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速之外 | 5G咱們還可以聊聊物聯網

說到5G網路,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更快的速度, 這在三大應用場景中歸類為eMBB, 頻寬大了, 除了帶來峰值網速的提升, 還能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網路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感受不到4G網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相對於過往的提升, 正是因為我們使用移動網路的場景大多在人口密集的區域, 大家共同努力之下, 本就有限的網路資源就很難滿足我們的使用要求了, 而在5G階段這個問題就好辦了很多, 畢竟蛋糕大了, 人多一點分起來也沒有那麼捉襟見肘.

而除了eMBB之外, 5G還有mMTC (海量物聯網) 和uRLLC (低時延, 高可靠通信) 兩種應用場景, 或者說是兩種可以提供的特性. 今天主要聊一下物聯網相關的. mMTC網如其名, 能夠保證100萬部設備/平方公裡的連接量, 這是一個恐怖而又不過分的數據, 恐怖在於其數量級, 考慮到未來萬物互聯的情況, 這個數字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而不過分則是因為單獨每台物聯網設備的網路需求並不高, 他們大多可以容忍較低的數據傳輸量和較慢的速度.

這點不難想象, 需要網路要求特別高的智能硬體, 通常出現在室內等網路環境相對較好的場景中, 必要情況下他們可以藉助Wi-Fi等眾多其他的網路形式來完成任務. 而數量更為龐大的物聯網設備更多的使命是組成這個物聯網的一環, 比如智能城市中的垃圾桶和水表等, 它們需要網路來傳遞自身數據和接收一些簡單的命令, 但主要的操作也就限制於此了. 比如垃圾桶可以及時告訴清理車某個區域的垃圾已經滿載, 急需一波清理. 又比如在收水費的時候水表可以直接把用水量資訊上傳, 省得負責抄水表的同學還要挨家挨戶去查水表, 這些操作, 網路速率要求並不高, 解決海量連接之後基本問題就不大了.

那為了大致清楚物聯網場景的現狀, 咱們還需要先了解一下NB-IoT和eMTC兩個小傢伙, 因為mMTC本身是5G標準中放到相對靠後的階段討論的部分, 這兩個小傢伙經過演化如果表現足夠強勁, 可以良好滿足5G指標的話, 是很有可能被納入標準的一部分甚至直接被採用為標準方案的, 也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潛力無窮的小寶寶了.

NB-IoT和eMTC同屬窄帶LTE技術, 這裡寬頻, 窄帶指的是頻寬大小, 頻寬不到4M的在現在統稱為窄帶. 就像前面所說, 物聯網設備大多對網速要求低, 覆蓋要求好, 所以它們都傾向於使用較低頻段網路, 低頻電磁波波長大, 衍射效果好, 對穿牆和陰雨天氣等特殊環境下訊號的傳遞更加有利.

NB-IoT使用的頻寬約為180KHz, 支援100Kbps級別速率的小容量數據傳輸, 可以直接部署在GSM, UMTS和LTE網路之上, 至於之後的5G網路, 從相容性角度出發, 可以預見也會支援, 有助於降低部署成本, 更利於推廣.

而eMTC使用的約為1.4MHz頻寬, 最高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Mbps. 這也基本就是物聯網所需要網路速率的上限了, 因為3GPP 在R11曾定義最低連接速率標準UE Cat-1, 其上行速率為5Mbps, 下行速率而10Mbps, 而經過更深入的探討之後, 考慮到功耗等更多方面的內容之後, 其在R12又推出了更低成本, 低功耗的Cat-0, 其上下行速率定位1Mbps, 證明這是一個經過研究後普遍認同的規格.

因為面對的使用場景相同——萬物互聯, 二者在特性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比如前面說到的, 由頻譜特性帶來的訊號強連接性, NB-IoT的訊號傳輸能力在同條件下能比Cat.4 LTE提升20dB (eMTC的相同情景數據為15dB) , 能將現有的無線連接技術所支援的設備連接數量翻上幾十倍. 而且二者的連接都是都依託於其部署的網路本身, 具備通信網路級的連接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保證其承載的物聯網網路的良好運行.

