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知識分子
內容提要:
科技界呼籲多年的一件大事終於有了回應: 春節前夕, 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 就如何加強基礎科研進行整體部署. 這在我國尚屬首次, 中國科技由此迎來轉折: 由過去的以技術創新為主轉向技術創新和科學發現並重.
那麼, 基礎科研有哪些基本特徵? 中國加強基礎科研應當追求怎樣的目標? 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不久前接受筆者採訪時指出: 中國的基礎科研不能大躍進.
採訪 | 李晗冰 (本刊特約記者)
責編 | 李曉明
● ● ●
基礎科研不能自娛自樂, 要到奧運會上拿獎牌
中國現在重視基礎科研, 絕對是遲來的大好事.
基礎科研的使命是探究未知, 發現新知, 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 同文學, 藝術一樣, 科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 基礎科研所獲得的新發現, 新知識, 是由全人類共用, 為全人類服務的, 所以是地地道道的公益事業. 因此, 搞基礎科研要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自己栽樹別人乘涼的' 的胸襟, 不能說 '今天栽樹明天就要乘涼' , 或者 '自己栽樹只能自己乘涼' .
現代科學發軔於歐洲的文藝複興, 由於各種原因, 中國並沒有主動去擁抱這件事. 長期以來, 我們基本上處於學習, 跟蹤的狀態, 享用甚多, 貢獻很少.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給世界的印象不能只是 '買買買' . 中國的人口佔世界的五分之一, 而且中國人聰明努力, 應該為人類的科學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且, 哪怕是你做了一點點貢獻, 別人也會認可. 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而榮獲諾獎, 就是很給中國人長臉的事兒. 因此, 加強基礎科研, 為全人類科學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應該成為中華民族複興的題中應有之義.
同時也要看到, 基礎科研又屬於全球化的開放體系, 不管是誰做出的成果, 都要拿出來擺在一個桌子上, 國際同行都可以參與. 科研成果發表後, 同行首先要證偽, 之後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走, 把認知推向新的高度.
換句話說, 中國搞基礎科研不能只局限在中國, 要參與全世界的大迴圈. 這就要對全世界的科學發展有所了解, 弄清楚在全球的科研體系中, 自己到底處在什麼樣的生態位上.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 中國搞基礎研究的目的是什麼? 是要培養隊伍? 是要在某些學科上掌握話語權, 建立實力很強的國家隊? 還是要真正在某些領域有原創性的發現? 在我看來, 這些目標不見得一致.
顯而易見的是, 中國加強基礎科研不能關起門來自娛自樂. 要把自己放到國際的基礎科研體系裡面, 爭取做出有影響的貢獻. 否則你忙活了半天, 在國際科研社區裡什麼聲響都沒有. 就像花樣滑冰, 你在團結湖滑得不錯, 還能跳一圈, 周圍觀眾拍手叫好, 你自己也挺得意. 但這僅僅是自娛自樂.
自娛自樂, 在國內當個學霸, 也活得很體面, 而且還能帶一群人玩. 但是呢, 你能不能參加奧運會比賽? 能不能拿名次?
除了拿名次, 還要考慮能不能引領. 搞科研有兩個層次, 一個是在別人挖的坑裡澆水填土, 一個是自己在前面挖個坑, 讓別人在這個坑裡澆水填土.
走到前面, 開拓出屬於自己的領地, 進而引領某個或多個領域的科學發展, 應當成為中國搞基礎科研的大邏輯.
我最擔心的事情, 是中國搞基礎科研很容易大躍進
中國應該怎麼搞基礎科研? 我最擔心的事情, 是很容易走大躍進的路子.
因為我們之前基礎太差, 底子太薄, 現在終於有機會快速發展; 但我們又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人才儲備去全面發展, 就只好選取目前看似有優勢的領域快速發展, 也就是常說的 '集中精力辦大事' . 之前搞的幹細胞計劃, 和現在正在力推的腦科學計劃等, 就是這樣的路數.
'集中力量辦大事' 聽上去似乎沒有錯, 但是 '大事' 如果選錯了怎麼辦? 不但不能彎道超車, 而且會把車開到死路上去.
那麼多高智商的人精心謀劃的 '大事' , 怎麼會選錯呢? 這就涉及基礎科研的最大特徵: 不確定性. 和技術路線和目標產出都相對明確的技術工程完全不同, 基礎科研的 '未知數' 很多, 不但走什麼樣的路子不清楚, 何時能取得突破, 突破的結果到底是什麼, 也都充滿變數. 特別是前沿的科學探索, 不要說大同行, 就連搞這個領域的科學家都只能 '摸著石頭過河' , '只管耕耘不問收穫' . 對於前沿探索來說, 成功只能是小機率事件, '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 是基礎科研中常有的事兒.
舉一個例子. 你把中國最優秀的腦科學專家找來問: 過去20年神經研究最重要的進展是什麼? 答案肯定是 '光遺傳學' . 藉助這一技術, 科學家能夠比較清楚地觀察各個腦區精細的神經元活動, 從而解析它們的功能. 但這項技術的關鍵突破並不是腦科學家的功勞, 而是源自研究綠色單細胞水藻趨光性的德國科學家. 後來搞腦科學的人把它應用於神經科學研究, 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你搞 '腦科學計劃' , 肯定不會把研究水藻的人拉進來吧?
