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 华为参与的清洁能源共享平台, 是全球首个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社区公益项目. 项目完成后, 将在蛇口一些社区试运营. 用户可在指定平台上参与清洁电力虚拟交易.
这个项目的参与方包括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技术咨询服务机构TUV Nord, 新能源交易所, 熊猫绿色能源集团及华为. 在角色分配里, 熊猫绿能将蛇口南海意库的分布式电站每日所发出的清洁电力放入能源互联网平台, 而华为在里面扮演的角色是提供电站数据接入的技术支持工作.
此前, 华为首席区块链专家黄连金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述他对区块链市场的判断. 黄连金说: '未来大部分企业都会用到区块链技术, 最后肯定是要在云端上跑的, 不可能每个企业自己开发一个区块链环境. 云端可以用阿里云, 华为云或者AWS. 这其实是很大的蓝海市场. 即使将现在公有云市场的5%拿来做区块链的话, 这也是一个85亿美金的市场. '
这意味着华为会从云端和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平台介入区块链, 而这其实是BAT都在布局的领域.
除了底层技术平台, BAT们还在实际应用中开始跑区块链技术. 比如阿里在公益, 食品安全溯源, 互助保险, 房屋租赁真房源, 茅台酒防伪溯源等领域探索区块链解决方案, 腾讯从供应链金融, 腾讯微黄金, 物流信息, 法务存证, 公益等角度切入, 百度在金融ABS, 无人车数据计算交易平台和区块链虚拟宠物狗等多个场景里开始开发相关应用.
AI财经社从公开专利检索中查询到的数据显示, 目前在排名前20的区块链专利持有方中, 阿里巴巴名列首位, 腾讯名列第14, 其中还有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及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
不过, AI财经社也从业内人士处听到了关于区块链专利的另一种声音. 区块链创业者李宁并不认为去中心化方面的技术有必要申请专利. 李宁对AI财经社说, '一个去中心化的公链上, 是没有企业主体的, 申请了专利也挡不了别人用同样的方式在公链上去使用. 专利持有方甚至都找不到专利侵权的对象. ' 这当然是公链信仰者的声音.
目前区块链分为公链, 私链和联盟链三种形式. 公链没有官方组织及管理机构, 也没有中心服务器, 参与方按照系统规则自由接入网络, 开展工作. 私链建立在某个企业内部, 运作规则由企业设定, 仍保留区块链真实性和部分去中心化. 联盟链由若干机构联合发起, 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 兼具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 巨头们切入区块链都是以联盟链的方式. 或许这种联盟链的切入方式, 也是巨头们重视专利的原因.
除了专利上的筹划, 区块链技术人才争夺也不可小觑. 目前, 合适的人并不多, 也让薪资水涨船高. 有区块链公司招研发负责人, 年薪千万元, 而各类区块链创业公司包括媒体采编人员的薪资水平也远高于其他行业.
对于巨头而言, 有关区块链的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