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汙染牽動全球神經 | 治理步伐亟待加快

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大規模生產以來, 全球塑料生產有了快速增長. 對於消費者而言, 塑料製品意味著方便和清潔;而對環境來說, 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塑料汙染. 作為一項世界難題, 為遏制白色汙染, 減少塑料垃圾, 必須加快治理步伐, 和一次性塑料 '分手' .

塑料汙染作為全球性難題, 已經牽動各個國家的神經. 近日, 聯合國環境署正式公布2018世界環境日主題為 '塑戰速決' (Beat Plastic Pollution). 有人說, 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 是時候重新思考塑料的未來.

聯合國環境署統計發現, 全球每分鐘賣出約100萬個塑料瓶;每一年在世界範圍, 塑料袋的消耗量為5000億個;塑料占廢物總量的10%;人類使用的塑料有一半是一次性的. 隨著塑料製品數量的不斷提升, 加之回收率趕不上使用率, 塑料汙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趨明顯.

根據權威媒體報道, 2018年1月, 在南極執行海洋科考任務的中國科學家發現, 南極的表層海水裡出現了肉眼不可見的塑料微粒, 含量甚至高於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嚴重危害海洋生態.

正因為此, 目前, 為遏制塑料垃圾, 減少環境汙染, 多個國家已積極採取行動. 今年2月16日, 歐盟宣布將制定自己的塑料戰略, 針對一次性吸管, 彩色塑料瓶, 咖啡杯, 蓋子, 一次性餐具, 攪拌器和外包裝等物品實行限塑, 力爭2030年將塑料回收率提高到55%.

而西班牙在此前發布的《關於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皇家法令草案》基礎上, 從1月1日起, 禁止商家為顧客提供免費塑料袋. 英國政府也宣布將在超市推行無塑料通道, 增加對外賣盒等一次性塑料物品的消費稅, 實現在25年內淘汰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廢棄物.

視線拉回國內, 面對塑料垃圾, 我國也在一直行動. 從2007年 '限塑令' 的頒布, 到今年環資司在發改委門戶網站開設 '我為塑料垃圾汙染防治建言獻策' 專欄, 我國一直在尋求科學有效的治理辦法.

根據澎湃新聞消息, 專欄自開設以來, 多家環保組織, 企業聯盟公開發聲, 圍繞塑料垃圾問題及其影響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其中, 多數意見認為, 過度消費, 一次性文化是造成塑料環境問題的根源, 亟需減少所有塑料的使用, 特別是塑料的過度使用, 不必要使用和一次性使用.

另外, 專業也有聲音表示, 減少塑料汙染, 要從源頭預防塑料垃圾的產生, 從產品和包裝設計階段就將塑料垃圾問題進行通盤考慮, 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並遏制非耐用塑料的使用. 對此, 中國環保線上認為, 源頭防控是關鍵!不僅要限用, 也要限售, 限產, 同時, 更要完善回收渠道, 提高塑料製品回收再利用率.

減少塑料垃圾, 遏制塑料汙染, 現階段, 我國在政策和科技上均在發力. 根據科技日報消息,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表明, 一種專門用於分解PET塑料的水解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未來將據此培育出專 '吃' PET塑料的新酶種, 通過生物降解方法幫助解決日益嚴重的塑料垃圾汙染問題.

在制度層面, 此前,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人曾表示, 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 '限塑令' , 研究制定在電商, 快遞, 外賣等行業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相關實施方案. 這就意味著, 未來 '限塑令' 將會升級.

可以預見, 為更好地控制白色汙染, 未來, 我國將在政策制度和執行層面, 建立起一個從塑料袋生產, 銷售到回收的完整生態鏈, 用更多元的市場手段.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