再一個例子, 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可以說是過去20年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突破, 但這一技術最開始是研究細菌如何抗噬菌體的科學家搞出來的, 而這是個非常小的領域, 當時研究的人絕對屬於 '小眾中的小眾' . 因為他們的多年研究的積累, 才有後來伯克利, 麻省理工的科學家介入, 最後搞出了現在用途廣泛的基因編輯. 如果你一開始就要做基因編輯, 可能嗎?
除了違背了不確定性這個基礎科研的最基本特徵, 從操作層面來看, '集中力量辦大事' 也值得商榷.
中國要想在基礎科研有所突破, 必須有一批在國際前沿真正有學術話語權, 受人尊重的科學家長期潛心耕耘. 我國這方面的科學家本來就屈指可數, 搞 '大計劃' 就得把這些人拎出來, 讓他們當牽頭人. 把這些人拎出來的結果是什麼? 誤己害人.
我一直強調, 科研本身就是個技術活兒. 曲不離口, 拳不離手, 只有日複一日, 年複一年地在實驗室思考, 動手, 在聽的見炮聲的第一線摸爬滾打, 才有可能突破. 我自己就深有體會: 三天不練, 自己知道; 三周不練, 同事知道; 三個月不練, 全球同行都會知道. 但是, 又要讓你當 '大計劃' 的牽頭人, 做各種和學術無關的事情, 你怎麼辦? 就得裝嘛! 你裝, 下面的人也會跟著裝. 裝的結果, 不用我說, 有許多現成的例子.
當然, 不是說經驗不重要. 但是, 如果因為他有基礎科研某方面的經驗就讓他當領導, 指揮別人, 肯定是錯的——現在的科技發展這麼快, 所謂的經驗很快就會變成無用的 '老黃曆' , 甚至會起反作用.
其實大躍進在中國科技界不是新鮮事兒. 在此之前, 既有幹細胞計劃, 也有重大傳染病防治, 新藥研發等重大專項. 搞了這麼些年, 投了那麼多錢, 這些 '計劃' '專項' 有什麼真正有影響的產出呢? 當然, 結題時肯定是能交賬的, 比如發了多少論文, 培養了多少人, 說起來也是 '碩果累累' , 但是五年之後, 十年之後回過頭來看, 這些 '計劃' '專項' 產出了什麼? 留下了什麼真正有影響的東西?
大躍進當然有它的好處, 就是有聲勢, 有規模, 尤其是在國內會很快就容易形成一定的聲勢. 但它的結果, 最後肯定是數文章, 數影響因子, 數培養了多少博士. 我們搞基礎科研要達到什麼目的? 培養人才, 發文章, 當然都是要有的了, 但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
加強基礎科研, 如果還要 '集中力量辦大事' , 就不能不總結之前的經驗教訓. 咱們總不能老是 '狗熊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 吧?
最清晰的一條路, 是在有基礎的高校和研究所, 建立寬鬆自由, 資源共用的環境, 讓大批的優秀年輕人自由探索
中國強化基礎科研, 如果沒有在各個領域被世界同行尊重的學者, 是不可能的. 因為 '不知道哪塊雲彩會下雨' , 所以還是要建立一個平衡發展的生態體系, 讓大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裡心無旁騖, 精耕細作. 但是我們現在的環境和做法, 是不是有利於讓踏踏實實在科研第一線做研究的人有出頭之日?
具體應該怎麼做? 我是覺得, 最清晰的一條路, 是在有基礎的高校和研究所, 建立寬鬆自由, 資源共用的環境和條件, 讓大批的優秀年輕人自由探索.
北生所走的, 就是這樣的路子. 我們的做法, 不外乎幾條——
一是在科技部, 北京市政府的支援下搭建平台, 給年輕人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援, 讓他們自主選擇課題, 自由開展探索;
二是制定統一的考核規則, 五年進行一次國際匿名評估, 通過的留下, 提高薪酬和科研經費, 通不過的走人;
三是對實驗室主任實行年薪制, 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讓他們能過上相對有尊嚴的生活;
四是文化建設, 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好的科學, 敢於做有風險的科學問題.
從建所至今, 儘管中間曆經坎坷, 走了不少學術骨幹, 但回過頭去看, 無論是科研產出還是成材率, 北生所都是很高的.
如今在中國的高校, 生命科學走在前面的清華, 北大, 浙大 , 走的都是這樣的路子. 其中的要義, 就是搭建平台, 共用資源, 讓優秀的年輕人放手一搏. 只要把體系建設好了, 任何聰明肯乾的人來了, 都能幹好.
十多年來我一直強調, 為年輕人賦能. 科學研究很像競技體育, 一個是突破人類智力極限, 一個是突破人類體力極限, 都非常殘酷, 需要最頂尖的聰明人全心全意地幹, 才有勝出的機會.
中國目前並不缺優秀的年輕人和經費, 缺的是好的科研環境, 特別是鼓勵年輕人心無旁騖, 精耕細作的科研軟環境.
千萬不要忘了這一條: 真正的聰明人是不願意給別人打工的.
大家想想: 合作社, 人民公社搞了那麼多年, 把大家搞的沒飯吃; 土地分給農民以後, 咋就打那麼多糧食, 以致於得糖尿病呢? 種地是這樣, 搞科研也是這個理兒.
推而廣之, 政府對基礎科研也應該如此. 不是說政府不該管, 而是你要管什麼, 怎麼管. 政府最該做的, 是想方設法把科研經費弄足, 把環境弄好, 而不是具體幹這個幹那個.
總之, 加強基礎科研不要大波轟, 一刀切, 而應給大家創造一個物種豐富, 共榮共生, 光照充足的生態環境, 裡面有大樹也有小草, 大家都能人盡其才, 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