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八線小縣城的手機江湖看線下品牌

年還沒過完, 人已經從家中成天癱瘓在床的狀態回到了工作中, 身體在辦公樓裡打著字, 腦子裡更多的卻是家鄉小縣城的樣子, 那不妨就藉著腦子裡的印象還深, 聊一聊家鄉小縣城人眼中的手機江湖.

首先介紹背景, 家鄉為四川一處小縣城, 交通不便, 四周環山, 春節期間少有帶著所謂商業頭腦的店家, 三十和初一, 街面上基本連賣饅頭的小鋪都不會開門, 還能堅持做生意的, 基本可以斷定百分之百不會是本地人.

今年回家因為周圍親戚的手機有不少都換了, 好奇之下和他們中的一部分聊了一聊他們對手機的看法, 發現和我們經常關注手機的果然還是有著不少的差異, 接下來咱們一一道來.


半山腰的建築就是我們小縣城了

品牌——所謂形象, 不是他是什麼樣子, 而是在用戶心中的樣子

別以為山裡的人就不講究品牌了, 他們在買手機的時候反而第一考慮因素就是品牌, 但是也和大家猜想的一樣, 他們的品牌意識都是一些很片面的看法, 大多都是對整個品牌的印象, 而不是針對品牌的某一款產品. 比如諾基亞就是紮實, 摩托羅拉就是通話效果好, 三星就是大品牌.

他們的這些見解的來源其實並不複雜, 主要就是幾個部分, 第一是該品牌的線下宣傳力度, 廣告做得多, 店面多, 店裡面賣得多, 這彷彿已經代表了王道, 有錢把渠道鋪得到處都是, 在他們的眼裡就是靠譜的象徵, 這也沒有大錯, 畢竟真出點問題的話, 孩子們不在身邊, 他們的第一選擇還是直接去店面裡維修, 經常幫他們解決小問題的店面, 其招牌上的品牌也就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第二則是來源於口口相傳, 親戚, 朋友, 姑媽, 舅舅統統都是資訊來源, 他們說用過哪款手機不好用, 那麼在他社交範圍內的很多人都會在他的口誅筆伐中記住這整個品牌的機子都是不好用的. 這樣的情況下, 品牌被自己某款不給力產品或者低端機產品所拖累的形象就比較嚴重了. 比如我媽的同事因為當年兒子給買的小米3出過兩次問題花了錢維修, 對小米的印象極差, 這麼幾年來再也不願意嘗試小米的產品, 與此同時, 目睹了她手機出問題的同事們都比較鄙視小米. 當然因為小編還算半個米粉, 家中小米的電視等產品還比較多, 老媽對小米百貨的印象保持在不錯的水平.


圖片來源於網路

第三個來源是他們自己的過往使用體驗. 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手機拿來就用, 不存在所謂自己管理的概念, 所以這個體驗, 看起來更像是對手機系統後台自我調度能力的挑戰. 就算是自己在後台開了無數的程序忘記關, 只要出現卡頓, 那就是這個手機不好用, 如果出現卡死的情況, 那就默哀吧, 這個手機總會在大家針對性挑刺的眼光中被找出無數的缺點, 反正就是越看越不順眼, 最終這個品牌直接進入黑名單. 從這一點上來說, 他們可以說比小編更注重用戶體驗, 配置什麼的都是浮雲, 用著不好用, 那就直接打入死牢, 什麼是你自己不會優化一類的話, 統統都是白扯, 其實想想, 這好像更接近於追求手機易用性的本質, 花錢買來了還要小心翼翼的學著怎麼用, 不好意思, 這不可能.

選擇——特殊條件下參考眾多卻又歸於狹隘的選擇

有了基本的消息來源之後, 接下來就到選擇手機的時間了, 在我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 這就很有意思了. 大家首先是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狹隘的, 所以他們在選擇手機的時候大多會求助於外部資訊, 如果你也和小編一樣被親戚朋友知道稍微懂一點數位產品, 那過年回家需要給大家推薦產品的情景, 相信你也不會陌生. 沒錯, 懂手機的熟人是他們求助的第一對象, 什麼朋友家的孩子啦, 手機賣場的熟人啦, 統統可以問一遍, 這其中又以年輕人最受歡迎, 因為他們總是覺得年輕人就應該懂這些, 搞得有時候什麼東西小編確實不懂, 感覺會很慚愧, 覺得自己玷汙了年輕人和讀書人在家鄉父老眼中的形象. . . . . .

