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CES, 黑科技的熱鬧背後, 映射的是中國企業追趕國際巨頭的堅定步伐.
這可能是史上中國參展商最多的CES. 來自CES網站的資訊顯示, 約500家參展公司的名稱中帶有 '深圳' 字樣, 占所有參展商的約10%, 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正成為不容忽視的趨勢.
在智能家電, 智能設備, 智能汽車等領域中, 國外企業率先出發, 市場較快開始普及, 應用也趨於成熟, 中國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依然客觀存在.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薑風曾向第一財經表示, 中國家電品牌的全球影響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才有真正的話語權.
但另一方面, 在這些前沿海域, 如何利用智能為產業注入新動力成為中外企業紛紛探索的對象——這對於中國企業而言, 是千載之機, 它們正醞釀著一個力量轉移互換的機會.
三大差距
規模與利潤, 核心技術與研發能力, 產業鏈與產品線, 成為中外企業最關鍵的三大差距.
規模和利潤是任何企業都繞不開的關鍵詞.
放眼全球, 就白色家電企業而言, 美的, 海爾, 格力這中國三大白電巨頭的營收規模在2017年已超越美國惠而浦, 瑞典伊萊克斯等歐美對手. 但是, 如果與三星, LG, 松下這些日韓綜合性電子企業相比, 則中國白電三巨頭的營收規模還有相當差距.
從上市公司看, 美的集團是中國營收, 利潤規模最大的家電類企業. 2017年前三季, 美的集團實現營收1869.5億元, 淨利潤149.98億元, 今年年初市值已破4000億元. 預計2017年全年營收將超過2300億元, 淨利潤約200億元左右. 而三星電子2017年全年的收入達到239.58萬億韓元(約2235億美元), 營業利潤達到53.65萬億韓元(約500億美元), 去年11月市值曾破3200億美元. 雖然三星電子的最大利潤來自晶片, 但其中體量的差距足以讓美的們警覺.
在汽車領域亦是如此. 大眾集團2017財年全球交付1070萬輛汽車, 營業收入為230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000億元), 淨利潤達116.3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04.6億元);豐田汽車公司則預測其2017財年, 公司銷售額和純利潤將分別達到2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000億元)和2.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17.5億元). 反觀國內, 規模最大的上汽集團, 2017年的銷量規模接近700萬輛, 預計淨利潤也僅有342億元, 與大眾, 豐田差距明顯;而剛剛入股戴姆勒的明星車企吉利, 其2017年的淨利潤預計100億元, 更是相差甚遠.
相比起發展較為成熟的家電和汽車產業, 智能設備的差距則更為明顯. 從用戶規模來看, 海外市場明顯佔有優勢.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 美國用戶在智能音箱上使用語音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其在智能手機上使用語音的時間. 相比較而言, 國內的智能家居產品才剛起步, 用戶數據積累仍然非常有限. 而且, 各廠商的同質化程度很高, 沒有明顯的特點和優勢.
根據調研機構eMarketer的最新研究報告, 在智能語音控制音箱市場中, 亞馬遜已經佔據超過70%的市場份額, 穀歌市場份額為24%. 蘋果也最新發售了主打音樂的智能音箱產品HomePod. 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由中國團隊創立的智能硬體公司Emotech創始人CEO莊宏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比中外智能家居領域, 美國的普及率明顯更高. '
除了上述在前端顯而易見的數據之外, 隱藏在後端的核心技術, 研發能力等方面, 國內企業也仍需破除藩籬.
'汽車智能化很重要, 但我國自身具備的條件卻並不盡如人意. 在智能汽車的研發上投入少, 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是關鍵的, 共性的, 核心技術的缺失, 關鍵零部件長期被國外大企業所壟斷, 更讓我們憂慮的是國外幾乎所有的整車企業都在智能化研發與應用方面投入巨資, 前瞻布局, 而世界級系統的供應商甚至先於我們這些整車企業開展了汽車智能化方面的研發. '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董事長徐和誼曾這樣反思過中外車企的差距.
這也是業內的共識. 中國車企的短板在於人才與核心技術的缺失, 以及在研發投入上的不足. 數據顯示, 2017年全球車企研發投入TOP10的企業中, 清一色都為跨國品牌. 其中,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以136.72億歐元連續第二年坐穩研發投入第一的寶座, 緊隨其後的是通用和戴姆勒, 在研發上的投入分別為76.84億歐元, 75.36億歐元. 來自中國的汽車品牌上汽集團以12.84億歐元的研發投入在汽車類企業中排名第19名.
家電領域, 中國家電企業在技術研發上不惜重金投入, 有後來居上之勢. 據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 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的《2017全球創新報告》, 在家電領域, 美的2016年的發明專利數量居全球第一, 其次是格力, 海爾, 前三位全部是來自中國的企業, 而這樣的情況已經連續了三年. 但從研發到產品, 再到市場表現, 仍然需要一個過程. 美的, 格力們想要成為全球高端家電品牌還需努力.
