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线小县城的手机江湖看线下品牌

年还没过完, 人已经从家中成天瘫痪在床的状态回到了工作中, 身体在办公楼里打着字, 脑子里更多的却是家乡小县城的样子, 那不妨就借着脑子里的印象还深, 聊一聊家乡小县城人眼中的手机江湖.

首先介绍背景, 家乡为四川一处小县城, 交通不便, 四周环山, 春节期间少有带着所谓商业头脑的店家, 三十和初一, 街面上基本连卖馒头的小铺都不会开门, 还能坚持做生意的, 基本可以断定百分之百不会是本地人.

今年回家因为周围亲戚的手机有不少都换了, 好奇之下和他们中的一部分聊了一聊他们对手机的看法, 发现和我们经常关注手机的果然还是有着不少的差异, 接下来咱们一一道来.


半山腰的建筑就是我们小县城了

品牌——所谓形象, 不是他是什么样子, 而是在用户心中的样子

别以为山里的人就不讲究品牌了, 他们在买手机的时候反而第一考虑因素就是品牌, 但是也和大家猜想的一样, 他们的品牌意识都是一些很片面的看法, 大多都是对整个品牌的印象, 而不是针对品牌的某一款产品. 比如诺基亚就是扎实, 摩托罗拉就是通话效果好, 三星就是大品牌.

他们的这些见解的来源其实并不复杂, 主要就是几个部分, 第一是该品牌的线下宣传力度, 广告做得多, 店面多, 店里面卖得多, 这仿佛已经代表了王道, 有钱把渠道铺得到处都是, 在他们的眼里就是靠谱的象征, 这也没有大错, 毕竟真出点问题的话, 孩子们不在身边, 他们的第一选择还是直接去店面里维修, 经常帮他们解决小问题的店面, 其招牌上的品牌也就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第二则是来源于口口相传, 亲戚, 朋友, 姑妈, 舅舅统统都是信息来源, 他们说用过哪款手机不好用, 那么在他社交范围内的很多人都会在他的口诛笔伐中记住这整个品牌的机子都是不好用的. 这样的情况下, 品牌被自己某款不给力产品或者低端机产品所拖累的形象就比较严重了. 比如我妈的同事因为当年儿子给买的小米3出过两次问题花了钱维修, 对小米的印象极差, 这么几年来再也不愿意尝试小米的产品, 与此同时, 目睹了她手机出问题的同事们都比较鄙视小米. 当然因为小编还算半个米粉, 家中小米的电视等产品还比较多, 老妈对小米百货的印象保持在不错的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个来源是他们自己的过往使用体验.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手机拿来就用, 不存在所谓自己管理的概念, 所以这个体验, 看起来更像是对手机系统后台自我调度能力的挑战. 就算是自己在后台开了无数的程序忘记关, 只要出现卡顿, 那就是这个手机不好用, 如果出现卡死的情况, 那就默哀吧, 这个手机总会在大家针对性挑刺的眼光中被找出无数的缺点, 反正就是越看越不顺眼, 最终这个品牌直接进入黑名单. 从这一点上来说, 他们可以说比小编更注重用户体验, 配置什么的都是浮云, 用着不好用, 那就直接打入死牢, 什么是你自己不会优化一类的话, 统统都是白扯, 其实想想, 这好像更接近于追求手机易用性的本质, 花钱买来了还要小心翼翼的学着怎么用, 不好意思, 这不可能.

选择——特殊条件下参考众多却又归于狭隘的选择

有了基本的消息来源之后, 接下来就到选择手机的时间了, 在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县城, 这就很有意思了. 大家首先是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狭隘的, 所以他们在选择手机的时候大多会求助于外部信息, 如果你也和小编一样被亲戚朋友知道稍微懂一点数码产品, 那过年回家需要给大家推荐产品的情景, 相信你也不会陌生. 没错, 懂手机的熟人是他们求助的第一对象, 什么朋友家的孩子啦, 手机卖场的熟人啦, 统统可以问一遍, 这其中又以年轻人最受欢迎, 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懂这些, 搞得有时候什么东西小编确实不懂, 感觉会很惭愧, 觉得自己玷污了年轻人和读书人在家乡父老眼中的形象. . . . . .

