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的2017 | 创新药助攻, 倾斜中国市场

医药网3月2日讯 由于中国2017年的改革政策利好新药研发及上市, 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倾斜度越来越高. 抗肿瘤药, 抗病毒药如丙肝, HIV, 罕见病药加速在中国市场申报上市.
年关例行看财报. 截至2月8日, 记者不完全统计, 共有15家以上药企发布2017年财报, 总收入将近5000亿美元, 平均来看, 营收, 净利润, 研发投入均有所增长, 但相较前些年的增长幅度, 跨国药企全球营收增长率基本告别了两位数增长时代.
在一大批专利悬崖来临情况下, 近两年, 创新药上市销售对企业营收的贡献越来越大. 除了大型并购外, 重磅病种和研发管线上的创新药物上市, 在短期内对药企营收和净利润的拉动一目了然.
由于有 医疗器械 和保健业务的加持以及对爱可泰隆的成功并购, 强生坐稳全球营收老大, 连续五年年收入超过700亿美元; 罗氏, 诺华和默沙东在研发上投入依然傲视群雄; 艾伯维的修美乐 (阿达木单抗) 仍然是收入最高的药物, 连续六年成为全球药王, 2017年贡献了184.27亿美元, 比2016年的160.78亿美元增长14.6%, 突破200亿美元指日可待; 其余若干巨头靠抗肿瘤药物, 罕见病, 免疫类等创新药物拉动增长.
根据EvaluatePharma《2018 Preview》预测数据, 2018年全球 药品 销售前三甲分别是艾伯维的修美乐 (202亿美元) , 新基的来那度胺 (90.2亿美元) , 安进/辉瑞的依那西普 (70.3亿美元) ; 除此之外, 近两年的新药代表Keytruda也成功上榜.
中国市场成为各大药企增长引擎的趋势越发明显. 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在2017年的改革政策频频发布, 强势利好新药研发及上市, 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倾斜度也越来越高. 抗肿瘤药物, 抗病毒药物如丙肝, HIV, 罕见病药物纷纷加速在中国市场的申报和上市.
创新药助攻
2017年, 强生的三大业务板块处方药, 医疗器械和消费品分别贡献了362.6亿, 265.9亿和136亿美元销售额, 最高增长来自处方药8%. 2017年6月, 强生以300亿美元并购罕见病药物公司爱可泰隆, 获得了Tracleer, Opsumit和Uptravi等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产品组合. 根据2016年爱可泰隆财报, 上述三个药物的年销售额分别为10.2亿, 8.31亿, 2.45亿瑞士法郎, 总销售额24.12亿瑞士法郎. 2017年爱可泰隆对强生全球业务销售增长贡献了4.2%.
'由于制药业务的强劲表现, 同时继续对收购, 创新和战略合作伙伴投资, 加速了业务增长. ' 强生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lex Gorsky表示.
强生的老牌药物Remicade (英夫利昔单抗) 由于竞品上市销售下滑, 但免疫药物Stelara (乌司奴单抗) , HIV药物利匹韦林, 多发性骨髓单抗Darzalex, Imbruvica (伊布替尼) 均贡献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
延续去年势头, 罗氏和辉瑞在2017年营收双双超过500亿美元, 罗氏以532.99亿瑞士法郎, 5%的增长跃居第二; 其中制药业务412.20亿瑞士法郎, 诊断业务120.79亿瑞士法郎.
罗氏两款新药Ocrevus, Hemlibra 在2017年上市, 还有若干现有药物的扩大适应症相继获批; 三大王牌药物销售依旧强势, 利妥昔单抗, 曲妥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分别贡献了73.88亿, 70.14亿和66.88亿瑞士法郎的收入.
罗氏增长更为瞩目的是四大创新药物: 多发性硬化症Ocrevus (8.69亿瑞士法郎) , 抗肿瘤药物Tecentriq (+209%) , 乳腺癌药物Perjecta (+19%) 和肺癌药物Alecensa (+101%) 对业绩增长的拉动.
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Severin Schwan表示: '2017年在新上市的药物推动下, 罗氏制药取得强劲增长.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Ocrevus与Hemlibra的成功上市, 以及Perjeta, Tecentriq, Alecensa的新适应症获批. '
受益于此前对Anacor和Medivation等制药公司的并购, 辉瑞2017年净利润达到了近200%的增长, 但收入525.46亿美元相较2016年有些微下滑.
明星药物肺炎疫苗沛儿13贡献了最高的56.01亿美元的销售额; 辉瑞在财报中指明,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创新药物乳腺癌Ibrance (+46%) , Eliquis (+47%) , Xeljanz (+45%) , 且上述药物均还有多年的专利保护期.