有相同之處自然也是有不同點的, 在功耗方面, 速率更低的NB-IoT會更佔優勢一些, 吃一頓可以幹好幾年的活, 這樣的勞動力實在是太可愛了, 非常適合大規模物聯網系統的架設. 而eMTC雖然功耗會稍高一些, 但更強的網路具備更快速度, 更低時延, 更強定位能力等特性, 也有其更為適合的應用場景.

在實際的布局方面, 北美市場的重點集中於eMTC, 輔助性發展NB-IoT, 因為eMTC可謂是正中其4G網路優勢項的下懷, 本身就主要集中在低頻上的網路更容易推進eMTC商用. 而歐洲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亞洲地區, 因為本身4G網路的主要頻段集中在高頻, 首選就是更適合配合網路演化的NB-IoT, 當然, 先進的技術我們是肯定不會漏掉的, eMTC我們同樣大力推行. 這裡NB-IoT良好的相容性主要是由於其前身的NB-CIoT和NB-LTE技術, 其中的NB-LTE部分是本身由愛立信, 諾基亞等廠商提出的, 從起初就傾向於與LTE融合, 降低部署難度. 至於另一部分NB-CIoT則是由高通, Neull和華為等聯合提出的新技術, 能夠以超低成本等優勢搭建出符合指標的物聯網網路. 再往前裡還有一系列的前世今生, 這裡咱們只做了解, 就不過度深入了, 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在3GPP大佬組織的討 (zheng) 論 (duo) 之後, 由結合了眾家特長的NB-IoT負責作為以後的指路明燈.

到這裡, 物聯網方面現在基本的一個情況咱們算是搞清楚了, 雖然還有很多其他技術的並存, 但在大環境, 特別是我國的三大運營商政策下, 主要還是NB-IoT和eMTC佔據較大優勢, 其中NB-IoT先走著半步, 但是eMTC同樣是主推發展項目. 這情況就尷尬了呀, 畢竟兩種網路模式雖然都好, 但設備商們總要做出選擇的吧? 小編這就告訴你, 他們還真不用選, 因為高通可謂是急人之所急, 早早的就給他們想好了辦法, 兩種網路都想用, 那我就給你們打造支援多模的晶片嘛. 這點倒是和現在手機們的全網通選擇如出一轍, 參考現在全網通高通的制霸模式, 你們大概就能知道物聯網領域高通現在的優勢了.

2016年11月, 高通就聯合中國移動和愛立信, 啟動了國內首個Cat-M1測試, 並於同年12月完成了基於Cat-M1標準的數據傳輸. 單說網路方面測試可能部分同學不太明白其意義, 那咱們就說點簡單易懂的. 早在去年5月份, 高通就宣布計劃與中國移動研究院及摩拜單車展開合作, 中國移動自不用多說, 摩拜在共用單車方面的地位也是領頭企業, 而且因為本身在打造單車的時候就願意投入更多成本, 其單車從開始就是使用的智能鎖, 以此為切入口探究物聯網設備合作, 再適合不過了.

至於合作的具體內容, 就是三方啟動了中國首個eMTC/NB-IoT/GSM多模外場測試, 此次測試計劃充分利用中國移動的2G/4G多模網路, 把高通面向物聯網應用的MDM9206全球多模LTE IoT數據機應用在摩拜單車的智能車鎖上, 用以提升摩拜單車的定位及單車狀態即時監測, 管理性能.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 在似乎觸手可及的5G物聯網未來中, 多模支援會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強需求特性, 高通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優秀表現.

而且在剛剛結束的MWC期間, 高通還發布了面向MDM9206的全新 SDK, 可以幫助廠商, 應用開發者, 甚至是對物聯網領域不熟悉的傳統行業公司更便捷和簡單地開發物聯網應用. 此外, 高通還特別推出一項名為無線邊緣服務的解決方案來滿足企業與工業物聯網新客戶配置, 連接物聯網設備, 並在長時期內管理這些設備的需求.

可以說在物聯網設備的生產, 物聯網的部署等方方面面, 高通是已經都走到了前面. 說句實話, 領頭羊誕生了, 後面的羊要跟著走就容易多了, 我們也希望真正萬物互聯的未來世界, 能在高通等企業的強力推動下儘快地來到我們的身邊.


