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玩边测 | 我与HTC U11 EYEs的西湖之旅

不知从何时起, HTC手机的身影已经从街头巷尾基本绝迹了——这家全球首款Android手机的制造商, 手机圈巨头和业界无数次 '全球首款' 的缔造者, 已经成为了一种索尼手机般的信仰——虽然产品看上去也不错, 但由于种种原因, 人们并不会买.

2018一开年, HTC和魅族的发布会就撞在了一起, 后者的千元级产品魅蓝S6算是同价位做工上乘的产品, 但孱弱的性能和功耗, 发热控制能力让它成为了一部 '样子货' . 至于HTC的这部U11 EYEs, 则是在发布后基本就被我压箱底了——虽然我也是HTC '信徒' 肠粉的一员, 但在手头有一台旗舰机U11当主力的情况下, 实在想不出拿一台中端机替代同品牌旗舰的意义何在.

好景不长啊, 临近过年的时候, 女朋友突然征用了我的HTC U11, 而手头另一台拍照手机vivo X20Plus也不幸被我从楼梯上送了下去碎掉屏幕. 好不容易放个年假, 本来计划去杭州旅游一圈, 没有拍照手机怎么行? 于是乎, 我拿出了这台 '尘封' 半个多月的U11 EYEs, 与它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杭州之旅.

先来简单总结一下这一星期多的使用体验吧: 拍照堪称同价位最佳, 但其他各方面的体验都略低于同级别平均水准.

或者说, HTC U11 EYEs这款手机其实和魅蓝S6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一方面的实力相当突出, 但短板和缺陷也异常明显.

首先来说说拍照方面的优势吧. HTC U11 EYEs采用了1/2.5寸1200万像素的传感器 (单个像素面积1.4μm) 搭配F/1.7镜头 (支持光学防抖) , 规格上与自家旗舰U11和U11+相同. 这套解决方案放眼整个业界都属于旗舰级配置, 诸如三星Galaxy S8, 谷歌Pixel等等都采用过类似的摄像头规格.

我使用U11 EYEs在西湖周边拍摄了很多照片, 涵盖一般日间场景, 以及暗光, 高对比度等多个特殊场景, 它相当完美地完成了我这次出游随行记录的任务.

简单来一组样张尝尝咸淡:

【单击下列样张以查看未压缩原图】

就样张观感而言, HTC U11 EYEs的日间成片在解析力, 宽容度上都有着同价位数一数二的实力, 它的多张合成提升画质算法HDR Boost从多方面改善了相机的整体成像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 HTC的HDR Boost和很多厂商的多张合成算法不同, 拍照之后无需等待, 手机会将多张合成的操作自动移入后台执行; 因此, HTC手机的拍照效率相当之高.


1秒手持长曝光样张

夜间拍照, 没有光学防抖的手机往往难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曝光来消减噪点, 因此HTC U11 EYEs继续赢在了硬件规格这一起跑线上. 我使用它的相机专业模式轻松拍出了手持1秒的照片, 将ISO控制在了100, 整个画面非常纯净. 要知道, 一般的手机光学防抖是无法满足1秒手持不抖动的, 看来U11 EYEs的镜头模组在防抖性能上是相当良心了.


自动模式 '夜视仪' 级表现

然而, 夜间也总有需要抓拍的时候, 你不可能永远打开专业模式拍1秒的长曝光. 在使用自动模式尝试夜拍后, 我发现U11 EYEs的样张画面质量同样不错, 在HDR Boost的加持下, 噪点得到了有效消减, 同时画面细节也没有损失很多; 最关键的是, 这 '夜视仪' 级别的画面亮度和色彩还原, 在今年之前, 我们只在4000元以上的旗舰机身上见过. HTC U11 EYEs, 是第一款将旗舰级夜拍素质下放到3000元以下价位的手机.

由此, 我们得到了本文的第一个主要观点: 如果你需要一款拍照旗舰, 又不肯花大钱买三星Galaxy S, 谷歌Pixel和vivo Xplay们, 买一台HTC U11 EYEs吧, 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2017年之前, HTC一直在玩金属机身——事实上, 他们是那个把金属机身玩到最极致的厂商.


全球首款金属三段式手机

从2010年全球首款金属三段式手机Legend (G6) 到2013年那款被无数后生国产手机竞相抄袭的One Max, 再到2015年同时应用拉丝, 喷砂和抛光三重工艺于一身的One A9和2016年HTC 10身上那道完美改善了手感 (但并不怎么好看) 的CNC高光切边, HTC总能把金属机身玩出花来,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直到2017年.


