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成都高新1年 | 格芯帶來了什麼

2017年2月10日, 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的一片空地上, 本報記者現場見證了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商, 美國Globalfoundries(以下簡稱 '格芯' )CEO桑傑·賈為公司12英寸晶圓成都製造基地項目培土奠基的一幕——格芯入高新, 與英特爾, 京東方, 德州儀器, 富士康等電子產業巨頭比鄰而居.

2018年3月2日, 當記者再次來到這裡時看到, 數棟五六層高的廠房已拔地而起, 近500名工人忙碌其間. 根據計劃, 本月底, 項目一期的生產設備就將入場, 搬入晶片廠房. 目前晶片廠房的外牆立面施工已全部完成, 總坪管網已完成60%, 工人們正在對潔淨室生產區域進行裝修.

而再過10天, 格芯位於成都的子公司 '格芯(成都)整合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格芯(成都)' )就將迎來1歲 '生日' ——去年3月16日, 帶著 '總投資超100億美元' '四川改革開放以來最大外資項目' '格芯在中國最大最先進的12英寸晶圓廠' 等光環, 格芯(成都)註冊成立, 閃亮登場, 在全球同行的注目禮中成長.

回望格羅方德入蓉近1年時間裡的種種動作, 或許能夠更清楚地看到, 格芯(成都)和12英寸晶圓項目已經和正在為成都帶來什麼.

一塊最後拼圖

落戶高新 格芯為成都補齊產業拼圖

整合電路製造是資金, 人才和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 3大條件缺一不可. 如果說市場是格羅方德落戶的大前提, 那麼產業基礎則是 '大條件' . 在這方面, 成都高新區的產業 '簡曆' 無疑是優異的.

2003年, 英特爾在成都投資3.75億美元建廠, 成都的整合電路產業走上了高速發展的 '快車道' . 近年來, 成都把電子資訊產業作為 '突出發展' 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 採取 '外引+內培' 模式, 全力做粗拉長產業鏈, 已發展成為中國的 '電子資訊產業第四極' .

隨著 '電子資訊產業第四極' 的磁石效應不斷放大, 目前以成都高新區為代表的成都整合電路 '朋友圈' 中, 還包括了德州儀器, 聯發科, 飛思卡爾, 展訊等國際巨頭. 而格芯(成都)的落戶, 為成都的整合電路產業鏈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12英寸晶圓生產加工, 形成了從整合電路設計, 晶圓製造到整合電路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

22FDX工藝 讓格芯信心十足

根據計劃, 格芯成都12英寸晶圓製造基地一期建設主流CMOS工藝12英寸晶圓生產線, 二期建設其最新的22FDX 22nm FD-SOI工藝12英寸晶圓生產線, 總產量將達到每月8.5萬片晶圓片. 格芯22FDX工藝採用22nm FD-SOI(全耗盡絕緣矽)晶體管架構, 為使用電池供電的無線智能系統提供業界最佳的性能, 功耗和面積組合, 產品將廣泛應用於移動終端, 物聯網, 智能設備, 汽車電子等領域. 目前, 這項技術正在位於德國德累斯頓的格芯Fab1工廠進行技術驗證.

在中國推廣22FDX工藝, 格芯信心十足. 格羅方德的微信公眾號 'globalfoundries' 平均每3天就會推送一篇相關業界報道. 在3月2日的一篇推送中, 格芯Fab1工廠總經理兼全球高級副總裁Thomas Morgenstern博士透露, 索尼新一代智能手錶中的GPS晶片就採用了FD-SOI工藝, 與目前市場上最優秀的GPS產品相比(功耗大概在10mW), 採用FD-SOI技術的晶片功耗僅1mW, 有著明顯的技術優勢, 這讓格芯對22FDX的未來充滿信心.

格芯立足成都 打造世界產業鏈

格芯, 意在 '革新' . 除了帶來新技術, 格芯在成都還有更大的 '野心' . 去年5月, 格芯宣布與成都市合作, 共同推動實施FD-SOI生態圈行動計劃, 在成都建立基於22FDX工藝的世界級生態系統. 去年10月, 格芯在成都高新區召開了格芯(成都)供應商座談會, 將130餘家供應商企業代表請到了成都.

據了解, 目前國內有芯原微電子, 上海複旦微電子, 國科微, 瑞芯微電子等多家整合電路設計企業已採用了22FDX技術, 加入生態圈計劃. 格芯的長期合作夥伴馬來西亞友尼森集團也在1月宣布在成都增加投資——國內外上下遊企業, 都因為 '格芯' 這塊 '金字招牌' , 向成都高新區聚集.

未來, 格芯還將在成都建立多個專註智慧財產權開發, 整合電路設計中心, 孵化成都本地的無晶圓廠企業, 建立與有關高校間的合作夥伴關係, 開展FD-SOI相關課程, 研究計劃及設計競賽……

立足成都, 輻射世界, '革新' 生態圈, 格芯可期.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