幫人推薦機子真的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 因為每個人的使用需求本來就是有差異的, 再加上他們普遍不太好的軟體使用習慣, 手機裡常年被各種全家桶霸佔, 導致本身你精心挑選的性價比神機被他們批得個傻, 慢, 卡, 頓的情況時有發生, 如果他們是全權信任你的, 那這個時候所有的錯, 就全都是你的了. 這種時候, 還是先拋棄所謂的開放性和可玩性, 找一找那種後台管理比較的手機吧.

那如果你幾番斟酌之後提供了幾款待選機器, 那又會怎麼樣呢. 一種情況是親戚朋友選擇完全相信你, 你推薦他就掏錢, 甚至連購買過程都直接交給你, 這樣下來每一款過你手的機器, 就像是你的孩子寄宿在別人的家裡, 你生怕他一個調皮, 親戚朋友就在背後說是你管教的不好, 故意把這種熊孩子送出去坑人.

另一種情況則是面對你精心挑選的備選機型, 親戚們在經驗主義和其他人的經驗主義加持下, 把那些你覺得小眾有品位, 有亮點的機器統統幹掉, 最後還是選擇了那些賣得火熱的牌子和機型. 這個時候你要強行扭轉他們的觀念, 讓他去嘗試一款他沒有好印象的互聯網品牌機型, 通常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與其如此, 不如在他們能接受的範圍中進行選擇, 手機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用起來的體驗, 從心裡一開始就有著較高的接受度, 這樣的信仰加成未必是不起作用的.

總結——被線下宣傳所主導未必不是好事

說了以上的情況之後, 好像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小縣城的親戚朋友們都被線下宣傳所欺騙, 買的都是一些不具有性價比的手機. 而實際情況呢, 是他們大部分都用得挺滿意的. 他們在購買完手機之後終究是要實際使用的, 一個手機的生命並不是到銷售完成就終止了. 一個品牌也是一樣, 與這一波賣出去多少手機同樣重要的, 是買了手機的人又有多少是滿意的, 會願意下次購機的時候還把該品牌列入選擇之中.

通過我的問詢我也發現, 經別人推薦買了互聯網品牌高配置手機的用戶中真正滿意其實只是一部分, 在小縣城的江湖中隨波逐流買了O, V之流的用戶中表示滿意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買了所謂性價比高的機器, 用起來出現卡頓被說是人傻怪手機的, 這樣的邏輯實在是太奇怪了一些. 而用著線下品牌明明體驗很不錯, 卻被別人說買錯了手機,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令人費解.


via Bru-nO

線下宣傳下了大力氣的廠商, 有利之處自然是更容易吸引這一類相對接觸網路資源更多的用戶, 但同時他們也需要面對用戶更為直接的體驗, 這一類的用戶不會考慮軟體的相容性, 不會考慮進行後台管理, 不會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操作有著問題, 他們的使用體驗可以簡單的分為好用和不好用. 好用的機子帶來了下一輪的口碑傳播, 不好用的呢, 參考之上我媽同事小米3的例子就知道了.

其實手機終究是要拿來用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 我們在網路上多番對比之後認真選擇的手機, 用起來可能會讓我抓狂, 而小縣城的人們被線下宣傳所主導的選擇用起來也可能確實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性價比這個詞是個好詞, 它給我帶來的是一種理性考慮的思路, 但在很多人的嘴裡, 這個詞已經狹隘到好像手機除了一顆給力的處理器之外別的方面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小編想說的是, 互聯網性價比品牌確實有讓我們以較低價格用上高規格硬體配置的功勞, 但主力發展線下的品牌們也不是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樣一無是處, 甚至可以說, 直面只會直接說出體驗說好用和不好用的用戶, 他們所面對的系統優化, 相機調教, 發熱控制, 後台管理等等方面的壓力會更大一些, 因為靠廣告可以推廣出一波產品, 但會因為線下宣傳而購買手機的這批人, 本身也是一個個的訊號源, 在他們的社交範圍裡, 這款手機的品質將會真正影響到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認同度.

最後, 放一張圖片鎮樓, 在所有路燈都瞎了, 所有店鋪都過年去了的小縣城裡, 那個亮起的招牌也許就是我這十八線小縣城裏手機江湖中的一個路標, 我不推崇它, 但我開始理解它們崛起的銷量並不是簡單的廣告而已.


