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旗下主機板大廠華擎2017年獲利能力終回升, 雖仍未重返2013年前榮景, 然受惠挖礦題材加持, 6日股價來到近7個月來高點, 值得關注的是, 華擎成立以來聚焦PC主機板產品, 近年則轉型再跨入IPC, 伺服器主機板市場, 然近期傳出將於4月首度跨入繪圖卡市場, 並專攻超微(AMD)平台. 市場預期, 隨著高階主機板比重拉升及IPC, 伺服器深耕效益漸顯, 最重要是新增價格大漲的繪圖卡業務, 第2季業績將較近年同期有明顯彈升, 若挖礦潮未降溫, 2018年全年營運可期, 憑藉品牌實力及繪圖卡獲利挹注, 每股稅後(EPS)有機會回到9元大關. 華擎2017年全年營收達92.12億元, 稅後淨利4.69億元, EPS達4.02元, 較2016年1.39元明顯成長, 寫下3年來新高, 董事會也通過將配發4元現金股利. 華擎2018年1月營收達9.15億元, 月增21.54%, 年增35.05%, 自結獲利6,900萬元, EPS約0.57元. 事實上, 曾是和碩集團小金雞的華擎, 近年表現並不理想. 其於2002年成立, 2007年11月以每股268元承銷價掛牌上市, 但經曆2年產品定位調整期, 2009年在升任為營運長的許隆倫操盤下, 出貨量及獲利能力才又回到過去實力; 2009年合并營收達96.2億元, 較2008年穀底59.1億元大增63%, 稅後淨利11.2億元, 較2008年6.8億元成長65%, EPS 9.72元, 然在2011年站上EPS 11.37元高點後, 營運動能卻開始減弱, 2014年更因受到越南暴動導致當時英特爾(Intel)9系列晶片集主機板新品與舊款產品出貨延宕與成本提升衝擊, 全年獲利出現腰斬, EPS由2013年9.23元跌至4.4元, 再因大陸市佔續跌, 以及IPC, 伺服器主機板仍在深耕期, 尚未對獲利帶來顯著貢獻, 使得華擎2015年更只剩下2.09元, 2016年再跌至1.39元, 全年主機板出貨跌破400萬片. 2017年華擎終見營運回溫曙光, 符合市場預期, EPS繳出4元以上成績. 據了解, 雖然全球主機板市況不佳, 華擎出貨也未見成長, 然由於對手技嘉出貨實力大減, 華擎搶食市佔有成, 中高階主機板比重明顯拉升, 推升ASP進一步成長, 加上針對挖礦市場而設計的主機板系列供不應求, 令獲利不減反增, 且5年前開始投入IPC與伺服器主機板, 准系統領域, 深耕效益漸顯, 尤其是IPC於2015年起已逐年繳出小幅獲利成績, 伺服器則是在歐美, 亞太與大陸客戶續增加持下, 2017年底終迎來損益兩平. 在IPC與伺服器主機板出貨轉強帶動下, 華擎2017年底主機板佔整體營收比重約降至70%左右, 較2016年85%的高度仰賴狀況有所改善. 成立以來除主機板外, 華擎曾切入智能監控系統, Netbook, NB等領域, 成效並不如預期, 最後淡出市場, 近年除聚焦主機板外, 在升任總經理的許隆倫操盤下, 全力轉進IPC, 伺服器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 走出低潮的華擎, 2018年將逐年迎來IPC, 伺服器利潤收割期, 同時最重要的是成功搶搭挖礦列車, 除主機板銷售穩健外, 預計4月將正式進軍繪圖卡戰場, 專攻超微平台. 華擎4月起新增價格大漲的繪圖卡業務, 第2季業績料將較近年同期有明顯彈升, 若挖礦潮未降溫, 2018年全年營運可期, 憑藉品牌實力及價格漲勢強勁的繪圖卡獲利挹注, 獲利能力將大躍升, EPS甚至有機會回到9元大關. 不過, 由於超微供貨未見明顯擴增, 隨著華擎加入超微繪圖卡陣營, 勢將影響對手群出貨, 如同樣是超微陣營的撼訊, 而市場則是傳出, 目前超微則是縮減技嘉訂單以分給華擎. 繪圖卡業者則表示, 只要挖礦潮未減, 有卡在手就能大賺, 華擎加入分食影響應不大, 但若挖礦需求減退, 或是比特大陸(Bitmain)如預期最快在第2季就推出專為以太幣等挖礦專用ASIC礦機, 恐將大幅衝擊原本以繪圖卡為主的PC挖礦市場, 包括所有繪圖卡及通路業者, 甚至是NVIDIA, 超微都將面臨出貨, 獲利衰退危機, 而屆時可觀察的是, 台積電, 創意等礦機供應鏈則將迎來ASIC礦機出貨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