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前2月1日, 上報招股書申報稿, 到3月8日, 首發申請通過, 富士康IPO '閃電' 過會僅用36天, 創造A股IPO過會新速度. 預計富士康例行拿到批文, 發行上市最快將於本月完成, 富士康也將一躍成為A股科技股龍頭股.
'巨無霸' 富士康 '閃電' 過會
富士康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 研發, 製造與銷售業務, 依託於工業互聯網為全球知名客戶提供智能製造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 主要產品涵蓋通信網路設備, 雲服務設備, 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 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 寬頻和無線網路, 多媒體服務運營商的基礎建設, 電信運營商的基礎建設, 互聯網增值服務商所需終端產品, 企業網路及數據中心的基礎建設以及精密核心零組件的自動化智能製造等.
目前富士康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31家境內子公司和29家境外子公司. 富士康的主要客戶包括 Amazon, Apple, ARRIS, Cisco, Dell, HPE, 華為, 聯想, NetApp, Nokia, nVidia 等, 皆為全球知名電子行業品牌公司.
報告期內, 富士康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合計數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76.81%, 78.63% 和 72.98%, 其中來自大客戶蘋果的收入約佔當期營業收入總額的 20%-30%左右, 2017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約為10.14%, 整體毛利率偏低.
此次富士康IPO成功擬募集資金272.53億元, 將有助於其憑藉國內的資本市場帶來轉型升級的新發展. 不過, 截止富士康申請上市時, 公司成立時間不超過3年, 也存在重組前扣非淨利潤為零等硬傷以及同行業競爭的問題, 但證監會確實開了 '綠燈' 一路通行.
從2月1日, 上報招股書申報稿; 2月9日, 公布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 2月22日, 招股書就進入 '預披露更新' 狀態; 3月8日, 富士康首發申請通過. 36天就完成從招股書申報到成功過會, 富士康IPO速度堪稱 '光速' , 創下A股市IPO上市新記錄.
帶動富士康概念股猛漲
事實上, 富士康的A股IPO進程從一開始就按下了快進鍵, 與富士康相關的概念股也在一路猛漲, 多家公司紛紛表示與富士康存在合作.
在富士康概念股中, 王子新材, 勝宏科技稱, 富士康為公司第一大客戶; 意華股份, 光莆股份, 安潔科技, 精測電子, 科銳國際等公司稱富士康是公司客戶; 兆馳股份, 超華科技, 深南電路, 錫業股份, 奧士康, 瀛通通訊等公司稱與富士康存在業務往來. 此外, 怡亞通稱旗下部分合資公司有與富士康合作; 江粉磁材稱, 富士康是公司子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
此外, 安彩高科的第二大股東富鼎電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是富士康旗下子公司, 持有安彩高科17.04%的股份; 宇環數控是富士康精密磨削設備提供商; 昊志機電主營高精密電主軸及其零配件, 也是富士康供應商. 深南電路與富士康公司存在業務往來, 近3年, 富士康位居深南電路的境外前五大客戶之一.
而根據長江證券的估算, 募資高達近273億元的富士康總市值或達6825億元, 這相當於8.5個科大訊飛, 5.2個中興通訊, 2個三六零, 成為A股科技股的龍頭股, 這必然會牽動各方資本的神經, 富士康概念股又將會持續大漲多久? 值得期待.
獨角獸的春天要來了
目前來看, 即便出現經營時間未滿三年等硬傷, 但富士康依舊順利上會過審, 並且從披露到上會不足一個月. 分析認為, 富士康的閃電速度是借了獨角獸企業或可 '即報即審' 的春風.
早在2月28日, 官方消息稱, 證監會發行部將對包括生物科技, 雲計算, 人工智慧, 高端製造這四大新經濟領域的擬上市企業中, 市值達到一定規模的 '獨角獸' 企業, 放寬審批時間和盈利標準, 走 '即報即審' 的特殊通道.
可見監管層正在以罕見的支援力度, 歡迎新經濟, '獨角獸' 類企業在A股上市. 不過, 富士康和科技領域尤其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公司不同. A股上市的一個重要門檻是, 申請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 良性的盈利水平是能夠在A股上市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據富士康的招股書披露, 從2015年至2017年, 富士康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億, 2727億, 3545億人民幣, 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44億, 144億, 159億人民幣, 遠高於不少A股可比上市公司水平.
當然富士康的IPO進程被按下加速鍵, 推動力儼然主要來自監管層, 整個流程也將成為新經濟企業, 獨角獸公司們今後加速上市的參照.
'富士康能夠成功在A股上市, 不僅能夠為自身的轉型提供資本支援, 進入IPO快速通道也表明國家對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的重視. ' 平安證券分析師閆磊如是認為. 隨著富士康即將登陸A股市場, 搭上資本快車的富士康將在終端供應鏈諸多環節的控制更具優勢, 同時在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 5G, 智能製造技術的研發應用等會加大投入, 來滿足未來智能製造的產能需求, 也將有望帶動供應鏈企業實現協同發展, 尤其是本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