此外, 產業鏈與產品線也存在差距. 如, 三星電子的業務覆蓋黑電, 白電, 手機, 晶片和面板, 同時是全球最大的彩電, 手機, 晶片, OLED面板供應商. 相比而言, 中國家電企業中, 黑電, 白電龍頭各不相同, 格力, 海爾分別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 冰箱洗衣機供應商, 美的擁有完整的空調, 冰箱, 洗衣機, 微波爐和洗碗機產業鏈以及廚房電器, 小家電產品群, 旗下美芝是全球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供應商, 但是它們的黑電業務較弱, 也沒涉足晶片面板.
三大原因
企業與市場的起步均較晚, 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 技術及人才儲備薄弱, 是造成中外企業差距的最重要的三大因素.
'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還是在於技術的積累. 英偉達的技術積累長達30年, 才迎來了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的風口. 相比之下, 中國的晶片技術發展起步較晚, 至今還沒有一家能夠在全球範圍具有影響力的自動駕駛的技術供應商, 中國有一些技術提供商, 但是還是相對低端的技術. ' 談及在人工智慧, 自動駕駛領域的差距, 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中國CEO湯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的確, '起步晚' 是造成國內外企業具有明顯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曆史傳承來看, 平治是汽車的發明者, 其製造汽車的曆史已經超過百年, 國外眾多品牌, 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曆史, 而中國的汽車正式進入家庭僅有20餘年, 中國的汽車產業規模化發展也僅有30餘年歷史, 這一客觀的時間差決定了中國汽車在創新的階段性方面, 會落後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
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汽車領域, 在整個製造和科技領域, 中國的技術起步基本上都晚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 比如博世, 松下都是百年品牌, 三星, LG也有約80年的曆史;而美的僅有50歲, 海爾和TCL均在35歲左右. 它們從代工出口轉向在全球樹立海外自主品牌, 也比歐美日韓企業遲得多.
即便從新時代的創新速度來看, 諸如美國等成熟國家, 在每一輪科技革命和浪潮興起之時, 都是最為前端的弄潮兒聚集地. 矽谷這樣的區域, 本身就是全球創新人才的流入地, 最前沿的產業創新誕生於此. 這樣的速度也是中國企業所不具備的.
另一方面, 起步晚並不僅僅局限在我國企業的年輕上, 國內市場的教育程度較低也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要素之一.
以汽車市場為例, 國外汽車市場已經從首購發展到升級換購階段, 消費者對於汽車的需求不僅僅是滿足於代步, 而是希望更加科技, 便利以及個性, 這種需求推動帶來的競爭迫使車企加速技術領域的創新和投入. 在德國, 早在20世紀80年代, 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就與平治公司合作開始研發自主駕駛汽車. 其代表性成果是平治S500無人駕駛汽車, 2013年該車在城市和城際道路完成了長距離自主駕駛試驗, 複製了125年前平治夫人貝爾女士的旅程. 再比如, 早在20世紀末期, 美國的汽車工業社會中, 就開始有大量的造車新勢力萌動, 比如特斯拉, 菲斯克等, 但在中國, 這一波創新的浪潮到2015年左右才開始萌發, 這本身也是市場發展階段的不同.
諸如汽車這樣成熟的市場, 表現出的僅是發展階段的異同. 而在智能設備這樣的前沿領域中, 市場仍需要培育, 用戶黏性仍需要加強. 在這裡, 國內廠商主要面臨的市場阻力是語音識別, 語義理解等的相關技術不夠成熟, 用戶體驗不夠好, 以及相關內容與服務還不夠豐富, 應用場景還不夠廣泛, 這些都導致了用戶黏性不強. 莊宏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目前國內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仍然只是被動式的工具, 比如, 放在地面的智能音箱如果不被喚醒, 沒有接收到命令, 它只能被動地靜止在原地. 如果要培養用戶黏性, 就必須提高產品的主動性. '
在產品及品牌層面, 薑風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世界舞台上, 中國家電企業的整體水平在提升, 群體性崛起, 表現在有更多的創新產品, 品牌也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 品牌影響力還要進一步提高, 尤其在消費市場.
薑風說, 過去是產品出口, 'Made in China' , 現在是品牌出海. 可以通過海外併購, 如2016年海爾收購GE家電,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 很快地進入歐美日主流市場. 但是品牌授權是有年限的, 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品牌帶出去. 這樣才有真正的話語權. '我們需要創新實力支撐. 韓國的三星, LG在上世紀90年代也不行, 20年後卻在全球有重要的影響力. 所以, 我們還需要經過十年, 二十年的努力. '
此外, 人才的儲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 從事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高端人才集中在美國矽谷, 直到近幾年, 國內政策大力支援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為大量的創業者創造了機會, 也迎來了矽谷的 '海歸潮' . 國內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奇點汽車創始人, CEO瀋海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初創公司的一部分技術要通過自己研發, 但是由於我們缺乏特別尖端的技術支援, 所以一些技術仍要藉助外力, 而矽谷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對我們非常重要. '
突圍之道
雖然我國企業在技術領域和跨國巨頭之間仍有差距, 在商業化經驗上也相對欠缺, 但按照工信部部長苗圩的說法, 中國正在加速追趕, 且並非完全沒有趕上或超越的可能.
