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育秧模式 | 從根本上解決育秧機械化難題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 縱觀當今的農業種植方式, 和過去相比, 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過去的分田到戶到現在的規模化種植, 機械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主導作用. 農業機械化的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過去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98%已經被機械取代.

誠然中國農機近幾年的發展有了飛躍式的進步, 但屬於創造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農機卻寥寥無幾, 大部分是以模仿為主, 這並不是說中國人的頭腦不具備創新的基因, 而是傳統觀念導致中國農機的發展無法再上一個嶄新的台階.

農機行業發展路上的掣肘

有些規模性的農機公司片面追求產值, 在產品研發方面, 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農業機械寥寥可數;小型農機企業雖然有技術但是缺乏項目開發資金, 一旦研發失敗有可能會面臨傾家蕩產;小型個體私營企業缺乏資金及好的管理, 不能爭取到國家的科研資金……這些難題都是橫在中國農機創新發展路上的 '攔路虎' , 致使真正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造性的先進農機的研發沒有實質性成果.

在水稻育秧這一環節, 即使是農業先進的發達國家, 也沒有真正的突破這一難題. 水稻機插秧是起步較晚的一種農業種植模式, 自推廣以來, 至今十幾年的時間, 水稻機插秧以明顯的優勢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被廣大農戶所接受. 水稻機插秧的育秧環節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育秧模式:

全人工育秧模式

全人工育秧模式是過去最傳統的作業模式, 是通過大量的人工將秧盤一張一張擺放在田間, 再在每張秧盤上攤放一定量的底土, 人工每盤將土掃平, 再人工撒種, 最後在秧盤中蓋上覆土. 人工播種的最大缺陷是種子, 底土, 覆土的均勻程度得不到精確控制, 依靠經驗來完成. 流程過於繁瑣, 彎腰駝背的作業方式工作半天就讓人腰酸背痛. 如今農村勞動力普遍步入老齡化. 這種效率低, 勞動強度大的作業模式已經基本被淘汰.

半自動流水線

半自動流水線育秧模式最早是從日本引進我國, 通過機械完成鋪底土, 撒種, 覆土等基本程序. 將秧盤製作好通過運輸方式, 將秧盤一盤一盤擺到苗床上, 育秧流水線只能使用硬質塑料秧盤, 成本是普通軟秧盤的6-10 倍左右, 一次性投入成本較大. 對農戶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二是秧盤需要通過人工一盤一盤由秧池運輸到田間, 再一張張擺放到苗床上, 運輸過程中由于闐間道路窄小坑坑窪窪, 不易運輸. 耗費的人工成本也相當高.

自走履帶式育秧機

針對以上弊病, 江蘇永濤曆經五年時間, 最終在水稻育秧機械化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研發出2BPZ-4A水稻秧田育秧播種機. 這款機器的設計理念來自東北種地的農民, 後由江蘇永濤引進結合揚州大學的多次改進推出的一款新型育秧機械. 該產品於2016年獲得泰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並於2016 年被評為省高新技術產品. 目前擁有發明專利3 項, 實用新型專利6 項, 外觀設計專利2項. 該款機器結合了全人工模式和半自動流水線的優點, 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兩種育秧方式的缺點, 能一次性完成鋪底土, 播種, 覆土, 盤輸出, 最終自動整齊的將秧盤鋪設在苗床上, 並且可以直接使用磁片, 能夠直接控制底土厚度, 播種量可調節, 覆土可調節, 最後直接將秧盤鋪設在苗床. 整個流程操作只需要三人即可(兩人擺盤, 一人添土)節約了大量的人工, 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0倍以上.

該產品在試驗演示過程中, 感覺到農民對自動化育秧類機械的信任與期盼. 該款機器的研發成功, 其可靠性和實用性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 降低了農民的體力勞動強度, 減少用工成本與材料成本, 作業效率有了顯著提升. 傳統的育秧模式有了重大突破, 讓育秧機械化這一難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