說到5G網路,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更快的速度, 這在三大應用場景中歸類為eMBB (增強型移動寬頻) , 頻寬大了, 除了帶來峰值網速的提升, 還能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網路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感受不到4G網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相對於過往的提升, 正是因為我們使用移動網路的場景大多在人口密集的區域, 大家共同努力之下, 本就有限的網路資源就很難滿足我們的使用要求了, 而在5G階段這個問題就好辦了很多, 畢竟蛋糕大了, 人多一點分起來也沒有那麼捉襟見肘.

而除了eMBB之外, 5G還有mMTC (海量物聯網) 和uRLLC (低時延, 高可靠通信) 兩種應用場景, 或者說是兩種可以提供的特性. 今天主要聊一下物聯網相關的. mMTC網如其名, 能夠保證100萬部設備/平方公裡的連接量, 這是一個恐怖而又不過分的數據, 恐怖在於其數量級, 考慮到未來萬物互聯的情況, 這個數字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而不過分則是因為單獨每台物聯網設備的網路需求並不高, 他們大多可以容忍較低的數據傳輸量和較慢的速度.

這點不難想象, 需要網路要求特別高的智能硬體, 通常出現在室內等網路環境相對較好的場景中, 必要情況下他們可以藉助Wi-Fi等眾多其他的網路形式來完成任務. 而數量更為龐大的物聯網設備更多的使命是組成這個物聯網的一環, 比如智能城市中的垃圾桶和水表等, 它們需要網路來傳遞自身數據和接收一些簡單的命令, 但主要的操作也就限制於此了. 比如垃圾桶可以及時告訴清理車某個區域的垃圾已經滿載, 急需一波清理. 又比如在收水費的時候水表可以直接把用水量資訊上傳, 省得負責抄水表的同學還要挨家挨戶去查水表, 這些操作, 網路速率要求並不高, 解決海量連接之後基本問題就不大了.

那為了大致清楚物聯網場景的現狀, 咱們還需要先了解一下NB-IoT和eMTC兩個小傢伙, 因為mMTC本身是5G標準中放到相對靠後的階段討論的部分, 這兩個小傢伙經過演化如果表現足夠強勁, 可以良好滿足5G指標的話, 是很有可能被納入標準的一部分甚至直接被採用為標準方案的, 也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潛力無窮的小寶寶了.

NB-IoT和eMTC同屬窄帶LTE技術, 這裡寬頻, 窄帶指的是頻寬大小, 頻寬不到4M的在現在統稱為窄帶. 就像前面所說, 物聯網設備大多對網速要求低, 覆蓋要求好, 所以它們都傾向於使用較低頻段網路, 低頻電磁波波長大, 衍射效果好, 對穿牆和陰雨天氣等特殊環境下訊號的傳遞更加有利.

NB-IoT使用的頻寬約為180KHz, 支援100Kbps級別速率的小容量數據傳輸, 可以直接部署在GSM, UMTS和LTE網路之上, 至於之後的5G網路, 從相容性角度出發, 可以預見也會支援, 有助於降低部署成本, 更利於推廣.

而eMTC使用的約為1.4MHz頻寬, 最高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Mbps. 這也基本就是物聯網所需要網路速率的上限了, 因為3GPP 在R11曾定義最低連接速率標準UE Cat-1, 其上行速率為5Mbps, 下行速率而10Mbps, 而經過更深入的探討之後, 考慮到功耗等更多方面的內容之後, 其在R12又推出了更低成本, 低功耗的Cat-0, 其上下行速率定位1Mbps, 證明這是一個經過研究後普遍認同的規格.

因為面對的使用場景相同——萬物互聯, 二者在特性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比如前面說到的, 由頻譜特性帶來的訊號強連接性, NB-IoT的訊號傳輸能力在同條件下能比Cat.4 LTE提升20dB (eMTC的相同情景數據為15dB) , 能將現有的無線連接技術所支援的設備連接數量翻上幾十倍. 而且二者的連接都是都依託於其部署的網路本身, 具備通信網路級的連接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保證其承載的物聯網網路的良好運行.

