或是高刷新率的顯示器來說, 線材的頻寬不足, 就無法顯示相應的視頻效果. 在上圖中, 以60Hz的刷新率為標準, 我們列出了一些常見線材所能支援的規格.

總結

看到這, 相信你已經基本能夠了解不同視頻傳輸介面之間的區別了, 在今後選購線材時一定要注意不同線材的規格. 其實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 選DP就對了!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