HTC U11

随着试水之作U Ultra和U Play的发布, 在金属机身工艺上不可一世的HTC宣布转战玻璃机身, 引来业界一片叹息之声——大家都以为 '跟风做玻璃' 之后, 精致的 '火腿肠' 手机不会再出现了. 然而, HTC又用一台U11打造出了史上最美的玻璃手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你大爷, 还是你大爷' .

我最近体验的这台U11 EYEs同样沿袭了旗舰U11+的材质和做工, 其机身采用正面2.5D弧面玻璃, 3D玻璃背板和金属中框构成, 玻璃与金属交界处没有任何外露塑料包边, 且缝隙控制十分到位, 已经基本解决了非一体机身的手感问题 (此前无论三星还是小米, 都对玻璃+金属机身的割裂感问题无计可施) .

不仅如此, HTC U11 EYEs的玻璃背板采用特殊的涂层打底, 这项工艺被官方称为 '分光混合成色技术' , 简单来说, 这种工艺加持的玻璃机身, 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光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与形态——前排提醒一下, 荣耀9大吹特吹的 '极光玻璃' 和HTC的玻璃机身相比, 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多说无益, 我在杭州为U11 EYEs拍摄了一组照片, 大家看一看便可知个中原因.

虽然我手中的HTC U11 EYEs是黑色机身, 但这块神奇的玻璃依然让整个手机看起来多姿多彩. 玻璃手机有很多, 但观感如此通透爽朗的玻璃手机, 整个业界目前只有HTC一家能够拿出来. 作为一家做代工起家的厂, 做工永远是它HTC的强项.

由此, 我们又得到了这篇体验的第二个主要观点: 如果你希望在3000元以下价位买一台拍照又好, 拿出手又倍儿有面儿的手机, HTC U11 EYEs是市面上的唯一选择.

然而,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 HTC U11 EYEs是一款和魅蓝S6很相似的, 有着同样突出的优势和短板的手机. 2018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是三年前完全无法相比的, 但HTC非常大胆地为U11 EYEs配备了三年前的硬件平台——高通骁龙652. 这一举措使得U11 EYEs在应付重度使用时力不从心, 性能不够, 发热功耗也压不住, 活脱脱的 '老牛拉大车' , 根本拉不起来.


大写的尴尬……

所以说, 我在杭州的这几天基本是拿U11 EYEs当备用机来用的——日常工作和吃鸡由软硬件上都更适应国内应用环境的OPPO R11s来搞定, 凡是拍照, 录像等需要用到相机的场景, 或是听歌看视频等等为主力机分担压力的工作, 就交给U11 EYEs去完成.

那么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 骁龙652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2015年的中高端SoC, 放在如今不可能连千元机都打不过吧? 我就明确地告诉你: 还真打不过.

经过GeekBench 4基准性能测试, 骁龙652的GPU基准性能也就是个骁龙630的水平, 后者是眼下千元机市场的烫手山芋. 而重点还在后面, 骁龙630的14nm制程工艺使其在持久高性能运行 (比如游戏) 的场合下, 能够打出比28nm制程的骁龙652更稳定的性能发挥, 更低的功耗和发热. 别小看这点制程差异, 对于硬件性能和续航, 发热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经过我们用于模拟一整天重度使用的5小时超重度续航测试, HTC U11 EYEs剩余电量仅仅14%, 而采用10nm制程骁龙835的U11, 在电池容量比U11 EYEs少了930mAh的情况下, 依然测得剩余电量32%的优秀成绩.

两款出自同一厂商的手机打出了这样巨大的成绩差异, U11 '旗舰亲儿子' 优化造成的影响可能占一部分, 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28nm和10nm的SoC功耗控制能力上. 骁龙835的性能更高, 但在实测中, 它的发热和耗电表现都要大幅优于骁龙652, 试想一下, 搭载了后者的U11 EYEs, 如何能够完美胜任如今流氓软件一大堆, 日常任务繁重的国内应用环境? 不存在的.