年還沒過完, 人已經從家中成天癱瘓在床的狀態回到了工作中, 身體在辦公樓裡打著字, 腦子裡更多的卻是家鄉小縣城的樣子, 那不妨就藉著腦子裡的印象還深, 聊一聊家鄉小縣城人眼中的手機江湖.

首先介紹背景, 家鄉為四川一處小縣城, 交通不便, 四周環山, 春節期間少有帶著所謂商業頭腦的店家, 三十和初一, 街面上基本連賣饅頭的小鋪都不會開門, 還能堅持做生意的, 基本可以斷定百分之百不會是本地人.

今年回家因為周圍親戚的手機有不少都換了, 好奇之下和他們中的一部分聊了一聊他們對手機的看法, 發現和我們經常關注手機的果然還是有著不少的差異, 接下來咱們一一道來.


半山腰的建築就是我們小縣城了

品牌——所謂形象, 不是他是什麼樣子, 而是在用戶心中的樣子

別以為山裡的人就不講究品牌了, 他們在買手機的時候反而第一考慮因素就是品牌, 但是也和大家猜想的一樣, 他們的品牌意識都是一些很片面的看法, 大多都是對整個品牌的印象, 而不是針對品牌的某一款產品. 比如諾基亞就是紮實, 摩托羅拉就是通話效果好, 三星就是大品牌.

他們的這些見解的來源其實並不複雜, 主要就是幾個部分, 第一是該品牌的線下宣傳力度, 廣告做得多, 店面多, 店裡面賣得多, 這彷彿已經代表了王道, 有錢把渠道鋪得到處都是, 在他們的眼裡就是靠譜的象徵, 這也沒有大錯, 畢竟真出點問題的話, 孩子們不在身邊, 他們的第一選擇還是直接去店面裡維修, 經常幫他們解決小問題的店面, 其招牌上的品牌也就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第二則是來源於口口相傳, 親戚, 朋友, 姑媽, 舅舅統統都是資訊來源, 他們說用過哪款手機不好用, 那麼在他社交範圍內的很多人都會在他的口誅筆伐中記住這整個品牌的機子都是不好用的. 這樣的情況下, 品牌被自己某款不給力產品或者低端機產品所拖累的形象就比較嚴重了. 比如我媽的同事因為當年兒子給買的小米3出過兩次問題花了錢維修, 對小米的印象極差, 這麼幾年來再也不願意嘗試小米的產品, 與此同時, 目睹了她手機出問題的同事們都比較鄙視小米. 當然因為小編還算半個米粉, 家中小米的電視等產品還比較多, 老媽對小米百貨的印象保持在不錯的水平.


圖片來源於網路

第三個來源是他們自己的過往使用體驗. 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手機拿來就用, 不存在所謂自己管理的概念, 所以這個體驗, 看起來更像是對手機系統後台自我調度能力的挑戰. 就算是自己在後台開了無數的程序忘記關, 只要出現卡頓, 那就是這個手機不好用, 如果出現卡死的情況, 那就默哀吧, 這個手機總會在大家針對性挑刺的眼光中被找出無數的缺點, 反正就是越看越不順眼, 最終這個品牌直接進入黑名單. 從這一點上來說, 他們可以說比小編更注重用戶體驗, 配置什麼的都是浮雲, 用著不好用, 那就直接打入死牢, 什麼是你自己不會優化一類的話, 統統都是白扯, 其實想想, 這好像更接近於追求手機易用性的本質, 花錢買來了還要小心翼翼的學著怎麼用, 不好意思, 這不可能.

選擇——特殊條件下參考眾多卻又歸於狹隘的選擇

有了基本的消息來源之後, 接下來就到選擇手機的時間了, 在我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 這就很有意思了. 大家首先是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狹隘的, 所以他們在選擇手機的時候大多會求助於外部資訊, 如果你也和小編一樣被親戚朋友知道稍微懂一點數位產品, 那過年回家需要給大家推薦產品的情景, 相信你也不會陌生. 沒錯, 懂手機的熟人是他們求助的第一對象, 什麼朋友家的孩子啦, 手機賣場的熟人啦, 統統可以問一遍, 這其中又以年輕人最受歡迎, 因為他們總是覺得年輕人就應該懂這些, 搞得有時候什麼東西小編確實不懂, 感覺會很慚愧, 覺得自己玷汙了年輕人和讀書人在家鄉父老眼中的形象. . . . . .