帮人推荐机子真的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 因为每个人的使用需求本来就是有差异的, 再加上他们普遍不太好的软件使用习惯, 手机里常年被各种全家桶霸占, 导致本身你精心挑选的性价比神机被他们批得个傻, 慢, 卡, 顿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他们是全权信任你的, 那这个时候所有的错, 就全都是你的了. 这种时候, 还是先抛弃所谓的开放性和可玩性, 找一找那种后台管理比较的手机吧.

那如果你几番斟酌之后提供了几款待选机器, 那又会怎么样呢. 一种情况是亲戚朋友选择完全相信你, 你推荐他就掏钱, 甚至连购买过程都直接交给你, 这样下来每一款过你手的机器, 就像是你的孩子寄宿在别人的家里, 你生怕他一个调皮, 亲戚朋友就在背后说是你管教的不好, 故意把这种熊孩子送出去坑人.

另一种情况则是面对你精心挑选的备选机型, 亲戚们在经验主义和其他人的经验主义加持下, 把那些你觉得小众有品位, 有亮点的机器统统干掉, 最后还是选择了那些卖得火热的牌子和机型. 这个时候你要强行扭转他们的观念, 让他去尝试一款他没有好印象的互联网品牌机型, 通常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与其如此, 不如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中进行选择, 手机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用起来的体验, 从心里一开始就有着较高的接受度, 这样的信仰加成未必是不起作用的.

总结——被线下宣传所主导未必不是好事

说了以上的情况之后, 好像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小县城的亲戚朋友们都被线下宣传所欺骗, 买的都是一些不具有性价比的手机. 而实际情况呢, 是他们大部分都用得挺满意的. 他们在购买完手机之后终究是要实际使用的, 一个手机的生命并不是到销售完成就终止了. 一个品牌也是一样, 与这一波卖出去多少手机同样重要的, 是买了手机的人又有多少是满意的, 会愿意下次购机的时候还把该品牌列入选择之中.

通过我的问询我也发现, 经别人推荐买了互联网品牌高配置手机的用户中真正满意其实只是一部分, 在小县城的江湖中随波逐流买了O, V之流的用户中表示满意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买了所谓性价比高的机器, 用起来出现卡顿被说是人傻怪手机的, 这样的逻辑实在是太奇怪了一些. 而用着线下品牌明明体验很不错, 却被别人说买错了手机, 这样的情况也同样令人费解.


via Bru-nO

线下宣传下了大力气的厂商, 有利之处自然是更容易吸引这一类相对接触网络资源更多的用户, 但同时他们也需要面对用户更为直接的体验, 这一类的用户不会考虑软件的兼容性, 不会考虑进行后台管理, 不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的操作有着问题, 他们的使用体验可以简单的分为好用和不好用. 好用的机子带来了下一轮的口碑传播, 不好用的呢, 参考之上我妈同事小米3的例子就知道了.

其实手机终究是要拿来用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我们在网络上多番对比之后认真选择的手机, 用起来可能会让我抓狂, 而小县城的人们被线下宣传所主导的选择用起来也可能确实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性价比这个词是个好词, 它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理性考虑的思路, 但在很多人的嘴里, 这个词已经狭隘到好像手机除了一颗给力的处理器之外别的方面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小编想说的是, 互联网性价比品牌确实有让我们以较低价格用上高规格硬件配置的功劳, 但主力发展线下的品牌们也不是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样一无是处, 甚至可以说, 直面只会直接说出体验说好用和不好用的用户, 他们所面对的系统优化, 相机调教, 发热控制, 后台管理等等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因为靠广告可以推广出一波产品, 但会因为线下宣传而购买手机的这批人, 本身也是一个个的信号源, 在他们的社交范围里, 这款手机的品质将会真正影响到其他人对这个品牌的认同度.

最后, 放一张图片镇楼, 在所有路灯都瞎了, 所有店铺都过年去了的小县城里, 那个亮起的招牌也许就是我这十八线小县城里手机江湖中的一个路标, 我不推崇它, 但我开始理解它们崛起的销量并不是简单的广告而已.