另外, 身为HTC手机的U11 EYEs, 自然也支持了HTC一项名为Edge Sense (边框压感) 的特色功能. 这项功能通过手机两侧中框内的压力传感器实现. 这里就直接引用我自己之前的一篇U11 EYEs体验文章中对它的描述了:

和旗舰U11, U11+一样, HTC U11 EYEs支持边框压感 (Edge Sense) , 基本动作有短挤压和长挤压. 通过全局的短挤压, 你就能召唤一个方便单手操作的轮盘, 这个轮盘里可以放置常用的APP以及Wi-Fi, 蓝牙等快速设置; 而 '进阶' 的操作则包括第三方APP内的挤压快捷键, 熟练运用后你甚至可以做到在不触摸屏幕的前提下实现一套 '连招' , 比如长挤压打开相机→长挤压切换前后摄像头→短挤压拍摄, 搭配U11 EYEs的机身IP67级防尘防水, 在水下触摸屏失灵时这套 '连招' 就能轻松实现拍照. 类似的连招还有很多, 大家可以在实际体验中慢慢探索.

直接引用一段之前文章的原因是, Edge Sense虽然很新奇, 但用了几天, 丧失了新鲜感之后, 我也就不再会使用它——简单来说, 就是HTC Edge Sense目前功能性还过于单一, 无法形成有效的用户黏性, 除了水下等特殊场景外, 一般来说, 直接触摸屏幕完成操作会比使用Edge Sense更加轻松, 也更符合用户习惯.

就目前来说, 如果只有水下你才必须依赖Edge Sense, 那你一年会有几次在水下使用手机的机会呢? 在这种大前提下, 你如何培养起使用Edge Sense的习惯? 亲手打造一套全新操作逻辑是相当困难的, HTC如果真的想抓住它来作为自家手机产品的主打卖点, 还是要在功能性和易用性方面多多下功夫才行.

终于, 我们得出了这篇体验的第三个, 也是最后一个主要观点: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台足够应付日常工作和游戏的主力机, 需要购买一台插副卡的备用机, 并且希望这台备用机能够拥有强悍的拍照能力和过硬的做工与质量, 那么HTC U11 EYEs就是你独一无二的选择.

尽管它看起来很漂亮, 尽管它拍照更漂亮, 尽管它来自一家传奇大厂——但非常不好意思, 它只能成为你插副卡的备用机了. 情怀至此, 失望无需掩饰: 假如当初HTC选择了骁龙660平台, 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只可惜, 人生没有假如, 手机的 '机生' , 也一样.


不知从何时起, HTC手机的身影已经从街头巷尾基本绝迹了——这家全球首款Android手机的制造商, 手机圈巨头和业界无数次 '全球首款' 的缔造者, 已经成为了一种索尼手机般的信仰——虽然产品看上去也不错, 但由于种种原因, 人们并不会买.

2018一开年, HTC和魅族的发布会就撞在了一起, 后者的千元级产品魅蓝S6算是同价位做工上乘的产品, 但孱弱的性能和功耗, 发热控制能力让它成为了一部 '样子货' . 至于HTC的这部U11 EYEs, 则是在发布后基本就被我压箱底了——虽然我也是HTC '信徒' 肠粉的一员, 但在手头有一台旗舰机U11当主力的情况下, 实在想不出拿一台中端机替代同品牌旗舰的意义何在.

好景不长啊, 临近过年的时候, 女朋友突然征用了我的HTC U11, 而手头另一台拍照手机vivo X20Plus也不幸被我从楼梯上送了下去碎掉屏幕. 好不容易放个年假, 本来计划去杭州旅游一圈, 没有拍照手机怎么行? 于是乎, 我拿出了这台 '尘封' 半个多月的U11 EYEs, 与它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杭州之旅.

先来简单总结一下这一星期多的使用体验吧: 拍照堪称同价位最佳, 但其他各方面的体验都略低于同级别平均水准.

或者说, HTC U11 EYEs这款手机其实和魅蓝S6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一方面的实力相当突出, 但短板和缺陷也异常明显.

首先来说说拍照方面的优势吧. HTC U11 EYEs采用了1/2.5寸1200万像素的传感器 (单个像素面积1.4μm) 搭配F/1.7镜头 (支持光学防抖) , 规格上与自家旗舰U11和U11+相同. 这套解决方案放眼整个业界都属于旗舰级配置, 诸如三星Galaxy S8, 谷歌Pixel等等都采用过类似的摄像头规格.

我使用U11 EYEs在西湖周边拍摄了很多照片, 涵盖一般日间场景, 以及暗光, 高对比度等多个特殊场景, 它相当完美地完成了我这次出游随行记录的任务.