那麼, 如何趕超呢?
首先, 要把劣勢轉化成優勢, 抓住智能化大趨勢, 實現彎道超車. 大型的跨國企業, 它們在面對新趨勢新變革時, 會更多考量傳統和新業務的投入平衡. 而國內企業的 '起步晚' 的另一面則是沒有曆史包袱, 可以更加靈活, 針對市場痛點做更深入的了解和解決方案.
以汽車產業為例, 易車董事長李斌認為, 在新趨勢之下, 任何一家車企想要靠一己之力去掌握所有的核心技術, 已經不太現實, 所以, 未來行業技術細分再細分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目前在無人駕駛, 智能化, 語音交互等領域, 核心技術更多掌握在供應商手中, 有著同樣的供應鏈的車企們要做的更多是發揮資源整合優勢, 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用戶體驗之上, 獲得前端市場認可.
而美的也早已開闢了智能製造產業的 '第二跑道' : 收購德國庫卡, 在各個事業部設立智能研究室, 並通過智能語音控制和人工智慧集合, 進一步推進智能家居發展. 海爾今年加快開放其大規模定製的工業互聯網平台COSMOPlat.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2月26日透露, 該平台已接入上萬家企業, 預計2018年交易額將達到約4000億元. 從大規模製造轉向大規模定製, 海爾希望在物聯網時代, 以創新的商業模式, 率先引爆智慧家庭的商機.
其次, 利用中國產業鏈崛起, '一帶一路' 政策等機遇, 強化品牌的全球影響力, 力求在高端產品, 前沿技術, 品牌溢價上實現趕超. TCL認為未來三年將是全球化的黃金時期, 已制訂了覆蓋歐美市場的16個海外重點國家市場的三年發展計劃;海爾等也積極完善 '一帶一路' 沿線布局, 去年海爾印度工業園落成;海信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的贊助商, 再次傳遞了中國品牌在全球崛起的訊號;美的, 海信, TCL等都在美國矽谷設立了研發機構, 整合全球前沿技術資源.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認為, 中國家電企業已進入新的全球化階段, 不只通過產品, 品牌, 資本輸出參與全球競爭, 還在爭取產業鏈的話語權. 像美的收購庫卡, 海爾收購GE家電, 能進入這些影響業界的公司的董事會, 並參與全球產業的分工.
周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家電企業全球化進入新階段的另一個表現是, 從 '內外有別' 的國際化到 '內外無別' 的全球化. 如, 長虹已把國內與國外的品牌部門整合, 創維去年把海外營銷與國內營銷部門合二為一, 它們把中國市場看成中國區.
與歐美日韓企業不同, 周南說, 中國家電企業新一輪全球化, 首先是方式不同, 現在是資訊化, 物聯網時代,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可以更多地借力資訊化手段;其次是基礎不同, 歐美企業是有了產業鏈話語權, 然後進行市場, 產業擴張, 而中國企業相反, 是已經有了市場, 產業和一定的技術基礎, 但缺少產業鏈話語權, 現在反過來積極爭取話語權.
第三, 嫁接國內外優秀人才與資源, 加強研發力度, 只有把握住核心技術, 才能更好地發展. 而事實上, 中國企業正在做出改變. 它們一方面通過走出去, 在矽谷等地進行大量的研發布局, 另一方面則通過引進來, 吸收大量海外歸國的尖端人才, 做到能攻能守, 既與國內巨大的市場保持同步, 又與海外最尖端的技術接軌.
雖然中國家電龍頭企業的技術專利數量已經超越海外同行, 但周南認為, 這還不夠, '研發周期更重要, 需提前研發下一代的新技術產品. ' 像美的, 海信, TCL已在矽谷設了研發機構, 但是矽谷大量的精英人才還在為穀歌, 蘋果等科技巨頭服務. 所以, 中國家電企業離引領行業風向, 吸引高端人才和技術, 掌握真正的話語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這一進程正在加快, 最近不少中國家電企業都對收購海外高端品牌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
正如周南所言, 海外併購或是跨界合作這樣結盟的趨勢, 也逐漸成為企業們尋求技術上的取長補短和資源優勢的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比如奇瑞選擇和百度合作, 上汽和阿里結盟等. 在這種模式之下, 其實中國車企在智能互聯領域的應用領先性已經有所體現, 比如上汽阿里的互聯網汽車在推出一年多以來, 目前的市場保有量已經超過40萬輛, 已經超過外資車企.
最後, 差異化競爭也是突圍的方式之一. 莊宏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中國初創公司起步較晚, 因此應該避免和大公司直接競爭, 而是通過差異化佔領市場. '穀歌和亞馬遜的智能音箱, 它們的開放度比較高, 一般性比較強, 擁有很多應用場景和領域, 比如語音和語言識別. 相比之下, 雖然我們的數據比大公司少, 但是在我們擅長和專註的演算法領域跟穀歌比較, 可能並不處於劣勢. '
他還表示, 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漸培育完成, 國內的智能設備的增長是非常快的, 有很多做智能設備的公司在崛起, 出貨量也非常多, 這些只是時間以及用戶接受程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