年还没过完, 人已经从家中成天瘫痪在床的状态回到了工作中, 身体在办公楼里打着字, 脑子里更多的却是家乡小县城的样子, 那不妨就借着脑子里的印象还深, 聊一聊家乡小县城人眼中的手机江湖.

首先介绍背景, 家乡为四川一处小县城, 交通不便, 四周环山, 春节期间少有带着所谓商业头脑的店家, 三十和初一, 街面上基本连卖馒头的小铺都不会开门, 还能坚持做生意的, 基本可以断定百分之百不会是本地人.

今年回家因为周围亲戚的手机有不少都换了, 好奇之下和他们中的一部分聊了一聊他们对手机的看法, 发现和我们经常关注手机的果然还是有着不少的差异, 接下来咱们一一道来.


半山腰的建筑就是我们小县城了

品牌——所谓形象, 不是他是什么样子, 而是在用户心中的样子

别以为山里的人就不讲究品牌了, 他们在买手机的时候反而第一考虑因素就是品牌, 但是也和大家猜想的一样, 他们的品牌意识都是一些很片面的看法, 大多都是对整个品牌的印象, 而不是针对品牌的某一款产品. 比如诺基亚就是扎实, 摩托罗拉就是通话效果好, 三星就是大品牌.

他们的这些见解的来源其实并不复杂, 主要就是几个部分, 第一是该品牌的线下宣传力度, 广告做得多, 店面多, 店里面卖得多, 这仿佛已经代表了王道, 有钱把渠道铺得到处都是, 在他们的眼里就是靠谱的象征, 这也没有大错, 毕竟真出点问题的话, 孩子们不在身边, 他们的第一选择还是直接去店面里维修, 经常帮他们解决小问题的店面, 其招牌上的品牌也就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第二则是来源于口口相传, 亲戚, 朋友, 姑妈, 舅舅统统都是信息来源, 他们说用过哪款手机不好用, 那么在他社交范围内的很多人都会在他的口诛笔伐中记住这整个品牌的机子都是不好用的. 这样的情况下, 品牌被自己某款不给力产品或者低端机产品所拖累的形象就比较严重了. 比如我妈的同事因为当年儿子给买的小米3出过两次问题花了钱维修, 对小米的印象极差, 这么几年来再也不愿意尝试小米的产品, 与此同时, 目睹了她手机出问题的同事们都比较鄙视小米. 当然因为小编还算半个米粉, 家中小米的电视等产品还比较多, 老妈对小米百货的印象保持在不错的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个来源是他们自己的过往使用体验.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手机拿来就用, 不存在所谓自己管理的概念, 所以这个体验, 看起来更像是对手机系统后台自我调度能力的挑战. 就算是自己在后台开了无数的程序忘记关, 只要出现卡顿, 那就是这个手机不好用, 如果出现卡死的情况, 那就默哀吧, 这个手机总会在大家针对性挑刺的眼光中被找出无数的缺点, 反正就是越看越不顺眼, 最终这个品牌直接进入黑名单. 从这一点上来说, 他们可以说比小编更注重用户体验, 配置什么的都是浮云, 用着不好用, 那就直接打入死牢, 什么是你自己不会优化一类的话, 统统都是白扯, 其实想想, 这好像更接近于追求手机易用性的本质, 花钱买来了还要小心翼翼的学着怎么用, 不好意思, 这不可能.

选择——特殊条件下参考众多却又归于狭隘的选择

有了基本的消息来源之后, 接下来就到选择手机的时间了, 在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县城, 这就很有意思了. 大家首先是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狭隘的, 所以他们在选择手机的时候大多会求助于外部信息, 如果你也和小编一样被亲戚朋友知道稍微懂一点数码产品, 那过年回家需要给大家推荐产品的情景, 相信你也不会陌生. 没错, 懂手机的熟人是他们求助的第一对象, 什么朋友家的孩子啦, 手机卖场的熟人啦, 统统可以问一遍, 这其中又以年轻人最受欢迎, 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懂这些, 搞得有时候什么东西小编确实不懂, 感觉会很惭愧, 觉得自己玷污了年轻人和读书人在家乡父老眼中的形象. . . . . .

