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新三板企業瓜分國家大基金1.4個億
據挖貝網了解, 國家大基金在成立不到4年的時間裡, 砸向中國整合電路產業的資金超千億, 目前的投資已經完全覆蓋了整合電路製造, 封裝的龍頭公司, 部分覆蓋了設計, 設備, 材料類上市公司, 並涉足第三代半導體, 感測器等領域, 涉及20餘家A股上市公司和4家新三板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 近年來國家大基金給圓融科技(832502), 貝特萊(835288), 晟矽微電(430276), 創達新材(832990)等4家公司的投資金額累計1.4億元.
4家新三板企業的持股主體略有不同, 國家大基金分別通過子基金或關聯基金北京整合電路製造和裝備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 深圳南山鴻泰股權投資基金, 上海武嶽峰整合電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 上海聚源聚芯整合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中心進入.
其中最先引得國家大基金關注的當屬圓融科技. 2014年10月, 也就是國家大基金成立僅一個月以後, 圓融科技就獲得其4000萬元的投資. 截至2017年6月, 國家大基金仍持有圓融科技1678萬股股票, 持股比例達6%, 位列公司第四大股東.
之後, 國家大基金分別於2017年7月, 12月, 2018年1月先後花費5000萬元, 3000萬元, 2046萬元分別入股貝特萊, 晟矽微電, 創達新材3家新三板整合電路企業, 目前位列這3家公司的第4, 第3, 第8大股東.
這4家公司為何受到青睞?
挖貝網分析發現, 上述4家企業有些共同特點: 研發能力強和擁有高端人才. 有的手握90多項專利, 有的研發強度高達30%, 有的引進國外技術專家.
圓融科技, 作為一家主要從事LED外延片與晶片的研發, 生產和銷售的電子設備製造商, 截止2017年6月, 圓融科技共計擁有97項專利技術, 其中40項國內發明專利及2項美國發明專利, 50項實用新型專利, 5項外觀設計專利, 另有187項國內發明專利, 4項國際發明專利與21項實用新型專利, 1項外觀設計專利以及4項PCT專利正在申請受理中.
貝特萊, 晟矽微電, 創達新材3家新三板整合電路企業也分別掌握著43項, 11項, 38項專利技術, 擁有4項, 2項, 22項發明專利.
團隊建設方面, 創達新材引進韓籍著名塑封料技術專家, 特聘國內著名學者教授李和興, 武培怡, 徐華龍, 李善君, 劉曉亞為公司專家委員會成員. 擁有畢業於著名高校化工工程及高分子複合材料專業, 有三十多年從事熱固性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發, 製造, 管理經驗的研發團隊.
晟矽微電擁有43名研發人員, 佔據公司總人數的54%, 核心研發, 經營團隊成員皆來自國內外知名MCU企業且從業經驗都超過15年.
據媒體報道顯示, 整合電路大基金第二期正在緊鑼密鼓募資之中, 籌資規模超過一期, 在1500億-2000億元左右, 資金更多將投向晶片設計領域, 目前方案已上報國務院並獲批. 若第二期投資順利實施, 縱觀整個資本市場, 誰會是下一個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