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池中國網統計顯示, 目前披露2017年度業績預告的鋰電池企業已有36家, 報喜公司達到30家, 佔總數比例超八成, 其中盈利增長上限超過100%的公司達13家, 占預告數量超三分之一. 但也有企業在2017年的激烈競爭中業績預虧,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業績分化嚴重.
據悉, 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 補貼標準預期從嚴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 面臨 '上擠下壓' 困境的多數鋰電池企業的日子顯得有些苦哈哈.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企業淨利同比增長較低. 二是成飛整合等企業淨利潤同比下滑.
而在上遊礦產資源的爭奪戰中, 企業年報業績大不同: 同樣布局鹽湖提鋰, 鹽湖股份等三家公司卻有喜有悲. 藍曉科技通過技術創新適應各領域的市場需求變化, 實現了各領域的穩步增長, 淨利達0.86億元至1.0億元;鹽湖提鋰行業的新星藏格控股淨利為13億元至15億元;而鹽湖股份由於部分項目建設周期長, 投資較大, 產品成本價格高於市場售價等原因, 造成淨預虧達45.2億元至35.4億元.
分析認為, 目前整個鋰電行業壓力很大. 從短期看, 補貼退坡可能會使部分企業利潤受到影響;但從長遠看, 補貼的逐步退坡可以倒逼一些企業去追求技術進步, 降低成本, 提升性能, 更有助於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 雖然目前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業績分化嚴重, 但能否踩准行業發展節奏, 實現華麗轉身乃至高質量發展, 一切要看企業對市場的分析判斷和把握髮展機遇的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