帮人推荐机子真的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 因为每个人的使用需求本来就是有差异的, 再加上他们普遍不太好的软件使用习惯, 手机里常年被各种全家桶霸占, 导致本身你精心挑选的性价比神机被他们批得个傻, 慢, 卡, 顿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他们是全权信任你的, 那这个时候所有的错, 就全都是你的了. 这种时候, 还是先抛弃所谓的开放性和可玩性, 找一找那种后台管理比较的手机吧.

那如果你几番斟酌之后提供了几款待选机器, 那又会怎么样呢. 一种情况是亲戚朋友选择完全相信你, 你推荐他就掏钱, 甚至连购买过程都直接交给你, 这样下来每一款过你手的机器, 就像是你的孩子寄宿在别人的家里, 你生怕他一个调皮, 亲戚朋友就在背后说是你管教的不好, 故意把这种熊孩子送出去坑人.

另一种情况则是面对你精心挑选的备选机型, 亲戚们在经验主义和其他人的经验主义加持下, 把那些你觉得小众有品位, 有亮点的机器统统干掉, 最后还是选择了那些卖得火热的牌子和机型. 这个时候你要强行扭转他们的观念, 让他去尝试一款他没有好印象的互联网品牌机型, 通常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与其如此, 不如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中进行选择, 手机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用起来的体验, 从心里一开始就有着较高的接受度, 这样的信仰加成未必是不起作用的.

总结——被线下宣传所主导未必不是好事

说了以上的情况之后, 好像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小县城的亲戚朋友们都被线下宣传所欺骗, 买的都是一些不具有性价比的手机. 而实际情况呢, 是他们大部分都用得挺满意的. 他们在购买完手机之后终究是要实际使用的, 一个手机的生命并不是到销售完成就终止了. 一个品牌也是一样, 与这一波卖出去多少手机同样重要的, 是买了手机的人又有多少是满意的, 会愿意下次购机的时候还把该品牌列入选择之中.

通过我的问询我也发现, 经别人推荐买了互联网品牌高配置手机的用户中真正满意其实只是一部分, 在小县城的江湖中随波逐流买了O, V之流的用户中表示满意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买了所谓性价比高的机器, 用起来出现卡顿被说是人傻怪手机的, 这样的逻辑实在是太奇怪了一些. 而用着线下品牌明明体验很不错, 却被别人说买错了手机, 这样的情况也同样令人费解.


via Bru-nO

线下宣传下了大力气的厂商, 有利之处自然是更容易吸引这一类相对接触网络资源更多的用户, 但同时他们也需要面对用户更为直接的体验, 这一类的用户不会考虑软件的兼容性, 不会考虑进行后台管理, 不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的操作有着问题, 他们的使用体验可以简单的分为好用和不好用. 好用的机子带来了下一轮的口碑传播, 不好用的呢, 参考之上我妈同事小米3的例子就知道了.

其实手机终究是要拿来用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我们在网络上多番对比之后认真选择的手机, 用起来可能会让我抓狂, 而小县城的人们被线下宣传所主导的选择用起来也可能确实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性价比这个词是个好词, 它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理性考虑的思路, 但在很多人的嘴里, 这个词已经狭隘到好像手机除了一颗给力的处理器之外别的方面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小编想说的是, 互联网性价比品牌确实有让我们以较低价格用上高规格硬件配置的功劳, 但主力发展线下的品牌们也不是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样一无是处, 甚至可以说, 直面只会直接说出体验说好用和不好用的用户, 他们所面对的系统优化, 相机调教, 发热控制, 后台管理等等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因为靠广告可以推广出一波产品, 但会因为线下宣传而购买手机的这批人, 本身也是一个个的信号源, 在他们的社交范围里, 这款手机的品质将会真正影响到其他人对这个品牌的认同度.

最后, 放一张图片镇楼, 在所有路灯都瞎了, 所有店铺都过年去了的小县城里, 那个亮起的招牌也许就是我这十八线小县城里手机江湖中的一个路标, 我不推崇它, 但我开始理解它们崛起的销量并不是简单的广告而已.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