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前2月1日, 上报招股书申报稿, 到3月8日, 首发申请通过, 富士康IPO '闪电' 过会仅用36天, 创造A股IPO过会新速度. 预计富士康例行拿到批文, 发行上市最快将于本月完成, 富士康也将一跃成为A股科技股龙头股.
'巨无霸' 富士康 '闪电' 过会
富士康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 研发, 制造与销售业务, 依托于工业互联网为全球知名客户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设备, 云服务设备, 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 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 宽带和无线网络, 多媒体服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 电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 互联网增值服务商所需终端产品, 企业网络及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以及精密核心零组件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等.
目前富士康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31家境内子公司和29家境外子公司. 富士康的主要客户包括 Amazon, Apple, ARRIS, Cisco, Dell, HPE, 华为, 联想, NetApp, Nokia, nVidia 等, 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
报告期内, 富士康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数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6.81%, 78.63% 和 72.98%, 其中来自大客户苹果的收入约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 20%-30%左右, 2017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约为10.14%, 整体毛利率偏低.
此次富士康IPO成功拟募集资金272.53亿元, 将有助于其凭借国内的资本市场带来转型升级的新发展. 不过, 截止富士康申请上市时, 公司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 也存在重组前扣非净利润为零等硬伤以及同行业竞争的问题, 但证监会确实开了 '绿灯' 一路通行.
从2月1日, 上报招股书申报稿; 2月9日, 公布招股书申报稿和反馈意见; 2月22日, 招股书就进入 '预披露更新' 状态; 3月8日, 富士康首发申请通过. 36天就完成从招股书申报到成功过会, 富士康IPO速度堪称 '光速' , 创下A股市IPO上市新记录.
带动富士康概念股猛涨
事实上, 富士康的A股IPO进程从一开始就按下了快进键, 与富士康相关的概念股也在一路猛涨, 多家公司纷纷表示与富士康存在合作.
在富士康概念股中, 王子新材, 胜宏科技称, 富士康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意华股份, 光莆股份, 安洁科技, 精测电子, 科锐国际等公司称富士康是公司客户; 兆驰股份, 超华科技, 深南电路, 锡业股份, 奥士康, 瀛通通讯等公司称与富士康存在业务往来. 此外, 怡亚通称旗下部分合资公司有与富士康合作; 江粉磁材称, 富士康是公司子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
此外, 安彩高科的第二大股东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是富士康旗下子公司, 持有安彩高科17.04%的股份; 宇环数控是富士康精密磨削设备提供商; 昊志机电主营高精密电主轴及其零配件, 也是富士康供应商. 深南电路与富士康公司存在业务往来, 近3年, 富士康位居深南电路的境外前五大客户之一.
而根据长江证券的估算, 募资高达近273亿元的富士康总市值或达6825亿元, 这相当于8.5个科大讯飞, 5.2个中兴通讯, 2个三六零, 成为A股科技股的龙头股, 这必然会牵动各方资本的神经, 富士康概念股又将会持续大涨多久? 值得期待.
独角兽的春天要来了
目前来看, 即便出现经营时间未满三年等硬伤, 但富士康依旧顺利上会过审, 并且从披露到上会不足一个月. 分析认为, 富士康的闪电速度是借了独角兽企业或可 '即报即审' 的春风.
早在2月28日, 官方消息称, 证监会发行部将对包括生物科技,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这四大新经济领域的拟上市企业中, 市值达到一定规模的 '独角兽' 企业, 放宽审批时间和盈利标准, 走 '即报即审' 的特殊通道.
可见监管层正在以罕见的支持力度, 欢迎新经济, '独角兽' 类企业在A股上市. 不过, 富士康和科技领域尤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不同. 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门槛是, 申请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 良性的盈利水平是能够在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据富士康的招股书披露, 从2015年至2017年, 富士康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 2727亿, 3545亿人民币,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44亿, 144亿, 159亿人民币, 远高于不少A股可比上市公司水平.
当然富士康的IPO进程被按下加速键, 推动力俨然主要来自监管层, 整个流程也将成为新经济企业, 独角兽公司们今后加速上市的参照.
'富士康能够成功在A股上市, 不仅能够为自身的转型提供资本支持, 进入IPO快速通道也表明国家对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重视. ' 平安证券分析师闫磊如是认为. 随着富士康即将登陆A股市场, 搭上资本快车的富士康将在终端供应链诸多环节的控制更具优势, 同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 5G, 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等会加大投入, 来满足未来智能制造的产能需求, 也将有望带动供应链企业实现协同发展, 尤其是本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