幫人推薦機子真的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 因為每個人的使用需求本來就是有差異的, 再加上他們普遍不太好的軟體使用習慣, 手機裡常年被各種全家桶霸佔, 導致本身你精心挑選的性價比神機被他們批得個傻, 慢, 卡, 頓的情況時有發生, 如果他們是全權信任你的, 那這個時候所有的錯, 就全都是你的了. 這種時候, 還是先拋棄所謂的開放性和可玩性, 找一找那種後台管理比較的手機吧.

那如果你幾番斟酌之後提供了幾款待選機器, 那又會怎麼樣呢. 一種情況是親戚朋友選擇完全相信你, 你推薦他就掏錢, 甚至連購買過程都直接交給你, 這樣下來每一款過你手的機器, 就像是你的孩子寄宿在別人的家裡, 你生怕他一個調皮, 親戚朋友就在背後說是你管教的不好, 故意把這種熊孩子送出去坑人.

另一種情況則是面對你精心挑選的備選機型, 親戚們在經驗主義和其他人的經驗主義加持下, 把那些你覺得小眾有品位, 有亮點的機器統統幹掉, 最後還是選擇了那些賣得火熱的牌子和機型. 這個時候你要強行扭轉他們的觀念, 讓他去嘗試一款他沒有好印象的互聯網品牌機型, 通常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與其如此, 不如在他們能接受的範圍中進行選擇, 手機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用起來的體驗, 從心裡一開始就有著較高的接受度, 這樣的信仰加成未必是不起作用的.

總結——被線下宣傳所主導未必不是好事

說了以上的情況之後, 好像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小縣城的親戚朋友們都被線下宣傳所欺騙, 買的都是一些不具有性價比的手機. 而實際情況呢, 是他們大部分都用得挺滿意的. 他們在購買完手機之後終究是要實際使用的, 一個手機的生命並不是到銷售完成就終止了. 一個品牌也是一樣, 與這一波賣出去多少手機同樣重要的, 是買了手機的人又有多少是滿意的, 會願意下次購機的時候還把該品牌列入選擇之中.

通過我的問詢我也發現, 經別人推薦買了互聯網品牌高配置手機的用戶中真正滿意其實只是一部分, 在小縣城的江湖中隨波逐流買了O, V之流的用戶中表示滿意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買了所謂性價比高的機器, 用起來出現卡頓被說是人傻怪手機的, 這樣的邏輯實在是太奇怪了一些. 而用著線下品牌明明體驗很不錯, 卻被別人說買錯了手機,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令人費解.


via Bru-nO

線下宣傳下了大力氣的廠商, 有利之處自然是更容易吸引這一類相對接觸網路資源更多的用戶, 但同時他們也需要面對用戶更為直接的體驗, 這一類的用戶不會考慮軟體的相容性, 不會考慮進行後台管理, 不會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操作有著問題, 他們的使用體驗可以簡單的分為好用和不好用. 好用的機子帶來了下一輪的口碑傳播, 不好用的呢, 參考之上我媽同事小米3的例子就知道了.

其實手機終究是要拿來用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 我們在網路上多番對比之後認真選擇的手機, 用起來可能會讓我抓狂, 而小縣城的人們被線下宣傳所主導的選擇用起來也可能確實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性價比這個詞是個好詞, 它給我帶來的是一種理性考慮的思路, 但在很多人的嘴裡, 這個詞已經狹隘到好像手機除了一顆給力的處理器之外別的方面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小編想說的是, 互聯網性價比品牌確實有讓我們以較低價格用上高規格硬體配置的功勞, 但主力發展線下的品牌們也不是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樣一無是處, 甚至可以說, 直面只會直接說出體驗說好用和不好用的用戶, 他們所面對的系統優化, 相機調教, 發熱控制, 後台管理等等方面的壓力會更大一些, 因為靠廣告可以推廣出一波產品, 但會因為線下宣傳而購買手機的這批人, 本身也是一個個的訊號源, 在他們的社交範圍裡, 這款手機的品質將會真正影響到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認同度.

最後, 放一張圖片鎮樓, 在所有路燈都瞎了, 所有店鋪都過年去了的小縣城裡, 那個亮起的招牌也許就是我這十八線小縣城裏手機江湖中的一個路標, 我不推崇它, 但我開始理解它們崛起的銷量並不是簡單的廣告而已.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