简单来一组样张尝尝咸淡:

【单击下列样张以查看未压缩原图】

就样张观感而言, HTC U11 EYEs的日间成片在解析力, 宽容度上都有着同价位数一数二的实力, 它的多张合成提升画质算法HDR Boost从多方面改善了相机的整体成像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 HTC的HDR Boost和很多厂商的多张合成算法不同, 拍照之后无需等待, 手机会将多张合成的操作自动移入后台执行; 因此, HTC手机的拍照效率相当之高.


1秒手持长曝光样张

夜间拍照, 没有光学防抖的手机往往难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曝光来消减噪点, 因此HTC U11 EYEs继续赢在了硬件规格这一起跑线上. 我使用它的相机专业模式轻松拍出了手持1秒的照片, 将ISO控制在了100, 整个画面非常纯净. 要知道, 一般的手机光学防抖是无法满足1秒手持不抖动的, 看来U11 EYEs的镜头模组在防抖性能上是相当良心了.


自动模式 '夜视仪' 级表现

然而, 夜间也总有需要抓拍的时候, 你不可能永远打开专业模式拍1秒的长曝光. 在使用自动模式尝试夜拍后, 我发现U11 EYEs的样张画面质量同样不错, 在HDR Boost的加持下, 噪点得到了有效消减, 同时画面细节也没有损失很多; 最关键的是, 这 '夜视仪' 级别的画面亮度和色彩还原, 在今年之前, 我们只在4000元以上的旗舰机身上见过. HTC U11 EYEs, 是第一款将旗舰级夜拍素质下放到3000元以下价位的手机.

由此, 我们得到了本文的第一个主要观点: 如果你需要一款拍照旗舰, 又不肯花大钱买三星Galaxy S, 谷歌Pixel和vivo Xplay们, 买一台HTC U11 EYEs吧, 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2017年之前, HTC一直在玩金属机身——事实上, 他们是那个把金属机身玩到最极致的厂商.


全球首款金属三段式手机

从2010年全球首款金属三段式手机Legend (G6) 到2013年那款被无数后生国产手机竞相抄袭的One Max, 再到2015年同时应用拉丝, 喷砂和抛光三重工艺于一身的One A9和2016年HTC 10身上那道完美改善了手感 (但并不怎么好看) 的CNC高光切边, HTC总能把金属机身玩出花来,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直到2017年.


HTC U11

随着试水之作U Ultra和U Play的发布, 在金属机身工艺上不可一世的HTC宣布转战玻璃机身, 引来业界一片叹息之声——大家都以为 '跟风做玻璃' 之后, 精致的 '火腿肠' 手机不会再出现了. 然而, HTC又用一台U11打造出了史上最美的玻璃手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你大爷, 还是你大爷' .

我最近体验的这台U11 EYEs同样沿袭了旗舰U11+的材质和做工, 其机身采用正面2.5D弧面玻璃, 3D玻璃背板和金属中框构成, 玻璃与金属交界处没有任何外露塑料包边, 且缝隙控制十分到位, 已经基本解决了非一体机身的手感问题 (此前无论三星还是小米, 都对玻璃+金属机身的割裂感问题无计可施) .

不仅如此, HTC U11 EYEs的玻璃背板采用特殊的涂层打底, 这项工艺被官方称为 '分光混合成色技术' , 简单来说, 这种工艺加持的玻璃机身, 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光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与形态——前排提醒一下, 荣耀9大吹特吹的 '极光玻璃' 和HTC的玻璃机身相比, 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多说无益, 我在杭州为U11 EYEs拍摄了一组照片, 大家看一看便可知个中原因.

虽然我手中的HTC U11 EYEs是黑色机身, 但这块神奇的玻璃依然让整个手机看起来多姿多彩. 玻璃手机有很多, 但观感如此通透爽朗的玻璃手机, 整个业界目前只有HTC一家能够拿出来. 作为一家做代工起家的厂, 做工永远是它HTC的强项.

由此, 我们又得到了这篇体验的第二个主要观点: 如果你希望在3000元以下价位买一台拍照又好, 拿出手又倍儿有面儿的手机, HTC U11 EYEs是市面上的唯一选择.

然而,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 HTC U11 EYEs是一款和魅蓝S6很相似的, 有着同样突出的优势和短板的手机. 2018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是三年前完全无法相比的, 但HTC非常大胆地为U11 EYEs配备了三年前的硬件平台——高通骁龙652. 这一举措使得U11 EYEs在应付重度使用时力不从心, 性能不够, 发热功耗也压不住, 活脱脱的 '老牛拉大车' , 根本拉不起来.