有相同之處自然也是有不同點的, 在功耗方面, 速率更低的NB-IoT會更佔優勢一些, 吃一頓可以幹好幾年的活, 這樣的勞動力實在是太可愛了, 非常適合大規模物聯網系統的架設. 而eMTC雖然功耗會稍高一些, 但更強的網路具備更快速度, 更低時延, 更強定位能力等特性, 也有其更為適合的應用場景.

在實際的布局方面, 北美市場的重點集中於eMTC, 輔助性發展NB-IoT, 因為eMTC可謂是正中其4G網路優勢項的下懷, 本身就主要集中在低頻上的網路更容易推進eMTC商用. 而歐洲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亞洲地區, 因為本身4G網路的主要頻段集中在高頻, 首選就是更適合配合網路演化的NB-IoT, 當然, 先進的技術我們是肯定不會漏掉的, eMTC我們同樣大力推行. 這裡NB-IoT良好的相容性主要是由於其前身的NB-CIoT和NB-LTE技術, 其中的NB-LTE部分是本身由愛立信, 諾基亞等廠商提出的, 從起初就傾向於與LTE融合, 降低部署難度. 至於另一部分NB-CIoT則是由高通, Neull和華為等聯合提出的新技術, 能夠以超低成本等優勢搭建出符合指標的物聯網網路. 再往前裡還有一系列的前世今生, 這裡咱們只做了解, 就不過度深入了, 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在3GPP大佬組織的討 (zheng) 論 (duo) 之後, 由結合了眾家特長的NB-IoT負責作為以後的指路明燈.

到這裡, 物聯網方面現在基本的一個情況咱們算是搞清楚了, 雖然還有很多其他技術的並存, 但在大環境, 特別是我國的三大運營商政策下, 主要還是NB-IoT和eMTC佔據較大優勢, 其中NB-IoT先走著半步, 但是eMTC同樣是主推發展項目. 這情況就尷尬了呀, 畢竟兩種網路模式雖然都好, 但設備商們總要做出選擇的吧? 小編這就告訴你, 他們還真不用選, 因為高通可謂是急人之所急, 早早的就給他們想好了辦法, 兩種網路都想用, 那我就給你們打造支援多模的晶片嘛. 這點倒是和現在手機們的全網通選擇如出一轍, 參考現在全網通高通的制霸模式, 你們大概就能知道物聯網領域高通現在的優勢了.

2016年11月, 高通就聯合中國移動和愛立信, 啟動了國內首個Cat-M1測試, 並於同年12月完成了基於Cat-M1標準的數據傳輸. 單說網路方面測試可能部分同學不太明白其意義, 那咱們就說點簡單易懂的. 早在去年5月份, 高通就宣布計劃與中國移動研究院及摩拜單車展開合作, 中國移動自不用多說, 摩拜在共用單車方面的地位也是領頭企業, 而且因為本身在打造單車的時候就願意投入更多成本, 其單車從開始就是使用的智能鎖, 以此為切入口探究物聯網設備合作, 再適合不過了.

至於合作的具體內容, 就是三方啟動了中國首個eMTC/NB-IoT/GSM多模外場測試, 此次測試計劃充分利用中國移動的2G/4G多模網路, 把高通面向物聯網應用的MDM9206全球多模LTE IoT數據機應用在摩拜單車的智能車鎖上, 用以提升摩拜單車的定位及單車狀態即時監測, 管理性能.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 在似乎觸手可及的5G物聯網未來中, 多模支援會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強需求特性, 高通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優秀表現.

而且在剛剛結束的MWC期間, 高通還發布了面向MDM9206的全新 SDK, 可以幫助廠商, 應用開發者, 甚至是對物聯網領域不熟悉的傳統行業公司更便捷和簡單地開發物聯網應用. 此外, 高通還特別推出一項名為無線邊緣服務的解決方案來滿足企業與工業物聯網新客戶配置, 連接物聯網設備, 並在長時期內管理這些設備的需求.

可以說在物聯網設備的生產, 物聯網的部署等方方面面, 高通是已經都走到了前面. 說句實話, 領頭羊誕生了, 後面的羊要跟著走就容易多了, 我們也希望真正萬物互聯的未來世界, 能在高通等企業的強力推動下儘快地來到我們的身邊.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