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晏瑞德表示: '2017年是辉瑞强劲增长的一年, 虽然核心医疗受到赫升瑞输液业务剥离, 相关产品专利到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但在新兴市场仍取得了强劲的收入增长. '
诺华2017年创新药营收330亿美元 (+1%) , 仿制药Sandoz营收101亿美元 (-1%) , 眼科Alcon营收60亿美元 (+4%) . 中国市场增长13%, 是其在新兴市场增长最高的国家.
诺华靠银屑病药物Cosentyx在2017年销售额达21亿美元 (+84%) , 诺欣妥达5.07亿美元, 弥补了格列卫专利到期的不利影响; 最大的肿瘤业务板块贡献了122.74亿美元, 销量增长10%.
2017年诺华最风光的是FDA批准其全球首个CAR-T细胞疗法Kymriah上市, 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儿童, 青少年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美国定价为47.5万美元/次疗程, 惊人的价格预计也是诺华最大的市场期待之一.
2017年全球药王宝座依旧属于修美乐, 艾伯维财报显示, 其全年营业额282.16亿美元, 其中修美乐收入184.27亿美元, 超越2016年的160.78亿美元, 这已经是自2012年接棒波立维之后, 修美乐蝉联六年 '全球药王' .
修美乐2017年在美国市场的增速为18.5%, 全球市场增速为14.6%, 接下来在2018年增长8.5%以上突破200亿美元指日可待.
'修美乐的冠军销售额来源于全球14个适应症中的广泛应用, 在美洲, 欧洲甚至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 医保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 此前艾伯维中国总经理欧思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品本身质量和疗效要过硬, 得到真实数据的支持和反馈. '
倾斜中国市场
尽管 '中国市场是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对中国市场和患者有更多的承诺' , 从多年前就已经被各大药企挂在嘴边, 但过去一年, 中国 医药 (600056, 股吧) 市场的变化让各家的倾斜达到了新高度.
阿斯利康2017年财报显示, 其全年总收入为224.65亿美元, 同比下降2%; 美国和欧洲市场由于专利到期和仿制药影响, 收入分别为61.69亿, 47.53亿美元, 同比下跌16%和6%. 阿斯利康的业绩主要靠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来拉动, 2017年中国营收29.55亿美元, 增长12%.
IMS数据显示, 2010-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 其中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15.5%; 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 2020年将增长至1500亿美元, 复合增速为6%.
中国靶向类抗肿瘤药在癌症用药的市场份额日渐提升, 2014年靶向药物销售额114.44亿元, 较2013年的85.18亿元增长34.35%, 2008年至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97%.
除了市场增长, 政策改革是跨国药企最迫切追逐的红利.
2017年5月, 阿斯利康宣布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泰瑞沙在中国上市, '从去年8月申报到今年3月批准, 泰瑞沙作为一个进口创新药物, 仅7个月就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 (CFDA) 批准, 这在过去五年里是最快的. ' 其时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快速获批有内外两大因素: 内因是泰瑞沙非常优秀, 行业, 学术界高度认可; 外因是肺癌是中国第一大癌症, 有着巨大临床需求. '
受益于审批政策改革和市场需求, 泰瑞沙成为当时CFDA史上最快获批的癌症靶向药. 而在CFDA这一年来不断加快新药审批流程, 鼓励药物创新和临床试验, 参与全球药物同步开发产业链的政策东风下, 类似泰瑞沙的例子不断在市场上出现.
2017年6月19日, CFDA和国际人用 药品注册 技术协调会 (ICH) 同时宣布, ICH正式批准CFDA成为其成员, 意味着中国药品监管部门, 制药行业和研发机构, 将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和指南, 并参与规则制定, 推动国际创新药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除了中国本土新药研发实力和医药生态链的改善, 加入ICH业内认为对外资药企在华是重大利好, 信达生物制药首席运营官周勤伟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由于政策的变化, 跨国药企在上市地区的时间选择策略上也会发生变化, '以前由于在中国上市费时费力, 即使中国市场很大也往往被排在最末申报的国家, 但现在上市策略会很快发生变化. '
'国际化程度越高, 产品准入越快. ' 一名跨国药企研发人员认为, '目前研发能力七成以上在外企, 三成在国内, 国内政策利好会让这三成很快发展, 跨国 企业 为了保持领先, 可能会在研发上选择更加专长的领域, 而不是像现在全产品线展开, 但对于中国市场的侧重会越来越强.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