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 | '光速IPO' | 折射兩岸經濟融合新趨勢

近日,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IPO在大陸 '閃電過會' . 從遞交招股書到最終過會, 富士康僅用了36天(20個工作日), 創造了A股IPO的新紀錄, 被外界稱之為 '光速IPO' . 毋庸置疑, 近期大陸監管層為新經濟企業申報開闢的 '綠色通道' , 富士康公司自身卓越的業績表現以及 '兩岸一家親' 先天優勢等多因素疊加共振, 共同促成富士康 '光速IPO' , 使之有望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但筆者認為, 富士康 '光速IPO' 不僅僅反映出大陸資本市場對台資企業的高吸引力, 更折射出在當前國際及兩岸政經格局發生深刻複雜變化背景下, 兩岸傳統的經濟合作模式已步入新一輪深度變革期. 在大陸步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 兩岸經濟實力對比日益擴大及大陸不斷加強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等因素深刻影響下, 兩岸經濟合作正在發生一場 '寧靜的革命' , 將對未來兩岸經貿關係乃至兩岸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兩岸傳統經濟合作模式下成長的典範

今天我們談到富士康, 都知道它是全球知名電子產品代工企業, 其創始人郭台銘先生更是卓越的華人企業家. 但如果我們將時鐘撥回到40年前, 當時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在台灣島內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 1988年, 鴻海精密集團才開始在深圳投資建設富士康, 主要代工生產3C產品. 此後, 富士康邁入快速發展軌道, 在大陸打造成極具國際競爭力的 '代工王國' . 正所謂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富士康集團今非昔比的關鍵在於其抓住了大陸改革開放的契機, 成為兩岸經濟合作模式下企業成長的典範. 自進入大陸市場以來, 富士康以承接全球主要IT企業代工生產訂單為主營業務, 較好地發揮了台企長期形成的外銷優勢. 更重要的是富士康充分利用大陸廉價的土地, 充沛低廉勞動力等優勢, 將代工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並實現了成本最大化控制與生產效率最大化提升的有機結合. 從經濟學的視角看, 過去兩岸經濟合作模式主要建立在大陸廉價而充沛的土地, 勞動力等優勢要素基礎上, 台商更多將大陸作為加工出口基地, 形成 '日本進口-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歐美' 的四角產業分工模式. 富士康作為大陸台企的龍頭, 其在大陸各地興建的龐大工業園區, 超過百萬的用工需求及投產後給當地外貿帶來的巨大促進效應可謂兩岸傳統經濟合作模式下台企發展壯大的最真實寫照.

富士康上市背後的國際及兩岸政經環境深刻變革

近年來, 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台企在快速成長的同時, 也面臨 '成長的煩惱' . 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 全球特別是大陸經濟環境步入深度變革期, 加之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 客觀上對大陸台企賴以發展的兩岸傳統經濟合作模式形成嚴峻挑戰.

一方面, 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艱難複蘇, 經濟形勢複雜多變, 特別是歐美經濟低迷及貿易保護主義顯著抬頭, 對長期從事加工出口的台企產生不利影響. 而歐美力圖重振製造業, 也對過去主要在大陸耕耘的台企產生較大的壓力, 促使富士康等台企紛紛赴美國加大製造業投資. 另一方面, 近年大陸人口紅利消失, 勞動力, 土地等生產成本快速上升, 富士康等台企過去動輒招工數十萬勞動力等榮景不再, 加之越南, 印度等東南亞與南亞國家在勞動力, 土地等成本方面仍維持較大優勢, 客觀上也使大陸台企面臨歐美高端製造及越南等低端製造的 '雙重夾擊' . 這使大陸台企常處於進退維穀的窘境, 選擇前往越南等更低成本地區但會面臨各類水土不服等問題, 留在大陸則面對成本上升等問題, 必須轉型升級, 但轉型升級並非易事. 與此同時, 近年大陸經濟快速發展, 本土企業開始崛起, 競爭力日益提升, 而島內經濟萎靡不振, 對台企衝擊也日益加劇.

客觀而言, 過去幾年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大陸台企面臨的內外政經環境也並非全是挑戰, 實際上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及轉型進程也為台企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比如大陸內需市場日益龐大, 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同時大陸啟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及推動 '一帶一路' 建設在相當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國際政經影響力. 此外, 大陸在人工智慧, 雲計算等新經濟高速發展也為台企轉型發展創造新藍海.

富士康上市後的兩岸經濟融合新趨勢

首先, 兩岸新經濟合作有望進一步加速. 近年大陸新經濟蓬勃發展, 成為引領全球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富士康等龍頭台企在AI人才培育, IOT工業場域應用, 大數據, 金融科技等領域積極布局, 已初顯成效. 此次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在A股上市又是富士康全面擁抱新經濟發展的一次重大新突圍. 根據招股說明書, 富士康主要籌集資金用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 雲計算等應用, 未來兩岸龍頭企業有望加速在新經濟領域的合作, 大陸將成為兩岸新經濟合作的新主場.

其次, 更多台企將深度融入大陸內需及資本等市場. 過去台企主要將大陸作為生產加工基地, 切入大陸內需市場的意願與能力均不足. 隨著大陸內需市場的擴張, 越來越多台企將日益重視拓展大陸市場, 大陸與歐美市場有望並駕齊驅成為台企前進發展的 '兩個輪子' . 除內需市場外, 無論是短期大陸資本市場較高的市盈率還是長期資本市場發展前景, 都與島內如同 '一潭死水' 的資本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可預見的未來, 更多台企將擁抱大陸資本市場, 成為大陸資本市場建設發展的生力軍.

再次, 切入大陸主導的產業鏈將成為更多台企的現實選擇. 目前, 富士康等大陸台企多以歐美產業鏈為中心, 在其主導構建的亞太分工網路體系中扮演一定角色, 如蘋果供應鏈, 特斯拉供應鏈等. 隨著大陸在全球產業鏈與價值鏈地位的快速攀升, 特別是伴隨著大陸 '中國製造2025' 等戰略的落實, 大陸企業主導建立的國際供應鏈將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屆時被動或主動參與和融入大陸供應鏈將成為台企不二之選.

此外, 兩岸實業合作也有望成為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動力. 富士康作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企業, 是大陸推動經濟 '由虛向實' , 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榜樣, 而富士康力主推動工業互聯網, 融合新經濟發展的轉型方向也契合了當前大陸推動經濟升級的新需求. 在可預見的未來, 以富士康為龍頭的兩岸實業的合作勢將成為大陸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兩岸經濟合作轉型升級的新亮點.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