大写的尴尬……

所以说, 我在杭州的这几天基本是拿U11 EYEs当备用机来用的——日常工作和吃鸡由软硬件上都更适应国内应用环境的OPPO R11s来搞定, 凡是拍照, 录像等需要用到相机的场景, 或是听歌看视频等等为主力机分担压力的工作, 就交给U11 EYEs去完成.

那么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 骁龙652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2015年的中高端SoC, 放在如今不可能连千元机都打不过吧? 我就明确地告诉你: 还真打不过.

经过GeekBench 4基准性能测试, 骁龙652的GPU基准性能也就是个骁龙630的水平, 后者是眼下千元机市场的烫手山芋. 而重点还在后面, 骁龙630的14nm制程工艺使其在持久高性能运行 (比如游戏) 的场合下, 能够打出比28nm制程的骁龙652更稳定的性能发挥, 更低的功耗和发热. 别小看这点制程差异, 对于硬件性能和续航, 发热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经过我们用于模拟一整天重度使用的5小时超重度续航测试, HTC U11 EYEs剩余电量仅仅14%, 而采用10nm制程骁龙835的U11, 在电池容量比U11 EYEs少了930mAh的情况下, 依然测得剩余电量32%的优秀成绩.

两款出自同一厂商的手机打出了这样巨大的成绩差异, U11 '旗舰亲儿子' 优化造成的影响可能占一部分, 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28nm和10nm的SoC功耗控制能力上. 骁龙835的性能更高, 但在实测中, 它的发热和耗电表现都要大幅优于骁龙652, 试想一下, 搭载了后者的U11 EYEs, 如何能够完美胜任如今流氓软件一大堆, 日常任务繁重的国内应用环境? 不存在的.

另外, 身为HTC手机的U11 EYEs, 自然也支持了HTC一项名为Edge Sense (边框压感) 的特色功能. 这项功能通过手机两侧中框内的压力传感器实现. 这里就直接引用我自己之前的一篇U11 EYEs体验文章中对它的描述了:

和旗舰U11, U11+一样, HTC U11 EYEs支持边框压感 (Edge Sense) , 基本动作有短挤压和长挤压. 通过全局的短挤压, 你就能召唤一个方便单手操作的轮盘, 这个轮盘里可以放置常用的APP以及Wi-Fi, 蓝牙等快速设置; 而 '进阶' 的操作则包括第三方APP内的挤压快捷键, 熟练运用后你甚至可以做到在不触摸屏幕的前提下实现一套 '连招' , 比如长挤压打开相机→长挤压切换前后摄像头→短挤压拍摄, 搭配U11 EYEs的机身IP67级防尘防水, 在水下触摸屏失灵时这套 '连招' 就能轻松实现拍照. 类似的连招还有很多, 大家可以在实际体验中慢慢探索.

直接引用一段之前文章的原因是, Edge Sense虽然很新奇, 但用了几天, 丧失了新鲜感之后, 我也就不再会使用它——简单来说, 就是HTC Edge Sense目前功能性还过于单一, 无法形成有效的用户黏性, 除了水下等特殊场景外, 一般来说, 直接触摸屏幕完成操作会比使用Edge Sense更加轻松, 也更符合用户习惯.

就目前来说, 如果只有水下你才必须依赖Edge Sense, 那你一年会有几次在水下使用手机的机会呢? 在这种大前提下, 你如何培养起使用Edge Sense的习惯? 亲手打造一套全新操作逻辑是相当困难的, HTC如果真的想抓住它来作为自家手机产品的主打卖点, 还是要在功能性和易用性方面多多下功夫才行.

终于, 我们得出了这篇体验的第三个, 也是最后一个主要观点: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台足够应付日常工作和游戏的主力机, 需要购买一台插副卡的备用机, 并且希望这台备用机能够拥有强悍的拍照能力和过硬的做工与质量, 那么HTC U11 EYEs就是你独一无二的选择.

尽管它看起来很漂亮, 尽管它拍照更漂亮, 尽管它来自一家传奇大厂——但非常不好意思, 它只能成为你插副卡的备用机了. 情怀至此, 失望无需掩饰: 假如当初HTC选择了骁龙660平台, 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只可惜, 人生没有假如, 手机的 '机生' , 也一样.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